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28日報道,解放軍5個集團軍的新軍長近期履新,包括第38、39集團軍這樣的甲類王牌部隊。至此,。在軍長新陣容中,“60后”成為絕對主力,許多是正牌大學畢業生,彰顯出解放軍高級將領年輕化、知識化的趨勢。
18個集團軍軍長新陣容正式形成
文章稱,在去年底的軍方人事調整中,一批集團軍主官晉升副大軍區級,出現多個空缺。經過幾個月的陸續補充,這批崗位陸續調整到位。其中,5位集團軍軍長履新。文章分析,此次新軍長的調整,涉及4個大軍區,全部在本大軍區內進行。北京軍區方面,第65集團軍軍長劉振立調任第38集團軍軍長,北京軍區裝備部部長張海青接掌65軍。沈陽軍區第39集團軍參謀長張旭東升任軍長。濟南軍區第26集團軍參謀長宋鴻曉調升第20集團軍軍長。南京軍區第1集團軍副軍長王春寧升任第12集團軍軍長。至此,18個集團軍軍長新陣容正式形成。
“60后”成絕對主力
從年齡上看,經過此輪調整,“60后”成為集團軍軍長群體的絕對主力。而少數幾個“50后”也都是1958年或1959年出生。新任第38集團軍軍長劉振立,出生於1964年8月,尚不滿50周歲,是目前最年輕的集團軍軍長。
劉振立在1986年至1987年間參加對越自衛反擊作戰,帶領連隊在敵前沿堅守一年多,榮立一等戰功。此前,原38集團軍軍長許林平升任蘭州軍區副司令員。
張旭東履新執掌的第39集團軍,是沈陽軍區的主力,與38軍一樣屬於甲類集團軍,39軍前任軍長潘良時日前升任北京衛戍區司令員。潘良時與許林平是僅有的兩位在十八大上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的集團軍軍長,如今均出任要職。
接替劉振立統領65集團軍的張海青此番當屬回爐“老東家”,他曾擔任38軍第113師師長、38軍參謀長,2011年升任北京軍區裝備部部長。65集團軍駐扎河北張家口,是北京周邊的另外一支野戰軍。第12集團軍軍長王春寧是從第1軍走出來的又一位高級將領,歷任第1師師長、第1集團軍副軍長。改革開放以來,兩任總參謀長傅全有、陳炳德以及李干元、吳銓敘、史玉孝等共5位上將均來自第1軍。
科班軍事專才擔重任
如今越來越多的解放軍將領乃是科班出身的高學歷人才。與劉振立同齡的第31集團軍軍長馬成效,在青海民族學院大學本科畢業后,又考入西安陸軍學院獲得軍事學碩士學位。第41集團軍軍長劉小午,擁有雙碩士學位,在美國曼哈頓大學計算機專業碩士畢業。
第16集團軍軍長高光輝高中畢業后考入大連陸軍學院,20歲時就本科畢業,后還曾在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合成學院學習,多次組織指揮聯合軍事演習。2009年直接從師長越級超擢為軍長,是近十幾年來唯一的一位。
四總部及七大軍區首長,均擔任過集團軍主官
18個集團軍分布於七大軍區,其中沈陽、北京、濟南、南京四大軍區各3個,蘭州、成都、廣州三大軍區各2個。按照裝備水平、兵力員額、戰略作用等因素的不同,集團軍分為甲類、乙類。每個大軍區都有1個甲類集團軍,唯北京軍區由於戰略地位特殊重要而擁有2個。
集團軍主官是指揮陸軍機動作戰力量的關鍵角色,其崗位人選備受重視。即以目前解放軍四總部及七大軍區首長為例,悉數擔任過集團軍主官。
譬如,總參謀長房峰輝曾任第21集團軍軍長,總政治部主任張陽曾任第42集團軍政委,總后勤部部長趙克石和總裝備部部長張又俠分別曾指揮過第31和第13集團軍。沈陽軍區司令員王教成、北京軍區司令員張仕波分別曾任第12、第20集團軍軍長,在此番新近的調整中,這兩支部隊分別由王春寧、宋鴻曉執掌。南京軍區司令員蔡英挺是趙克石在31集團軍的繼任者。蘭州軍區司令員劉粵軍和成都軍區司令員李作成,分別擔任過第42、第41集團軍軍長,這兩大集團軍均隸屬於廣州軍區旗下。
濟南軍區司令員趙宗岐、廣州軍區司令員徐粉林均曾統領過兩支集團軍,前者是第13、第14集團軍,后者是第47、第21集團軍,跨不同大軍區任職,經過不同地域區位條件部隊的鍛煉,經驗豐富。中新
■揭秘
七大軍區司令皆50后坐鎮,兩上將五中將
七大軍區的現任司令員中,有兩位是上將軍銜,五位是中將軍銜。他們都是“50后”,出生時間在1952年至1955年之間,大都有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有些人還經歷過戰火硝煙的考驗。
王教成中將:多崗位歷練,精通作訓
現任沈陽軍區司令員王教成中將1952年生於浙江杭州。他17歲入伍,長期在南京軍區服役,經歷過野戰部隊、軍區機關等多個崗位的歷練。王教成曾歷任團參謀長、團長、師參謀長、南京軍區三界訓練基地司令員、南京軍區軍訓部部長等職位。2005年7月,王教成任陸軍第12集團軍軍長,2007年12月升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員。2009年7月,王教成晉升中將軍銜。2012年10月,王教成出任沈陽軍區司令員。
張仕波中將:從駐港部隊到北京軍區
現任北京軍區司令員張仕波中將1952年2月出生於浙江諸暨。他1970年入伍,歷任排長、連長,參謀,副處長、處長、團長,師參謀長、師長,集團軍參謀長、副軍長,大軍區副參謀長,集團軍軍長等職位。2007年12月,張仕波任駐香港部隊司令員。
2009年7月20日,張仕波晉升中將軍銜。
2012年10月,張仕波被任命為北京軍區司令員,成為第一位直接從駐港部隊司令員升任大軍區司令員的解放軍高級將領。
劉粵軍中將:曾在法卡山戰場上奮戰
現任蘭州軍區司令員劉粵軍中將人如其名:他1954年出生在廣州一個軍營裡,父母都是軍人,因此得名“粵軍”。
1979年2月,身為連長的劉粵軍參加了廣西方向的對越自衛反擊戰,著名的法卡山戰場上曾留下他的身影。他在戰斗中榮立二等功,還登上了《解放軍畫報》的封面。1999年,劉粵軍調任駐澳門部隊首任司令員。2007年,劉粵軍跨大軍區交流至蘭州軍區,任參謀長,並成為副大軍區級將領,晉升中將軍銜。2012年,劉粵軍擔任蘭州軍區司令員。
趙宗岐中將:指導塑造“許三多”
現任濟南軍區司令員趙宗岐中將原名趙中奇,1955年生於黑龍江賓縣,是現今七大軍區中最年輕的司令員。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趙宗岐奉命隨部隊突破越南西線,參加了攻打老街、柑塘、沙壩的戰役,還經常自己化裝成越南人,潛入敵營區搜集信息,為部隊提供了大量可靠的情報。2006年,趙宗岐還被《士兵突擊》劇組聘為軍事顧問,指導塑造了男主角“許三多”這一深入人心的形象。2009年,趙宗岐晉升中將軍銜。2012年11月,趙宗岐當選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並升任濟南軍區司令員。
蔡英挺上將:台海危機中表現出眾
現任南京軍區司令員蔡英挺上將1954年生於福建泉州。他16歲時入伍,從普通戰士做起,曾任班長、排長。后來,他又先后擔任了軍區參謀、副參謀長、南京軍區司令部作戰部副部長等職。1995年至1996年的台海危機期間,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的張萬年赴福建沿海指揮軍事演習。當時還是某師副參謀長的蔡英挺,表現出色。
2011年7月,蔡英挺調任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由於曾長期在南京軍區服役,蔡英挺非常熟悉台海及周邊海上軍情。2012年10月,蔡英挺重返南京軍區,任軍區司令員。2013年7月31日,蔡英挺晉升上將軍銜。
徐粉林上將:將《孫子兵法》結合現實
現任廣州軍區司令員徐粉林上將1953年生於江蘇金壇,1972年12月參軍,曾長期在蘭州軍區任職。2004年7月,徐粉林調任陸軍第21集團軍軍長。2006年,徐粉林在《光明日報》發表了題為《孫子兵法與信息時代軍事斗爭准備》的文章,探索中國古老的軍事思想在當今信息時代軍事斗爭准備中的應用問題。
2007年7月,徐粉林由大西北的蘭州軍區調往廣州,接替當時調任北京軍區司令員的房峰輝,任廣州軍區參謀長。2009年12月,他升任廣州軍區司令員。2013年7月31日,徐粉林晉升上將軍銜。
李作成中將:29歲入選十二大主席團
現任成都軍區司令員李作成中將1953年出生,湖南安化人,1970年入伍,1979年參加了對越自衛反擊戰。在一次戰斗中,他身體多處受傷,堅持不下火線,率領全連官兵與敵軍血戰26個日夜,殲敵294名,俘敵4名,此后,李作成所在連隊榮立集體一等功,被中央軍委命名為“尖刀英雄連”,李作成本人被中央軍委授予“戰斗英雄”稱號。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29歲的李作成入選為主席團成員。2007年,李作成調任成都軍區副司令員,2009年晉升中將軍銜。2013年,成都軍區原司令員李世明年滿65歲退役,副司令員李作成接任司令員。綜合《環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