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開啟中國—中亞合作新窗口(絲路觀察)

本報記者 禹偉良 林雪丹 黃文帝 張光政 程晨

2014年09月29日04:0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在吉爾吉斯斯坦東部,新疆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承建變電站。圖為中方技術人員在高壓線塔上施工。
  本報記者 張光政攝

  杜尚別市中心的塔吉克斯坦國家圖書館由中國建筑公司承建,並被印制在當地貨幣上。
  本報記者 林雪丹攝

  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D線開工儀式。
  本報記者 黃文帝攝

  在阿拉木圖新康番茄制品廠裡,當地員工在工作。
  本報記者 張光政攝

  掃描二維碼
  看更多內容

  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中國構想,與中亞五國的發展戰略和夢想同聲奏鳴,將政治互信、地緣毗鄰、經濟互補等優勢轉化為務實合作、持續增長優勢,宏偉藍圖正在從容鋪展。

  

  沒有想象中的頹垣斷壁。荒野中殘存的,是一個個石塊堆壘而成的地基方格。從中,尚可依稀分辨出這裡曾是鬧市區的一角。

  這是位於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州的塔爾加爾遺址。今年6月,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跨國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起始端和天山廊道的路網”獲第三十八屆世界遺產大會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共有33處代表性遺跡,塔爾加爾遺址就是其中之一。

  作為古絲綢之路上的貿易重鎮,塔爾加爾見証了東西方大范圍的交流交融,也成就了自身伊犁河流域最大城市之一的繁盛。

  當年的城郭如今已成丘墟,駝鈴聲聲的古絲路也已陷入荒涼與沉寂。歷史的滄桑讓人嘆息,然而歷史的底色彌足珍貴。在這個大調整、大變革的時代,重新“鑿通”絲路、共建共享發展新機遇的渴盼,從未像今天這樣熱切。

  一年前,正是在哈薩克斯坦這片熱土上,在該國訪問的習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宏偉構想。

  穿行中亞五國,從大漠到高山,回蕩對“中國倡議”翹首以待的共鳴——

  “以前隻覺得絲綢之路是歷史,現在覺得它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搭乘中國列車,同中國並肩前行!”

  “可以預見,現代絲路經過的地方將為生活‘架起新的爐灶’!”

  貿易投資、通道建設等領域合作卓有成效

  置身中亞最大的城市——哈薩克斯坦舊都阿拉木圖,古絲路咽喉之地的實物印記,似乎很難尋覓,但絲路經濟帶構想吹皺的“一池春水”,卻真切可感。

  “根據納扎爾巴耶夫總統的倡議,未來阿拉木圖要建成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中心。”阿拉木圖市市長葉西莫夫感慨道,身上的責任重大,今年工作量翻番,最近正忙著推進哈中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建設。

  葉西莫夫介紹說,2013年阿拉木圖與中國各省市的經貿總額增長了35%。今年一季度雙邊貿易額超過了10億美元,增長7%。

  “今年接待的團組明顯多了,國內關注中亞、希望在中亞投資、搞合作的企業,已從新疆等周邊地區拓展到沿海發達地區。”中國駐阿拉木圖總領事杜德文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她剛從新疆回到阿拉木圖。

  古絲路遇上新時代,煥發出新活力。中國和中亞的交流合作,從經貿到人文,從高層到民間,都空前活躍起來,氣氛越來越熱烈。“這就是共識的力量!”杜德文至今還記得,剛聽到絲路經濟帶時,這裡的人民有期待,也有一絲疑惑,有記者問她:“中國究竟要給我們上一盤什麼菜?”

  這樣的疑惑並不奇怪。中亞位於歐亞大陸的“心臟”,被視為“世界地緣政治的核心”,以絲路為主題的大國計劃屢見不鮮。

  那麼,“中國倡議”魅力何在?

  “不排他、求共贏。”在哈薩克斯坦首任總統基金會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阿穆列巴耶夫看來,“中國倡議”秉承古絲路互利共贏理念,建設新時期包容互鑒的新型國家間合作模式。

  這裡沒有盟主,隻有命運共同體、利益共同體——

  真是驚人的巧合:中國夢同土庫曼斯坦的“強盛富民”時代目標對接,同哈薩克斯坦的“2050年發展戰略”呼應……發展戰略和夢想同聲奏鳴,開啟了中國與中亞互為發展機遇的戰略之窗。中國已成為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第一大貿易伙伴,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第二大貿易伙伴,塔吉克斯坦第三大貿易伙伴。

  這裡不是從零開始,而是對已有合作的延續深化——

  在塔吉克斯坦,中塔友好的印記處處可見:印在當地紙幣上的標志性建筑國家圖書館,是中國人承建的﹔首都杜尚別的主干道,是中國工人用汗水鋪就的……

  “塔吉克斯坦總統拉赫蒙在出席兩國各項目竣工或開工典禮時多次對我說,在所有駐塔吉克斯坦大使中,他同中國大使一起出席的活動最多。”中國駐塔吉克斯坦大使范先榮說。

  更高水平的互信、更有效的合作、更緊密的利益融合,在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中國與中亞近年來在貿易投資、通道建設等各領域展開卓有成效的合作。

  “絲路精神”與“上海精神”相契相合,相映生輝:各國發展戰略加緊對接,參與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內容不斷寫入重大外交活動成果文件﹔中國制定的規劃基本成形……目前,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進入務實合作新階段。

  “這一年,中亞各國人民越來越理解中國倡議,越來越感知到這是一盤又好看又好吃的菜。”杜德文說。

  務實合作升級換代,合作范圍不斷拓展

  群山逶迤,機器轟鳴,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D線塔吉克斯坦境內段1號隧道,正在頑強掘進。

  這條管道首次途經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與已建成的連接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的A、B、C線一道,將形成中亞地區規模最大的輸氣系統。

  綿延上萬裡的“能源絲綢之路”,引人矚目。“大通道”“大格局”的恢宏暢想中也不乏臆測:“新絲路是為中國發展快車‘加油添氣’而‘跑馬圈地’”“中亞將淪落為中國的原料附庸”……

  全新絲路,全新思路,零和博弈式解讀早已落伍了。

  “親身參與建設這個偉大工程,是一輩子都值得驕傲的事。”在1號隧道施工現場,29歲的挖土機司機拉提夫告訴記者,得益於這個剛開工的項目,自己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無需千裡迢迢跑到別的國家打工了。

  無數的拉提夫們將享受到這份“福氣”:投資總額約67億美元的D線工程,建設和運營期間累計可為沿線國家上繳稅費31億美元,實現股東分紅54億美元,並創造數萬個就業機會。

  一端是“21世紀的戰略能源基地”,一端是潛力巨大的廣闊消費市場﹔一端亟須能源出口多元化,一端渴盼能源進口多元化……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的戰略意識,引領著中國和中亞不斷深化資源國、消費國、過境國互利共贏的能源合作新機制,刷新能源合作的速度、廣度、深度。

  在土庫曼斯坦,過去是汗血寶馬穿越古老的絲綢之路,不遠萬裡來到中國,如今則是一氣貫通:中土互為最大的天然氣合作伙伴。

  對穿越多個國家、世界上最長的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土庫曼斯坦總統別爾德穆哈梅多夫評價是,“它有助於廣大地區的繁榮和穩定”。

  共建絲路經濟帶,中國和中亞能源合作是重頭戲,但決非獨角戲。

  在哈薩克斯坦,黑色的石油產業,閃現著中資企業的身影﹔紅色的番茄制品產業,不為人所熟知的是,中資企業在持續領跑。

  “中國企業要想在哈薩克斯坦生產番茄制品,無異於外國人在北京賣烤鴨,在重慶開火鍋店。”中方獨資的新康公司,打破了這個所謂“魔咒”,十多年的創新發展,品牌在哈家喻戶曉,拿下1/4強的市場份額。

  阿拉木圖新康番茄制品廠的秘訣,在公司總經理韋鵬看來,就是本土化:140人的企業,隻有3個中國人﹔享受著隻有當地企業才有的關稅、貼息貸款優待……

  在塔吉克斯坦,華新亞灣水泥公司投產一年多,一舉改變了該國70%水泥依賴進口的局面,被推選為上合組織工業和投資合作的成功典范。

  在烏茲別克斯坦,活躍著中資企業約500家,涵蓋能源、交通、通信、機械、化工、建筑、農業、金融等各個領域。

  在中亞,中國正推動務實合作快速實現升級換代,合作范圍由能源資源領域向非資源領域拓展。

  政策、道路、貿易、貨幣、民心“五通”是主攻方向

  雪山連綿,冰峰巍峨。飛機進入塔吉克斯坦上空,讓人感受著帕米爾高原的神奇,也感慨漫漫絲路的艱辛。

  傳奇絲路建在駝背上,歷史之路如何復活為現實之路?我們且行且思。

  “走在中國人幫我們修的這條路上,真像走在絲綢上那樣舒暢,這就是新的絲綢之路吧。”從機場開往杜尚別市區的公路上,出租司機薩利姆打趣地說。

  到了有“高山之國”之稱的塔吉克斯坦,我們深切體會到了什麼叫“鑿通開絲路”。

  從杜尚別出發,沿著修葺一新的塔烏公路行駛在崇山峻嶺之間。一側是怪石嶙峋的山體,一側是深不可測的山澗,數不清的彎道,百轉千回,令人目眩。

  車行4小時,沙赫裡斯坦隧道赫然出現。這條中亞地區最長的公路隧道鑿通前,翻越沿古絲路而修的盤山公路是過往司機的“心病”,一到冬天,公路無法通行。

  隧道通車的典禮上,拉赫蒙親自駕車試路,稱它“實現了塔吉克斯坦南北真正意義上的統一”。

  建設絲路經濟帶,實現互聯互通,道路聯通最具基礎性、先導性。

  在塔吉克斯坦,人們能看到的全新的現代化高等級公路,幾乎都與中國路橋公司密不可分。從塔烏公路到塔中公路,中國路橋打通著一條條交通大動脈,樹起了一座座當地百姓心中的豐碑。

  不僅是塔吉克斯坦。

  中方企業參與建設的哈薩克斯坦首條跨境高速公路——“雙西”公路(中國西部—歐洲西部)即將完工。上海合作組織杜尚別峰會日前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間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協定》,以推動絲路經濟帶的建設。以“路”托“帶”正在中亞緊鑼密鼓地進行。

  也不僅是重新“鑿通”通道。

  山脊陡峭,鐵塔兀立,一條條高壓輸電線逶迤翻騰……崇山峻嶺間,總有新疆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為中亞締造國家電網的矯健身影:從縱貫吉爾吉斯斯坦南北的500千伏輸電線路,到塔吉克斯坦電網220—500千伏高壓輸變電線路,一條條“電力絲綢之路”改變著當地沒有獨立輸電網絡的困局。

  中國構想賦予古絲路新的時代內涵。

  華為公司與哈薩克斯坦電信公司合作建設覆蓋哈全境的4G通信網絡等開創性項目,正在全面推進。鐵路、航空、管道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也正加速實施。

  夢想的路徑越走越清晰。

  擴大本幣互換規模,推動貿易本幣結算,人民幣越來越受到市場歡迎,貨幣流通正逐步從暢想變為現實﹔

  市場開放不斷擴大,貿易便利化水平不斷提高,過境運輸和商品物流不斷增加,貿易暢通正在發力提速……

  一年來,中亞五國都留下了中國領導人和各國人士廣泛交往的佳話,“親望親好,鄰望鄰好”的中國理念、中國構想更加深入人心,政策溝通、民心相通,凝聚起區域大合作的磅礡動力。

  (哈薩克斯坦國際通訊社記者阿裡別克·肯熱別科夫、塔吉克斯坦《人民報》記者安娜·卡柳什娜婭、吉爾吉斯斯坦卡巴爾通訊社記者米爾蘭·阿倫別科夫對本文亦有貢獻)

  

  版式設計: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14年09月29日 13 版)
分享到:
(責編:耿聰)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