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國學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國【5】

2014年08月12日11:03    來源:光明網    手機看新聞

  (三)文化之愛

中華民族有著三道萬裡長城,這三重意義上的長城,共同護衛著我們國家的久存:

第一道,是那座實體的、肉眼可見的、由一塊塊青磚砌成的萬裡長城,它在中國古代守護著疆土的完整﹔ 第二道,是由中華民族血肉之軀筑成的萬裡長城,每當我們國家到了危難時刻,這道長城就凸顯出來,眾志成城,民族之魂守衛著家國和人民闖過災難、自強不息﹔ 第三道萬裡長城,就是由方塊字累積而成的、由中國文化構建出的不朽長城,這道文化長城,雖無形卻無處不在,雖古老卻歷久彌新,守護著中華文明五千年從未中斷。

誕生於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誕生於尼羅河畔的古埃及、誕生於恆河流域的古印度,都曾擁有輝煌的古文明,然而卻在歷史進程裡逐漸式微而中絕,與之相比,隻有中華文明屹立至今,從未倒塌。

中國的文化史並非是一帆風順、太平無事的,相反,少數民族建立起的中央王朝,都極大地沖擊了以漢民族為主體的華夏文明。漢人之所以曾異常激烈地反對元朝、清朝入主中原,最主要的心理原因,就是恐懼文化的變異,而在其他漢民族王朝新興建立時,卻沒有激起民眾的極大對抗。然而,正如我們前面談到的民族融合,朝代政權的更迭、民族文化的沖突,在中華文明的成熟、圓融、包容、博大的特性面前,漸漸彼此吸收和同化。

不同文化碰撞時,新鮮血液的注入,使漢民族原有的文化更鮮活、更具生命力,沒有成為一潭死水、封閉僵化﹔而少數民族的政治思想又在文化角力中逐漸認同、接受、臣服於漢文化。本來是漢民族被少數民族的武力征服,最后少數民族卻被漢民族的文化所征服,文化以春風化雨的韌性,戰勝了疾風暴雨的武力。因此,堅守主體思想又吸收異族成分的中國文化,一路坎坷又一路壯大,最終發展為守護著中華民族完整性、獨立性和豐富性的文化萬裡長城。

朝代會變遷、歷史會發展、時代會前行、制度會改變,但是在潮起潮落中始終不斷流的文化,才是一個民族經久不衰、生生不息的根本保障,也是一個國家獨具特色、屹立世界的精魂所在。倘若拋棄了自身的文化,人人都是亡國之徒,喪失了民族賴以生存的精神家園,這才是最為可怕的流離失所。

上一頁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沈棟君(實習)、曹昆)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