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石油、中石化近日公開宣布開放更多領域與民資合資、合作,在此前中央多項為民營資本開綠燈的政策的鋪墊之下,央企混合所有制在今年正式破冰。但在實際操作中,民營資本遇到的“螺旋門”、“玻璃門”等現象依然存在,央企內部屢屢曝出的腐敗問題正得到重視。
3月24日,國務院發布《關於進一步優化企業兼並重組市場環境的意見》(下稱《意見》),進一步放寬民營資本市場准入,深入推進國有企業產權多元化改革,並加快推進審批制度改革,取消下放部分審批事項,簡化審批程序,優化相關審批流程,推行並聯式審批。這則重磅利好消息迅速得到各地出台規定響應,在二級市場引起相關板塊漲停。
其中,“鼓勵民營資本進入壟斷性行業”,“鼓勵外資參與我國企業兼並重組”,“不得濫用行政權力排除和限制競爭”等政策引發關注。
為民營、外資開綠燈
《意見》的第二十二條指出,放寬民營資本市場准入。向民營資本開放非明確禁止進入的行業和領域。推動企業股份制改造,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支持國有企業母公司通過出讓股份、增資擴股、合資合作引入民營資本。
《意見》著重提到,加快壟斷行業改革,向民營資本開放壟斷行業的競爭性業務領域。優勢企業不得利用壟斷力量限制民營企業參與市場競爭。
不僅如此,《意見》中要求有利於企業兼並重組的金融、財稅、土地、職工安置等政策進一步完善,企業兼並重組融資難、負擔重等問題逐步得到解決,兼並重組服務體系不斷健全,使得政策環境進一步優化。
《意見》發布僅一天,湖南、天津等地迅速出台地方細則,多個省區地方國資改革紛紛開始啟動。二級市場也迅速響應,以湖南板塊為例,截至當天收盤,湖南投資漲停,湖南發展漲逾7%,華升股份漲超5%,湘郵科技漲逾4%。
長期關注央企發展的天強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祝波善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從過去的《非公三十六條》就明確,民營資本進入行業時“非禁即入”。
此外,在今年的兩會上也提到,以后政府要借鑒上海自貿區的“負面清單”管理方式,把不允許的列出來,其他的都是允許的。祝波善說:“這是和我們新一屆政府取消行政審批等舉措是聯系到一起的。”
清華大學商法研究中心主任王保樹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這次改革是一個市場化的改革。不是規定哪些行業由國營辦,哪些行業民營辦,而是讓市場決定資本的流入。“有些民營資本規模比較小,即便要求企業做大也很難實現,關鍵是不要去限制”。
他稱,《反壟斷法》規定,所有投資者應該有同樣的機會,但對於哪些行業民營資本不能進入,還須制定專門的法律規定,目前我國還沒有相關法律規定。
不得濫用行政權力排除和限制競爭
《意見》第二十條提出,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規范市場競爭秩序,加強市場監管,促進公平競爭和優勝劣汰。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責的組織,應嚴格遵守反壟斷法,不得濫用行政權力排除和限制競爭。
祝波善稱,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競爭環境不公平是客觀存在的,即便過去有“非公36條”、“新36條”,但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還存在民營資本所說的“玻璃門”,“正是因為有些優勢企業利用自身的優勢進行一些限制,所以這一條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石油石化行業,政策是容許加油站對民資放開的,但是在過去幾年中,民營資本在這個行業根本站不住腳。因為一些壟斷企業,如中石油、中石化佔據了上游、中游,掌握了價格的控制權,民資很難生存,最后隻得將開設的加油站紛紛轉讓。電力系統也是,民營企業可以投資電廠,但是一些強勢的企業使得民營企業生產的電無法上網。
“現在更多的就是這種潛規則、‘玻璃門’,貌似你可以過去,實際上你永遠也過不去。”祝波善說。
此外,他指出國有資本在和民營資本競爭中是不公平的。國有資本在獲取資源方面更容易,比如融資成本低,而民營資本在這方面則不僅困難,而且代價很高。
他表示,在過去七八年中,尤其是和政府資源稍微有點關系的,政府當中的很多服務就直接委托給國企,這樣似乎就降低了風險,而在和民營企業的合作當中,很容易引起別人的質疑,這樣一來,導致的結果就是國有和民營本身在市場競爭當中不公平。
王保樹說,現在對民營資本開綠燈,民營企業也存在一個進入市場機會均等的問題。這個范圍並不好確定,例如民營資本雖然不能做衛星,但可以做衛星部件,也很難去界定哪些領域不能進,哪些產品不能做。
防止國有資產流失還看落實
《意見》鼓勵民營資本進入,甚至“鼓勵外資參與我國企業兼並重組”,不禁讓人們產生擔心,這會使得國有資產流失嗎?
祝波善認為“恰恰相反”,在中國目前的體制框架之下,在關乎國計民生的行業有保留國有資本的必要性。但在過去幾年國進民退的潮流之下,國有企業進入了很多無關乎國計民生的純競爭性行業,在這一塊兒需要退出。
在祝波善看來,國有資產流失分為交易性的流失和制度性的流失。交易性流失是指國有資本和民營在資本發生產權轉讓的過程之中產生國有資本流失,但實際上,很多國有資產沒有經過任何交易,最后就這麼耗死掉的,也就是所謂的制度性流失,其中包括腐敗等因素。
“如果嚴格按照現在已經出台的國有資產管理的相關規定,這種事情是可以避免的。”祝波善認為,近十年中,在信息公開、進場交易、競價轉讓等方面,大部分問題已經界定的比較清楚了,相關的政策法規比較全面。
王保樹也認為,政府要很好地發揮作用還得依法辦事。2009年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國有資產法》對各個問題都解釋的很明確。他建議,國務院出台一些行政法規來保障公平落實,同時便於調整。
在落實過程中,祝波善擔憂各級國資委的阻力,因為各級國資委過去已經習慣了做規模做量,不斷地追求利潤、產值的增加等等,打破原有格局時會牽扯到對包括中央國資委在內的一個職能的調整,有可能會出現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