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記者探訪北京監獄:獄警因工作太忙不敢生孩子

劉曉玲 王曉溪

2014年09月28日08:28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記者探訪北京監獄:獄警因工作太忙不敢生孩子

本市各監獄的伙食以饅頭為主

  導讀:提到監獄生活,人們想到的總是菜湯和窩頭,但實際上服刑人員吃得最多的是饅頭,每逢節假日,監獄內的服刑人員還可以吃上紅燒肉和燉排骨。日前,北京青年報記者獲准獨家採訪本市各監獄,無障礙親臨獄中罪犯勞動改造現場及生活區域,真實記錄服刑人員的教育改造生活。在北京市監獄局所轄的監獄內,服刑人員入獄后主要是參加勞動,從每天早上6點起床到晚上9點30分就寢都有嚴格的規定,服刑人員每個周日可以享受沒有勞動的“休息時光”。

  入獄要經過17個環節

  飲食並不是菜湯窩頭

  建在天河監獄的罪犯收押注冊中心,負責服刑人員入獄后的安全檢查、健康檢查、信息採集、貴重物品存留、沐浴、理發、換囚服等17個環節的工作。服刑人員正式被監獄收押后,先是到第二監獄接受三個月的入監教育,在接受完認罪服法教育以及熟知“監獄服刑人員行為規范”等監規紀律后,再分配到各個監獄去接受教育改造。

  清園監獄二分監區副分監區長王仲桂說:“監獄裡的服刑人員平日吃得最多的是饅頭,每頓飯有一個菜,葷素菜是輪換的。要保証吃得飽,吃得衛生。逢年過節,監獄裡會為服刑人員改善伙食,紅燒肉、燉魚、燉排骨都吃得上。”

  在為服刑人員准備飯食的食堂,北青報記者看到有回民灶和素民灶的單獨操作間。不但如此,每天還要為那些生病的服刑人員,做病號飯。

  服刑人員在監獄病逝一般會換上便服入殮

  北青報記者在進入到清園監獄監區的時候,見到兩名干警正帶著一名服刑人員出獄就醫。“你怎麼不舒服?”北青報記者問。服刑人員回答:“耳朵聽不見聲音,老嗡嗡的。”

  “不排除他是謊報病情,但隻要有服刑人員提出就醫,經監獄醫務所診斷,我們都會及時帶出就醫。”監獄獄政科趙久立警官說:“為逃避改造偽裝有病的,確診后我們會給予相應的教育和懲處。”

  保証服刑人員社會就醫時的安全警戒和對因病正常死亡服刑人員的后事處理,是獄政管理的一項重要任務。處理因病正常死亡的服刑人員后事每個監獄都有,但關押老病殘罪犯的延慶監獄遇到的最多。主要由警官孟柏樹負責處理。

  一次,死者的親屬要為尸體換上壽衣,但是尸體已經凍得硬邦邦,肩關節凍死。停尸間的師傅說用白酒揉尸體的肩關節,會使表皮變柔軟。孟柏樹買來了幾瓶白酒。可酒擺在那裡,停尸間的師傅不管,死者的親屬們也全都退縮了。孟柏樹隻得走上前去,最終幫死者穿上了壽衣。

  據了解,服刑人員病逝后,監獄都會為其脫下囚報,換上便服壽衣。

  監獄裡的一周怎麼過

  平時勞動周日可休息

  每天早晨,服刑人員6點起床后,到分監區大廳裡集合,分監區值班領導點名,然后回監舍整理內務、洗漱,需要服藥的服刑人員開始服藥,然后早飯。早飯后,去車間勞動。午飯后是午休,下午2點可以安排繼續勞動或各種學習和文化興趣活動。晚飯后,從18點30分到19點30分,是收看北京電視台和中央電視台的新聞節目。

  “之后,服刑人員可以看電視、看書或者是下棋等娛樂活動,就寢時間是晚上21點30分。周六全天是集中教育時間,監獄會安排各種內容的教育。”從警校畢業后已經在分監區工作了16年的王仲桂說,周日是休息日,服刑人員在分監區裡做一些自己喜歡做又不違反監規紀律的事情。

  雖然看起來比較寬鬆,但對服刑人員一天的生活管理,涵蓋了日常生活、接受教育、參加勞動的上百個細節,每個細節都要在干警的眼皮子底下進行,不能出現哪怕是微小的紕漏。

  “除了日常管理、監視,夜深人靜了我們的眼睛還是不能閉。”王仲桂說:“值班干警除了盯監控屏幕,還要在監舍筒道裡巡視。每次值班,就在那七八十米長的筒道裡來來回回地巡視和坐在筒道口監視,這樣連續工作幾個小時是常事。”每個分監區都有監控室,值班干警一刻不停地盯著熒光屏上每一個監舍的灰色畫面,一坐幾個小時。

  監獄各分監區負責人每月與家人失聯15天

  清河分局所屬的幾所監獄遠離北京市區200公裡,周圍遍地是蘆葦,社會服務設施匱乏,文化體育設施幾乎沒有。家住北京的監獄干警們,每周從城裡乘班車上班,5天后,也就是周末才能回家一次。

  王仲桂是分監區領導,一個月最少要值一次周六日的班,值完班還要繼續工作一周,也就是說,一個月中他有半個月是在監獄大牆裡面度過的,因為手機禁止帶進監區,他不能守著座機,所以他每個月都要與親友“失聯”15天。

  年輕干警趙久立結婚5年了,還沒有孩子。“我們是不敢要啊。”他苦笑著說:“我媳婦也是監獄干警,在外地罪犯遣送處工作,經常要去外省市遣送罪犯,一走就好幾天。我回家她走了,她回來了我又回清河了,一個月見不了面是常事。假如真的有了孩子,給孩子的親子時間、各種教育、身體的呵護,我都不知道怎麼去解決。”

  案例

  不服判決入獄“絕食”603天

  在清園監獄,有家室的服刑人員王某因為與情人發生了矛盾,將情人砍成了重傷,被判了8年徒刑。從在看守所起,萬念俱灰的王某便不再說話,久而久之變成了“啞巴”。趙久立和同事們輪流找王某用筆談話,一點點地讓他認識到犯罪的根源。當王某懺悔后,趙久立及時讓王某的親人來監獄,告訴王某他沒有語言上的疾病,是心理原因造成他一年多不說話而失語的。聽音樂、唱歌、讀漢語拼音、單獨練發聲……終於,有一天王某唱歌時發出了聲音。

  服刑人員秦某對法院的判決不服,自進入監獄開始就拒不認罪,多次申訴控告,在得不到滿意答復后,便採取了不服從管理、唆使別的服刑人員違紀、吞食異物等抗拒手段,最后又採取了絕食的方式來頑抗。

  為了不使秦某的身體出現問題,監獄對他採取必要的醫療方式來維持他的身體健康,甚至採用“特殊方式”保証他“肚子裡有食”。隻要他提出那裡不舒服,干警都會立即帶他去醫院。干警與秦某苦口婆心的談話都統計不清有多少次了,事后連他自己都說:“警官們那叫一個耐心,天天找我談話,還不是一人倆人。”心理疏導、親人規勸,嚴厲的告誡,點滴的關照,在第603天的時候,秦某主動進食了。 (文/記者 劉曉玲 通訊員 喻家卿 攝影 /記者 王曉溪)

分享到:
(責編:王子玉(實習)、盛卉)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