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九龍坡區銅罐驛鎮:村民有事就找“駐村團”

2014年11月19日09:01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九龍坡區銅罐驛鎮:村民有事就找“駐村團”

  “今年夏天從水庫引不來水,我種的3畝葡萄用的都是自來水,現在‘駐村團’干部把這條溝渠打通了,我們以后再也不怕缺水了!”近日,看著一條新修的溝渠直達自家田頭,九龍坡區銅罐驛鎮陡石塔村村民龍華中非常高興。

  銅罐驛鎮是九龍坡最偏遠的傳統農業鎮,也是農村經濟發展相對滯后的鄉鎮之一。然而,長期以來,“一個蘿卜一個坑、一個干部一個村”已成為該鎮干部駐村定勢。今年3月,為解決傳統干部“一對一”駐村力量不足、資源不夠、辦理民生實事不及時等問題,該鎮根據每個村(居)實際需求對機關干部進行力量整合、團隊搭配,將全鎮13個部門54名機關干部組建成9個“駐村團”,通過部門聯動、定期走訪等化民憂、解民難、幫民富。

  “今年旱季,像龍華中這樣用自來水抗旱的村民不在少數。”陡石塔村村民委員會主任彭斌告訴記者,村裡梅子河水庫溝渠都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修建,因年久失修、淤泥堆積、疏於管理等,導致多處漏水、堵塞現象嚴重。特別是下游600多米溝渠常年不通水,村民隻好將1000多畝水田改成旱田。

  彭斌說,以往,鎮裡的駐村干部也和村民一起,每年都對溝渠進行清淤,但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並沒能解決根本問題。大家曾一起做過預算,僅徹底維修下游的600多米溝渠就要好幾萬元,可村裡實在拿不出這麼一筆資金來。

  “人多力量大。鎮裡的6名干部駐村后,第一時間就將這個問題列為重點民生實事。”“駐村團”的干部藍金貴告訴記者,很快,他們幾個干部分頭行動,有的負責爭取整修資金,有的負責整修方案,有的負責現場施工。

  上月,投入11萬元的梅子河水庫溝渠整修工程全部竣工,下游的600多米明渠改成了暗渠,並沿路建設了18個沉沙井。藍金貴說:“明年春天,這條溝渠將發揮大作用,1000多畝旱田又可以改回水田了。”

  除了幫助各村辦好最迫切的民生實事外,9個“駐村團”還借集中講述相互學、現場培訓示范學、義務勞動推動學等活動,幫助各村發展產業鏈。彭斌告訴記者,如今,“有事就找‘駐村團’”已成為村民的“口頭禪”。

  截至目前,銅罐驛鎮“駐村團”已下訪群眾860人次,收集處理信訪問題268件,解決民生突出問題47件。記者 湯艷娟

(來源:華龍網—重慶日報)

分享到: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