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韓寒”:一個輟學生假造的文化騙局
作為第一主角的江河,扮相和神情都指向現實中的韓寒。江河與韓寒經歷了相同的“人生跳轉”:影片中一路失意落敗的江河在影片結尾時跳轉為“成名作家”,現實中韓寒從一個因學業極差被迫輟學的高一學生跳轉為“文學天才”。2012年,現實中的韓寒面對被質疑作品代筆,不能自証清白,與之“后會有期”的是,2014年,電影中江河的成功史是一段“仙人跳”式的空白。
2000年,7門文化課不及格的高一輟學生韓寒出版了“涉及的政治、歷史、文學知識無數,直接引用的文本數量非常浩大”的長篇小說《三重門》。不讀書而智識超群,學業差而才華出眾,如此韓寒當然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文學奇跡。
事實上,在20∼21世紀之交,中國社會上下罹患“大師渴望症”。因為大師缺失,國內教育廣受社會詬病,以高考為指揮棒的應試教育則首當其沖。應時而生的“天才少年作家”韓寒被文學權威和主流媒體聯手塑造為“反應試教育的天才英雄”。從2000年到2012年,他又從“天才少年作家”轉型為“公民意見領袖”。文學權威們無論是真信還是假信,無論其出發點如何,似乎都得到了神靈感召,在為“韓寒奇跡”推波助瀾的過程中,徹底放棄了學術理性和文學常識。
2012年春,由網友麥田發起,方舟子等眾多學者參與,國內網絡自發展開了長達半年的“質疑人造韓寒”活動。質疑者認為,韓寒的主要作品如《杯中窺人》、《三重門》及發布於博客的大量時評文章,均非韓寒本人所作﹔他們通過大量文本考辨、甄別,証明韓寒本人既沒有能力,也沒有時間條件完成這些署名文獻。
韓寒的回應包括三方面:其一,以惡劣辱罵麥田、方舟子及其家人為基本手段反擊質疑﹔其二,在包括電視視頻的媒體回應中,罔顧事實、出爾反爾、前后矛盾、錯誤百出地否認作品代筆﹔其三,兩次起訴、兩次撤訴,高調宣稱追究方舟子等人的“法律責任”,卻又不了了之﹔其四,出版自稱為《三重門》手稿的影印稿,但該書顯示,這個字工句順的“手稿”,隻可能是“抄寫本”。
綜合韓寒回應質疑的公開表現可証明,已年屆30歲的作家韓寒,缺少合格高中畢業生應備的文史知識,缺少一個當代成熟青年應有的語言表達能力,更加缺少一個有教養的當代青年必備的社會道德觀念。這個暴露於公眾眼前的韓寒與寫出《三重門》及大量公眾認同、針砭時弊的博客文章的“意見領袖韓寒”格格不入。這就是說,“不讀書的天才韓寒”和“自由意見領袖韓寒”,只是當代媒體聯手文學界打造的一個虛假文化偶像。
不敢面對自己“天才成名史”的韓寒與《后會無期》中“博學迂執”又“欲望猥瑣”的江河是同形同質的。這種現實與電影的同形同質,如果導演真是韓寒本人,則是他對主角的無意識移情(自我投射)﹔如果導演並不是韓寒,則是導演根本缺少誠意和底氣。但是,無論導演是誰,作為現實韓寒的電影化身,“很裝”的江河表現出來的只是“韓寒猥瑣”。
《后會無期》“很韓寒”,“很裝”,“很猥瑣”。“天才作家韓寒”,是當代文壇的最大丑聞。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