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潘百萬在介紹當時的情況。張龍/攝
潘彩俠撐著傘站在渭河堤壩上,回想十一年前的那場大雨,自己的丈夫魏繼保就是在前方幾百米處的洪水中犧牲了。
2003年8月底,渭河陝西渭南段正經歷著一場洪澇災害,地處華縣辛庄鄉魏三庄村附近的渭河最高水位超過342.76m,洪峰流量3570m3/s,洪水嚴重威脅著沿岸百姓生命財產安全。
渭河在在渭南到入黃口的河道蜿蜒曲折,有「九曲回腸」之稱,特別是在華縣的辛庄鄉附近,形成一個巨大的倒“幾”字形,河道蜿蜒,水流不暢,極易造成決堤或者回流的現象,對沿岸老百姓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隱患。
9月1日,渭河南山支流石堤河東堤出現決口后,渭河洪水源源不斷灌入堤內的農田和村庄,同時,由於支流和渭河堤壩交界的大橋垮塌,裂口逐漸增大,導致倒灌水流和南山支流的水流相遇后產生沖擊力,嚴重威脅著石堤河西堤的安全。面對如此的險情,縣政府提出的解決的辦法是,將東堤將要塌陷的一段堤壩戳開,緩解渭河倒灌洪水的壓力和倒灌距離,減少西堤垮塌處所承受的沖刷力。但要從西堤到東堤,必須跨過滾滾的洪水。
記者和村民潘百萬來到了渭河河堤上,曾近一起和魏繼保下水的潘百萬指著前方的一大片農田告訴記者:“那天下午六點多,魏書記帶領我們幾個人來到河堤,當時河水特別冷,人一下水就感覺全身?的隻打哆嗦。魏書記帶我們毫不猶豫地跳到河裡面。魏書記比較瘦,游著游著就感覺體力不支,我看到他體力不支后就趕緊把他抱在懷裡。河面上霧氣很大,河堤上的人根本看不清河中心的人,我們使勁地喊,岸上的人才聽到我們的呼救聲。過了一個多小時,公安局派來了沖鋒舟,將魏書記救起,但是已經來不及了。魏書記終因在冰涼的洪水中停留時間太長,經搶救無效不幸遇難。”說到這裡,潘百萬情緒有些激動,而在另一旁的潘彩俠已經開始抹眼淚了。
魏繼保犧牲前的那幾天,潘彩俠一個人照顧家裡兩個孩子,一個人把幾百斤重的糧食從家裡搬到房頂以防止被洪水沖走。“自從老魏當上了村支書,他就從家裡人變成了村裡人,整天忙得見不到人。家裡的一切都是由我一個人操勞。當上了村支書,日子反而越過越窮。以前家裡做豆腐、養牛、種菜,九十年代的時候每年收入至少上萬元。他當了村支書后,豆腐沒人做了,家裡的事情也由我一個人來做,由於缺少勞力,日子越過越窮。”潘彩俠回憶起曾今的事情,已經淚流滿面。
魏繼保去世后,潘彩俠把兩個孩子拉扯大,兒子在縣城工作,由於要買房子,家裡沒錢,她就把家裡原來的老房子賣了,籌集了幾萬元給兒子在縣城買了一套普通房子。現在回到村裡后,沒地方住,隻能帶在自己的娘家。
“魏繼保犧牲的前一天晚上,帶領鄉親們在沿岸救了11個人,好幾天沒有休息,但是還一直堅持在河堤上。”時任辛庄鄉黨委書記的史鐵輪說到。2003年,史鐵輪是辛庄鄉黨委書記,當時是他帶領渭河邊附近幾個村的干部和村民一起抗洪救災。
“魏繼保這個人對集體的事情非常重視,自從他當了村支部書記后,對村上的事情非常負責任,村子的環境變好了,鄰裡矛盾也少了,村民都感覺有奔頭。追悼會那天,魏三庄村和附近的幾個村的人都來了,縣委書記和縣長也來了。大家都對魏繼保的離開悲痛欲絕。”史鐵輪說,“今年,國家將9月30日設立為每年的烈士紀念日是非常好的一件事,設立紀念日能夠讓現實中的人們想起那些曾經為黨和國家、集體利益捐軀的烈士,傳播烈士精神的正能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發更多的人努力工作。”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