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06日14:38 來源:中國政府網 手機看新聞
2013年7月9日上午,李克強總理與南寧市壇良村壇板坡群眾在村頭拉家常、話發展。當時,總理關切地詢問大家:水和路通了沒有,鄉親們的生活困難多不多。李克強總理表示相信,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群眾一定能依靠自己的雙手走上致富路。記者 劉宇 攝
李克強總理給南寧市壇板坡鄉親們回信
勉勵大家努力成為新農村建設和現代農業發展的“領頭羊”
“農業和農村就像大榕樹的根,這個根扎牢了,大家的日子會過得更好,國家也才能發展得更好。”10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給南寧市良慶區那馬鎮壇良村壇板坡鄉親們回信,充分肯定壇板坡的變化是自治區落實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求的體現,是鄉親們用勤勞雙手收獲的果實。希望大家以飽滿的熱情勇敢嘗試,努力成為新農村建設和現代農業發展的“領頭羊”,帶動周邊鄉村一起加快發展。(記者 黎攀、文彩雲)
回信全文如下:
壇板坡的鄉親們:
看了你們寄來的信與照片,得知一年多來壇板坡的變化,我和大伙一樣高興。村裡通上了自來水,水泥路修到家門口,房子修整一新,合作社給大家增加了收入,生活紅紅火火。這是自治區落實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求的體現,是你們用勤勞雙手收獲的果實。
去年夏天咱們一起坐在村頭的大榕樹下,就村庄發展出主意、想辦法,大伙提出了通水、修路等急迫問題。缺水、少路困擾著許多農村的發展,黨和政府下決心啃下這兩塊“硬骨頭”,為農民群眾興業致富打好地基。水路通,農桑隆。農業和農村就像大榕樹的根,這個根扎牢了,大家的日子會過得更好,國家也才能發展得更好。希望你們以飽滿的熱情,勇敢嘗試,勤勞耕耘,努力成為新農村建設和現代農業發展的“領頭羊”,帶動周邊鄉村一起加快發展。
有時間我再去看望大家。祝福全體鄉親們!
2014年10月28日
壇板坡村民寫給李克強總理的信
(摘要)
尊敬的李總理:
您好!我們是廣西南寧市良慶區那馬鎮壇良村壇板坡的村民,經過大家商量,今天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給您寫信。
去年7月9日,您冒雨來到我們村,到田間地頭了解甘蔗、水稻的情況,隨后在村頭的大榕樹下和我們拉家常。當時,您關切地問了國家的惠民政策在村裡落實得怎麼樣,水和路通了沒有,村民的收入來源主要有哪些,村裡主要種了哪些農作物,收成怎麼樣,村民外出務工情況和收入怎麼樣,鄉親們生活困難多不多,有哪些困難需要黨委、政府幫助解決等貼心窩的話。臨走時我們送您兩筐自家種的花生。您接過花生,鄭重遞給身邊的彭清華書記和陳武主席,並說:“一筐代表水,一筐代表路,我和自治區的書記、主席一起承擔起這個責任。我從兩筐裡各帶走一粒花生,代表心系大家,記得剛才和鄉親們說的問題,我們共同努力把水和路解決好。”您的話讓鄉親們很感動。
今天給您寫信,就是想向您匯報這一年多來我們村的變化。我們壇良村壇板坡有320多戶,1310人。以前,壇板坡是一個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的貧困小山村。村內道路泥濘,沒有排水排污設施,到處亂搭亂建,臟亂差嚴重,居住環境很差,村民喝不上干淨水,沒有水澆地,基本上是靠天吃飯,鄉親們的收入來源不多,生活比較貧困。
各級黨委、政府非常關心我們村的生產生活問題,幫助我們把水和路等問題逐個解決。
現在,村裡自來水通到每家每戶,擰開水龍頭就能喝上干淨的自來水。村內水泥路相連相通,大貨車可以直接開到田邊地頭,房前屋后都硬化了。政府幫我們做了村子建設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我們自力更生,各家各戶從多年積蓄拿一點,部分農戶從農村信用社貸款一點,新建和改建自家房子。全村一共新建了40棟、改建了180棟有壯鄉特色的房子。村裡還起了幼兒園,新建了小學,建了戲台和供大家休息娛樂的場所,房子亂建、污水亂排、垃圾亂扔現象基本沒有了。我們成立了壇板坡農業專業合作社,村裡絕大多數田地都流轉給農業合作社統一管理,由合作社與南寧來的4家大公司簽訂土地租賃合同。政府對土地進行連片整理,修建了農業高效節水灌溉工程。這4家公司種植了紅龍果、茂谷柑、蔬菜等,還搞觀光農業。現在家家戶戶都有事情做,生活越來越好了。
現在,我們村不僅是南寧市新農村建設的綜合示范村,也是自治區現代農業發展的示范村。鄉親們的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的變化,大家心氣更順了,心情更爽了。我們壇板坡組建了“一組兩會”(黨小組、理事會和戶代會),實行村民自治,制定了村規民約,成立了嘹?山歌隊、腰鼓隊等,將村裡的變化編成壯鄉嘹?山歌,村裡每周都有演出。看著村子越來越美、大家收入越來越多、生活越來越好,我們打心眼裡感到高興。村裡能有這麼大的變化,我們從心底裡感謝總理,感謝黨!
鄉親們都有一個想法,希望您再到我們村看看,和我們聊聊天,在我們的新路上走一走,到我們的新房子坐一坐,嘗一嘗我們家裡種的花生、蔬菜、水果,喝一喝我們壯鄉的羅漢果茶。
衷心地希望總理您多保重身體!
南寧市良慶區那馬鎮壇良村壇板坡村民
2014年9月19日
壇板坡的笑聲
“看了你們寄來的信與照片,得知一年多來壇板坡的變化,我和大伙一樣高興……”
11月5日,南寧市良慶區那馬鎮壇良村壇板坡村民的熱情再一次被點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回信,由村民代表用壯話和普通話,通過大喇叭播放。
仿佛還在昨天——2013年7月9日,李克強總理深入壇板坡調研,就新農村建設問計於民,詳細了解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
一年多來,在自治區及南寧市各級各部門的支持下,經過全體村民的辛勤努力,壇板坡發生了喜人的變化:水通了,路通了,產業有了,家家戶戶過上了好日子……
壇板坡的變化,是南寧市綜合示范村建設的縮影,是黨的群眾路線在基層的生動實踐,是黨心民意融和交匯的成果。
“這是自治區落實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求的體現,是你們用勤勞雙手收獲的果實。”
——摘自總理回信
11月5日一大早,村民周月蓮彎腰擰開自家水龍頭,“嘩”的一聲,白花花的自來水傾瀉而出。而往年此時,她要起得更早,去挑滿一天的生活用水。
和周月蓮一樣,村民卸下沉重的擔子已經有些日子了。
今年8月21日,經過緊鑼密鼓的施工建設,壇板坡進入了“自來水時代”——全程36公裡的飲水灌溉工程,將水從南寧市良慶區的供水公司引進村來。村民盼望已久的自來水,流到了各家廚房、衛生間,流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去年7月9日,李總理就在這棵大榕樹下,和我們一起就村子發展出主意、想辦法。”在村口的大榕樹下,村民們歡聚在一起,聆聽著總理回信,回憶著總理的囑托。
當天,李克強總理冒雨來到壇板坡,與村民們坐在村口的大榕樹下親切交談,了解村民對改善交通、用水及農村人居環境等方面的迫切需求。
離開壇板坡時,村民將兩筐自家栽種的花生送給李克強總理。李克強接過花生,鄭重地遞給身邊的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和自治區主席陳武,他深情地說:一筐代表水,一筐代表路,我和書記、主席一起承擔起這個責任。我要從兩個筐裡各帶走一粒花生,代表我心系大家,會記著剛才說的問題,我們共同努力把水和路解決好。
榕樹下的囑托,不僅帶給村民們溫暖,更激發了大家大干一場的壯志豪情。一年多來,全體村民攜手努力,辛勤奮斗,使壇板坡舊貌換新顏。不僅水通了,困擾多年的行路難也解決了——6公裡水泥路直通村口,4條總長8公裡的村屯互通道、14條總長11公裡的坡內道路建成使用,40條巷道得到硬化。
更讓村民喜悅的是日漸豐盈的錢袋子。
56歲的黃珠全家中有29畝土地,現在已全部流轉出去,每年除可以收到土地流轉金1.8萬多元外,一家4口在家門口打工,年收入超過10萬元。
“以前上門找活干,現在生意忙都忙不過來。收入比原來翻了一倍。”壇板坡的變化,讓村民黃永思樂開了花,以前靠在附近村子攬小工程過日子,現在村裡有了產業,每天平整土地、回填土方,忙得團團轉。
4家大公司的進駐、現代農業的發展,全村的勞動力不僅領著租金,還都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
如今的壇板坡,坡屋面、小青瓦、木格窗,140多棟具有濃郁壯鄉風韻的小樓掩映在青山綠水間,一個路通水淨、清潔美麗、產業興旺的新農村展現在人們眼前。
“農業和農村就像大榕樹的根,這個根扎牢了,大家的日子會過得更好,國家也才能發展得更好。”
——摘自總理回信
壇板坡如何建設、如何發展,匯聚著黨委、政府和群眾的多方智慧。
南寧市將壇板坡作為綜合示范村,開始了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村容村貌改造及危舊房拆舊建新、產業發展及農民增收、群眾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提升、周邊資源整合提升等五大攻堅行動。
壇板坡組建起“一組兩會”(黨小組、理事會和戶代會)和農村專業合作社,強勢推進工作,統籌各方力量,啃下水和路這兩塊“硬骨頭”。
村民們創業致富的熱情被大大激發。在“一組兩會”統籌推進項目建設過程中,涌現出26個“帶頭人”。“他們有的是在外見過世面的生意人,有的是在庄稼地裡摸爬滾打的行家裡手,他們為村子的發展舍得奉獻。”村民黃梅娟說。
“當時在電視裡看到李總理來到壇板坡,為了改變我們村的落后面貌,我立即辭掉在廣東月薪4000多元的工作就回來了。”黃東漢義務回鄉建設,加入帶頭人之列。
“隻要村子搞好了,就是給我最大的補償。”在南寧當過工廠技術員的黃秀練,算得上是壇板坡的文化人。村裡動議要建廣場,他第一個站出來主動獻出宅基地。土地流轉,黃秀練帶頭贊成,還帶著大家學習養龜、養鱉技術,靠新的養殖業發家致富。
為確保全體村民都能獲益,村裡帶頭人和鎮黨委班子在會議室裡連續研究了17個小時,並挨家挨戶地核算土地,做村民思想工作。
僅一個星期,全村4000多畝土地的流轉便順利完成,4家現代化農業企業也順利進駐。紅龍果、柑橙等規模化種植基地很快發展起來。
如今,村子四周,連綿不斷的小土坡遍插種植紅龍果的攀爬架,希望的田野上建起了第一批80多畝蔬菜大棚,一條條白色的滴灌管道從山腳蜿蜒而上,為現代化農業種植基地輸送水源與生機。
“希望你們努力成為新農村建設和現代農業發展的‘領頭羊’,帶動周邊鄉村一起加快發展!”
——摘自總理回信
一封回信見深情。
談起心裡最大的願望,壇板坡村民們異口同聲:希望總理再來一次,在我們的新路上走一走,到我們的新房裡坐一坐,嘗嘗地道的壯族農家飯。
“現在做飯不用再濾黃泥水了,這樣的飯吃起來又香又健康。以后不用水井了,但還要保留村口那兩口老井,以此紀念總理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改變。”一旁的黃秀倫搶著說。
“土地集中流轉,增加了收入,我們要用腰鼓表演來表達對黨和政府的感激之情。”腰鼓隊隊長黃梅娟第一個在土地流轉協議上簽字。在她的帶領下,大家都享受到了現代農業帶來的實惠:一邊收租,一邊在農業基地當產業工人,月收入好幾千元,還學到了先進的種植技術。
村民紛紛表示,我們村現在有大變化了,但我們不能坐享其成。有了那麼好的基礎條件,更要尋思如何更好地科學發展、持續發展。
“李總理想的不只是一個村脫貧致富。要感謝李總理,就要把我們村的示范工作做得更好,帶動其他貧困村一起致富奔小康!”壇良村黨支部書記黃達章的一席話,贏得大家的一致認可。
如今的壇板坡,正在實現從貧困村到新農村的蝶變,輻射帶動作用和示范效應正在逐漸顯現——
村民們投入自來水、水泥路建設工程的熱情,已孕育成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壇板坡精神”,並在周邊村屯蔓延﹔
4000多畝農田經過流轉后建成了4個現代農業基地,並成為“一組兩會”協商自治的“壇板坡模式”,每個月都會迎來各地的取經者﹔
壇板坡是一面鏡子,這樣的變化在南寧市並非一枝獨秀。一年多來,南寧市貫徹落實李克強總理重要指示精神和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在所轄12個縣區各選擇1個貧困村重點打造,採取政府補助一點、縣區配套一點、企業幫扶一點、群眾自籌一點等辦法籌措資金,通過示范帶動,特色引領,以點帶面加快特色新農村建設進程。(記者 文彩雲、黎 攀)
■短評
根深自會枝繁葉茂
去年7月,南寧市壇板坡村口大榕樹下,前來調研的李克強總理與干部群眾促膝談心,聊農村發展農民增收,聊解決交通難吃水難,聊人居環境和生態建設。臨行時,帶走濃厚鄉情,留下殷切希望。
一年多后,壇板坡的變化,寫在村民們眉開眼笑的臉上﹔幫助村裡修路通水建設新農村的黨員干部身影,烙在村民心裡﹔黨和政府著力改善民生的一片真情,則深深滲入大榕樹下的厚土中。
這一年,正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期間。壇板坡的變化,反映了全區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后的變化,被村民記住的干部身影,就是全區黨員干部作風轉變的縮影。這說明,各級黨委政府、黨員干部眼裡有群眾,心中裝群眾,真心幫群眾,作風轉變,民心可鑒。亦說明了,越是如此,越要更加勤勉自省,堅持不懈抓好作風建設,才能夠讓廣大群眾不失望、有希望,黨群一心求發展、謀富強。
“我們共產黨人好比種子,人民好比土地。我們到了一個地方,就要同那裡的人民結合起來,在人民中間生根開花……”這是一首經典老歌,也是毛澤東同志說過的一段話。這段話說出了一個朴素的道理:我們共產黨人,就是要把根深深扎在人民之中,如南國榕樹,根扎得深,才能長得枝繁葉茂。(許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