另外,在德國、波蘭、英國、意大利等國都設有死難者國家紀念日。
國家意識的培養,是在潛移默化的社會教育與影響中完成的
祭奠亡者,乃是生者的一種寄托希冀和自我約束與祈福消災的行為,中國古人重之,有“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除頭七、二七……五七、七七(斷七)和百日、周年等祭祀日外,還有一年四季中的清明、寒食、端午、中元、重陽等祖宗流傳下來的諸多祭祀節日。這些傳統祭祀,人們多數是在對自己的親人寄托思念之情。但是祭禮周全的中國,卻偏偏少了一種祭奠,即對戰爭亡靈尤其是國恥之痛的祭祀。
以往,我們缺少國家層面的公祭,來祭奠那些因戰爭而失去生命的人,因此長期以來也就缺少了一份內心的愛國與強國的動力。我們為在南京大屠殺中死去的30余萬死難者舉行公祭就是要警示國人:這是一段不可更改的、血凝的歷史,它太沉重,太悲慘,必須讓所有人銘記!
國家意識的培養、民族信仰的建立是一個長期的不間斷的過程,是在潛移默化的社會教育與影響中完成的。設立國家公祭日后,就會形成公祭的習慣,就可以警示國人對慘痛歷史不犯遺忘症。對歷史慘痛教訓的遺忘和健忘,以及輕視和忽略,都是更大失敗的開始。
以立法形式設立國家公祭日,自然是直面歷史的一項重要舉措,但這還遠遠不夠。一個儀式上的沉默與哀悼,隻能在大環境、大氛圍中瞬間感動與觸動,隻有通過深入了解、冷靜思考、潛移默化的教育,才能形成主張與觀念,才能形成信仰與意志,並從歷史的經驗與教訓中認識個人層面和國家層面及時代層面上的種種深刻的問題,在一個人內心構筑信仰、堅定主張。
(作者為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其新著《南京大屠殺全紀實》由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出版)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