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學習有方】

解讀:習近平為啥說四中、三中全會決定是姊妹篇

2014年10月28日16:20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10月28日電(楊芳 徐偉峰)10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召開。習近平強調,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決定,與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形成了姊妹篇。

    “姊妹篇”的說法受到了各方關注。今日,人民網採訪了相關專家進行解讀。

    深化改革需要依法治國來引導

    習近平指出,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也需要深化改革。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許耀桐認為,姊妹的關系是血肉相連的,用“姊妹篇”來形容兩者關系非常形象、貼切。

    他指出,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目前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各種利益關系盤根錯節,需要啃“硬骨頭”。因此,若要打破利益藩籬、破除利益禁錮,必須運用法治手段,不能“我今天想一個招,你明天就挖一個坑”。

    許耀桐呼吁發揮立法的先行作用,靠立法去引導改革。他坦言,過去的法律體系不成熟,改革以“破”為主,通過改革去建立新的法律和制度。如今,隨著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日漸完善,我們要把改革納入到法治化的軌道中去。

    依法治國需要深化改革作動力

    在昨天的會議上,習近平還強調,實踐証明行之有效的,要及時上升為法律。實踐條件還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試的,要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權。對不適應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規,要及時修改和廢止。要加強法律解釋工作,及時明確法律規定含義和適用法律依據。

     對此,許耀桐解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也需要深化改革,一些法律條文已經不太適應改革形勢。他還補充說,依法治國不僅需要改革作精神動力,不能“坐、等、拖”,還需要改革思維作指導,既要有頂層設計、又要統籌兼顧。

    中央黨校教授張希賢則聯系到小康社會,對“姊妹篇”的提法進行了解讀。他指出,把握三個“全面”的辯証關系,是理解“姊妹篇”的重要前提。三個“全面”是指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和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他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目標,全面深化改革是為進一步解放發展生產力提供動力,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則為前兩者提供法治保障。

分享到:
(責編:石佳(實習)、盛卉)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