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信
尊敬的鄭州市市長馬懿:
為了自身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我向你發出公開信,目的是動員所有市民,共同呼吁,引起你和政府的重視,鐵腕治理霧霾!
我們同市區七百萬居民一樣,每天遭受霧霾的侵害。感同身受的是,幾乎看不到藍天白雲,都是灰蒙蒙的天。空氣污濁混沌,用肉眼看去,一二百米處,籠罩在塵埃中。夜間,在路燈、車燈的光照下,空氣中飄散的霧霾,四處亂飛。
清潔的空氣,對市民來說,好像是奢侈的“珍饈”“佳肴”,一月難得有幾天。更多的天氣,中度或嚴重污染。市民經常收到氣象部門提醒的短信:減少室外活動。許多老年市民不敢外出鍛煉。幼兒園的孩子,小小年紀,戴著口罩上下學。馬路上,公交車上,休閑場所,隨處可見戴口罩的人。甚至,在幾個月前的炎熱夏天,人們為了減少空氣污染帶來的傷害,臉上還捂著一個白色的口罩。大熱天,不是迫不得已,誰肯這樣?我們不是專業機構和人士,拿不出准確權威的數據。但聽專家介紹,長期在霧霾中生活,患癌幾率非常高。近日,網上流傳一種說法:10年~20年,如空氣得不到有效治理,癌症發病者將達到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我們不知道,這會不會成為現實。但發生在身邊的人和事証明,鄭州嚴重的空氣污染,正在侵害著人們的健康,威脅每個人生命的存在。
市長大人,你也在鄭州生活,你外出活動也會同市民一樣,呼吸污濁的空氣,不知你作何感想?我們這些普通市民,不瞞你說,對你和你的政府對霧霾的治理非常不滿。你可能聽不到,許多人都在埋怨你,指責你,謾罵你!
市民的心聲和願望:要求你和你領導下的政府,把治理大氣污染,當成頭等大事,重中之重的任務。誰都明白,什麼東西都沒有人的生命和健康重要。家裡錢少點不要緊,肉少吃點也沒關系,但身體一定要健康,生命消失了,一切都沒有了意義。你作為市政府的最高責任人,應當遵從市民的願望,寧願減少點經濟總量,減少點財政收入,也要根治大氣污染。這樣,也許會使你的政績不那麼耀眼,也許辦事花錢手頭緊一些,可這比起市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又算得了什麼呢!
馬懿市長,也許,你認為霧霾治理非一日之功,非短期所能顯著見效,市民們卻不這樣認為。北京APEC會議,你清楚吧,由於京津冀聯手出擊,北京不是立馬風清氣淨了嗎?在鄭州,我們建議採取三項措施:一、堅決關閉污染企業,終結其存在,不讓其死灰復燃。二、市區汽車分單雙號,隔天輪駕,尾氣排放減半。三、所有建筑工地,無塵管理,專人監管,並對監管人員實施監督追責。若這三項措施能夠落到實處,將真正收到效果。我們相信,鄭州的空氣質量一定會明顯提高。關鍵的關鍵,就看你這個市長,是否願意下決心真抓真管。
馬懿市長,你是否願意痛下決心,接受我們提出的三項措施呢?你管好了天空,將功德無量﹔你找理由推卸責任,任霧霾繼續危害市民生命與健康,將成為歷史罪人!話說重了,盼望市長大人能聽得進去。 鄭州市老市民
2014年11月20日(有刪節)
一段自白
渴望藍天
不能隻指望環保局
霧霾頻發的當今,隻要有藍天的日子,總會有不少人在微博、微信裡大晒各種風景,主角當然是湛藍的天空,對好空氣可謂情真意切。同樣,霧霾一起,就有人晒灰暗,抱怨、責罵聲此起彼伏。更有人直接批評環保局,認為是他們無能,治不了霧霾。
一位在環保部門工作的朋友就屢次“躺槍”,滿腹委屈。早出晚歸,勤奮工作,還要承受來自領導、公眾的壓力,朋友對自己的委屈有這樣的看法:藍天不能只是指望環保局,不是我們自己工作努力就一定會有藍天。要是沒有環保局,這環境恐怕更不堪設想。
這話有點道理。PM2.5是霧霾的元凶,根據北京市大氣污染物源解析結果,從PM2.5的來源看,本地污染物排放中,機動車排放佔到31.1%,燃煤佔22.4%,工業生產佔到18.1%,揚塵佔到14.3%,其他14%來自餐飲、汽修、燒烤、畜禽養殖等。
仔細看看這些數據,無論是燃煤還是機動車排放,無論是餐飲燒烤還是汽車維修,跟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有密切關系,說我們自己是霧霾的元凶一點都不為過。從這個角度說,作為污染制造者,我們在指責環保部門的同時,是不是更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
一份調查結果顯示,2013年,在淘寶上購買口罩的人比2012年多了181%,空氣淨化器銷量多了131%。去年消費者在淘寶抗霧霾用品上下單450萬次,花了8.7億元。願為霧霾埋單,表明公眾對自身健康的關注。
但願為被動防御埋單,卻很少為主動減排出力,這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現象,存有“治理是環保局的事,與我無關”想法的人並非少數。也正是出於這種心態,很多人對身邊的污染視而不見。而環保等部門頒布的一些治理措施可能影響生活,就有人指責“不好好治污,就每天盯著百姓生活這點事”。一邊期盼藍天,一邊污染空氣,現實地存在在我們的生活裡,“戴著口罩開寶馬”真實地發生在我們身邊。
霧霾成因復雜,治理需要多管齊下。調工業結構、能源結構雖是重頭,在我們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環境資源稟賦並不優越的國家,全社會生活方式的改變也必不可少。因此,面對污染的看客心態,已經成為治理霧霾的一大障礙。
霧霾頻襲,埋怨者眾。在當前的形勢下,環保工作人員壓力巨大。藍天不能隻靠環保局,隻有將這種壓力傳導到排污企業、傳導到每個社會公民,進而轉化為治污的動力,藍天才會常在。 據人民日報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