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解讀誠信建設制度化:將守信守法的界限規范明晰

2014年08月01日16:27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8月1日電 (記者盛卉 實習生劉雅萱)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6月27日,國務院發布實施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下稱《綱要》),為深化誠信制度化建設工作指明方向。7月30日,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工作座談會在京召開。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中央文明委副主任劉奇葆等出席並就推進誠信建設問題發表講話。

那麼,誠信建設的基本涵義是什麼?為什麼要強調誠信制度化建設?如何落實?本網記者採訪相關專家進行解讀。

專家認為,誠信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誠信建設是基礎道德建設,是社會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失信問題屢禁不止的問題,要述諸制度和法律。制度化的核心就是法制化,通過規范制度、健全法律,才能為誠信建設立好標杆,守好底線。政務、商務、司法、社會各個領域要真正建立貼近老百姓生活的制度,各自掃好門前雪,先做好自家的小事,才能合力辦大事。

誠信建設是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十八大報告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要加強誠信建設,建立健全社會征信體系,褒揚誠信、懲戒失信。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許耀桐對記者說,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將誠信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誠信已然成為對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人類已擺脫野蠻暴力的叢林社會,進入良性有序的公民社會,要靠誠信來維持社會運轉。誠信並非很高層次的道德要求,相反,是人區別於動物的基本底線,和吃飯一樣重要。

中央黨校教授張希賢認為,誠信建設是基礎道德建設,是社會軟實力建設的重要方面。政黨和老百姓之間,社會公民之間都要講誠信,要遵從政德、官德和社會公德,是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要通過制度建設來將守信守法的界限規范化、明晰化

座談會上,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中央文明委副主任劉奇葆強調,要立足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個根本,推動誠信建設制度化、規范化、長效化。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講到,誠信建設要想取得實效,必須在加強制度建設上下功夫,通過建立健全一整套引導人們自覺守信的長效機制,把失信行為關進制度的“籠子”,使誠信缺失問題從根本上得到有效遏制和解決。

張希賢說,誠信問題的涉及面很廣。政府、企業、個人都存在失信的問題,光講道德光靠教育是不行的,這時候就要述諸制度和法律。誠信建設是建設社會主義法制中國的基礎建設部分,制度化的核心就是要法制化。一文一武,一法一德,通過規范制度、健全法律,雙方都兼顧,才能為誠信建設立好標杆,守好底線。

許耀桐強調,制度化就是規范化的過程,過去民風淳朴,鄉規民俗都是靠潛移默化。伴隨經濟發展和社會轉型,失信的現象屢禁不絕,要通過制度建設來將守信守法的界限規范化、明晰化。

制度建設要貼近生活 重點領域要重點突破

《綱要》圍繞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等四大重點領域,明確了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密切相關的34個方面的具體任務,並提出了三大基礎性措施。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副局長滕佳材在座談會上講到,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已成立了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建立月、季例會和工作考評通報制度。在全國已啟動了“老味道、老故事、老品牌——堅守誠信的力量”的主題宣傳活動,弘揚食品藥品行業品牌誠信文化。

張希賢說,認識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政府和人民要齊心協力認真研究,思考解決誠信問題的路子。正如《綱要》所言,重點領域要重點突破,政務、商務、司法、社會各個領域的誠信制度都要樹立起來,各自掃好門前雪,先做好自家的小事,才能合力辦大事。

許耀桐指出,誠信建設要靠制度,但規則不是繁文縟節,要落到實處。就像解決食品安全問題要細化工作考評制度,要贏得老百姓的信任一樣,制度要管用,才能將誠信建設落到實處,工作要貼近生活,才能讓誠信的理念潛移默化。

分享到:
(責編:劉雅萱(實習)、盛卉)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