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中國最大鹽湖探訪記

2014年09月18日18:49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中國最大鹽湖探訪記

  新華網青海格爾木9月18日電(記者劉詩平、范世輝、曹婷)遠處,天湖一色,朵朵白雲的形與影隔地平線相望﹔近處,潔白如雪的鹽花婀娜多姿,一片片、一簇簇立在鹽湖邊。中國最大干涸內陸鹽湖——察爾汗鹽湖,奇觀妙境讓人恍若仙境。

  “早就聽說這裡有中國最大的鹽湖,到這裡一看真是美啊,乍一看像大海一樣,走在岸邊,水晶鹽、蘑菇鹽都亮晶晶的,有的像晶瑩剔透的珍珠,有的像綻放的花朵,好看極了。”山東游客張秀紅說。

  察爾汗鹽湖位於柴達木盆地中南部,總面積5856平方公裡,是我國最大的可溶性鉀鎂鹽礦床,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內陸鹽湖。察爾汗是蒙古語,意為“鹽的世界”。這裡,鈉、鎂、鉀、鋰的儲量均居全國之首。

  從礦物意義上發現察爾汗鹽湖,是在1954年。

  “當時修筑敦(煌)格(爾木)公路,筑路工人發現這裡的水苦澀,經過化驗,發現裡面含有氯化鉀,從而引起重視。”察爾汗鹽湖國家礦山公園鹽湖博物館的講解員劉倩說。

  1955年,西北地質局632隊來到察爾汗初探鹽湖。3年后的7月15日,青海省鹽務局4名干部和茶卡鹽場15名工人,乘坐破舊美式吉普,經過3天顛簸,來到察爾汗鹽湖,扎下了第一座馬脊梁帳篷。

  “那時的生產方式非常落后,他們以羊鎬、鐵?為工具,大油桶盛鹵水,鐵鍋熬制,奮戰10晝夜,終於生產出10公斤鉀肥,當時還填補了中國鉀肥生產的空白。”鹽湖博物館講解員王明玉說。

  時光荏苒,56年彈指一揮間。如今,當年的“青海鉀肥廠”已搖身成為上市公司“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鹽湖股份”)。與此同時,曾經的羊鎬、鐵?、大油桶、鐵鍋,也已被先進的生產加工設備取代。

  在察爾汗鹽湖,記者看到現代化的採鹽船正在作業。“現在是鉀肥產品生產作業的好時候。再過2個多月,天氣變冷,鉀肥生產作業會停產檢修,待來年2月作業季到來。”鹽湖股份公司銷售分公司倉儲管理部部長胡琦說。

  在廠區,裝載氯化鉀的“火車皮”靜靜停靠。旁邊,幾台裝卸貨叉車正在把生產出的氯化鉀碼放在一節節車廂邊,等待裝車,發往全國。

  格爾木市副市長眭曉波在向記者談及鹽湖的發展時,一連用了三個“成語”:富“鉀”天下,“鎂”不勝收,“鋰”爭上游。

  “鉀:我們目前的產品還是以氯化鉀為主,年產350萬噸,約佔全國鉀肥產量的二分之一﹔鎂:從加拿大引進的世界領先的金屬鎂一體化裝置正在建設﹔鋰:察爾汗鹽湖中的儲量居全國前列,是鹽湖股份公司新能源產品,目前已建成1萬噸?年碳酸鋰項目。”鹽湖股份公司銷售分公司副總經理李建偉解釋道。

  “察爾汗鹽湖是全國最大的鹽湖,已經探明鹽的儲量達601億噸。如果用來鋪寬80厘米、厚60厘米的公路,可以一直鋪到月球。我們對鹽湖將來的發展充滿信心。”眭曉波說。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