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唐可心 記者常雄飛)《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持續熱播,特別是在四川可以說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在瀘州,跳壩壩舞的大媽們罕見地“停跳”﹔在廣安,面鋪老板8點“暫停營業”,都是因為要觀看該劇。除了歷史大事件之外,四川影迷還對劇中鄧小平的一口鄉音有著特殊的感情。
瀘州合江縣福寶古鎮入口處的橋頭上有一片小空地,每晚8點准時,一群大媽就會跳起壩壩舞。但從8月8日《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開播起,這群在古鎮門口跳壩壩舞的大媽們就不見了蹤影。據組織者王阿姨稱,這段時間看不到她們是因為大家都在家看《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所以暫時不來跳了。廣安前鋒區的葉航在觀塘鎮開了一家小面館,生意還不錯。這周開始每當晚上8點,都有客人來店裡看《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此時他也會放下手裡的活,和家人一起感受劇中鄧小平濃濃的鄉音。
該劇制片人高成生、導演吳子牛以及副線故事中的女演員高瓏珂,都是四川人。高成生表示,主演馬少驊是貴州人,雖然貴州話和四川話非常相近,但在有些單字的發音上還是有細微差別。為將鄧小平演繹得更真實,馬少驊經常向劇組裡兩位地道四川人——高成生和吳子牛“討教”四川話。高成生還表示,為力求細節真實,有一次為了一句台詞,他們不惜專門邀請四川演員來救場,“有一場戲,需要一位四川老太太和鄧小平對話,為了呈現最原汁原味的狀態,我們專門邀請了在外地工作的四川人藝老演員,在《金婚》中出演過的王彩平救場。”
觀眾聲音
劉在平(《中國小百科全書》副主編):當年剛上大學,系裡組織迎新晚會,我寫了一首詩准備朗誦。但主持人讓我幫助服務,所以沒有機會上台。這首詩一放就是36年。這幾天看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裡面關於77級大學生許多情景,引發回憶,找出這首詩,竟然自己也被當年的激情所感染。山之東張(微博網友):劇中表現小平同志復出后召開科技教育會議、與科學家座談的場面令人感動。一位領導人誠心把科學家請進北京飯店開會,高規格接待的態度,並發出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聲音,振聾發聵,淚如雨下。
劇情介紹
小提示:8月18日央視一套綜合頻道晚8點播出
第13集
1978年3月18日,全國科學大會開幕,陳景潤等眾多科學家參會。知識分子已經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他願意當大家的科學部長……鄧小平的話引發熱議,偉大歷史轉折的大幕拉開了。
第14集
為了給陶鑄平反,曾志母女去找鄧小平。鄧小平給中央寫信。前往廣州參加中央軍委會議的火車上,田志遠等人關於“抓綱治國”的爭論引起鄧小平注意。到廣州后,鄧小平提出要到地方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