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深閱讀

6個公章咋就攔不住校車補貼虛報

王晨 烏曉雷

2014年03月21日16:34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6個公章咋就攔不住校車補貼虛報

  11輛校車實際座位為174個,但向教育部門申報補貼時,卻變成474個,多領補貼款近10萬元。冒領財政資金的事發生在遼寧省沈陽市於洪區。盡管近日於洪區教育局已經讓涉案的沈陽雨露校運有限公司退回了虛報冒領的資金,但留下的一連串疑問卻令人深思。

  據悉,這起冒領財政資金的案件源於校車車主的舉報。如果沒有舉報,財政補貼的機制自身能否有糾錯?

  冒領財政資金近10萬元

  沈陽市於洪區有兩家校車運營公司,其中一家為雨露公司。2013年年末,兩家公司領取了於洪區教育局發放的2012年至2013年校車座位補貼款,共計約120萬元。

  據中國青年報記者了解,申請補貼時,該公司錯報座位數的車輛有11輛,座位從174個,莫名增加到474個,涉及補貼9.6萬元。雨露公司車主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自己車被多報了座位,但自己並未多領補助。

  據介紹,教育部門的財政補貼本是面向在本區運營的校車車主。一位學生的校車費每月200元,政府補貼給車主100元,學生隻需要出100元。

  校車車主劉師傅算了一筆賬,如果每個座位每月補貼100元,一輛車扣除油錢和保險,以及交到挂靠公司的管理費和車輛雇用監管人員的費用,自己每個月能掙約3000多元,否則難以維持運營,教育局的運營補助很有必要。

  被虛報車座的具體情況是,有的8個座的車申報時成了47個,17個座的成了49個。雨露公司負責人許經理說,他們沒有弄虛作假,是當時錄入環節打錯了。

  於洪區教育局針對此事作出了一份情況說明。2013年5月,當地成立了設在區教育局的校車辦,由這個部門對區內的“雨露”和“順利通”兩家校車公司進行補貼,每車每座每月按23元發放,此次發放的是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的校車補貼。其中雨露141台,順利通73台。公司負責發放到車主。

  根據情況說明,2013年12月初,有車主反映校車運營補貼有多有少。於洪區教育局意識到校車補貼報表可能存在問題,就對兩家校車公司報表重新核對,發現雨露公司報表中存在以下問題:有16台校車多報99176元﹔有7台校車少報3542元,差額多報95634元。對此責令雨露公司把多報的校車補貼款95634元上繳區核算中心,該公司2014年3月3日已將此款上繳。

  於洪區教育局稱,鑒於雨露公司對校車補貼虛報冒領事件負有直接責任,責令雨露公司嚴格進行內部整改,就此事作出深刻檢查,澄清事實真相挽回影響。

  對於這份處理意見,一些車主並不滿意。他們說,如果沒有車主舉報,這件事是否就不了了之?教育局稱“認真核算了”,那多報了300個座位多領了近10萬元錢當初為什麼沒發現?以后怎麼杜絕此類事件?

  6個公章緣何攔不住“誤報”

  劉師傅稱,校車司機在申請校車証時會提交相關材料,包括申請表、車輛類型,牌號,核載、實載人數,行走路線等信息,同時還有一套蓋有學校、校車公司、交管部門、交通運輸部門,以及教育部門等6個相關部門公章的同意書。

  這些材料中,行車証復印件和申請表中都有核載人數的信息。那麼,是雨露公司提供的材料中這些信息都存在錯誤,還是於洪區教育局未核材料,僅根據雨露公司遞交申領補貼的信息表就直接發放補貼?

  3月18日,中國青年報記者來到於洪區教育局,希望查看雨露公司申領補貼時提交的材料。於洪區教育局中小學校車管理辦公室郭科長接受採訪時表示,2013年8月教育局接管校車補貼發放,2012年到2013年的校車信息,校車辦當時沒有掌握。雨露公司申請補貼提供的材料隻有141台車輛的補貼申請表。

  郭科長証實,包含行車証,公章等信息的車輛申請表,在辦校車手續審批時已經核對過,之后這些材料返回公司或個人,教育局沒有備案。因為審批時已經核對過車輛申請表了,自己就相信了校車公司,等發放補貼的時候,自己就按著雨露公司提供的141台車的總的補貼表格發放,沒有一一按著車輛申請表核對實際座位數,沒想到雨露公司申請補貼時會把座位信息寫錯。

  那為什麼會多領近10萬元?郭科長稱,這是雨露公司的原因,公司稱干活的人復制粘貼錯了。

  郭科長認為,自己的確有疏漏,應該按著行車証一台車一台車地進行核實,但當時做這項工作的隻有自己一個人,忙不過來,沒想到公司會登記錯。以后再發補貼一定會核對行車証信息,到交警部門車輛登記所核對,因為行車証也可能作假。

  “涉及120萬元補貼款發放的時候沒有審核,報多少就發多少?究竟是不負責任還是另有隱情?”劉師傅認為郭科長的話難以讓人信服。

  於洪區教育局分管校車工作的副局長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教育部門管理校車缺少監管權力,即使發現問題教育局也不能扣車,如果是公司虛報座位了,由公安部門認定了,教育部門隻能責令其整改反思。當然,教育局工作也有失誤,當時校車辦隻有兩個工作人員,200多台車,時間人力都有限,也沒想到有虛報的情況。

  於洪區教育局一名工作人員表示,於洪區政府為了調動校車更新車輛和規范合理運營的積極性,下發購車和運營補貼220多萬元。於洪區非常重視校車安全,去年更新車輛100多台,很多不符合標准的車都停了。於洪區重視校車管理積極投入,納入預算積極發放,卻出了問題,教育局剛接手經驗不足,明年會請交通部門和教育局合作,保証補貼准確發放。

  是否還有其他車輛冒領補貼

  還有校車司機向中國青年報記者透露,有部分挂靠在雨露公司的校車壓根兒就不在於洪區接送學生,卻也在於洪區冒領運營補貼。

  一名挂靠雨露公司的車主稱,自己的車並未在於洪區運營,也不接送該區的學生,也沒得到於洪區補助,但卻發現自己的車出現在雨露公司申領補貼的名單上。

  2013年2月於洪區校車工作領導小組發布的《於洪區校車補貼資金審批發放管理辦法》顯示,於洪區當時有校車217台,校車座位數20座以下較多,接送學生數量少,效益好的每月收入5000元,全年收入4.5萬元左右,為規范於洪校車規范化運營,採取政府補貼的方式,將在雨露、順利通兩家公司挂靠的個體校車,納入校車公司管理,力爭在3年內將現有校車全部置換成國家標准化校車。

  車主李明(化名)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他有多輛車挂靠在雨露公司。按照於洪區《辦法》,自己的車並不在申領補助范圍內。《辦法》規定補助僅限義務教育階段,但自己在於洪區接送的是高中的學生。並在皇姑區接送中小學生,因為皇姑區沒有校車公司,所以李明將車挂靠到雨露。按理說是不應該領取補助的,但他卻在141輛車的名單上發現了自己的車,也就是說雨露公司用他的車的名義領取了補助,裝進了公司的腰包。

  3月17日下午4時,中國青年報記者看到,沈陽市皇姑區珠江五校和120中學街道的兩旁停放著約40輛校車,有十幾輛屬於雨露公司,當中有5輛車在雨露公司領取於洪區運營補貼的名單上。

  不在於洪區運營,那申請材料中,學校蓋的章,教育局、公司蓋的章,還有實名制的乘車學生登記,這些是從哪來的呢?李明對這些材料一無所知,不知道公司怎麼用他的車辦理了於洪區相關中小學運營的手續。

  有類似的遭遇的還有雨露公司的另一名校車車主李雲(化名)。他2013年3月從別人手裡買的車,該車一直挂靠在雨露公司。李雲接手后一直在皇姑區接送學生,從未在於洪區運營。他最近才知道雨露公司用他的車申請了於洪區補助。

  教育部門能否監管到這些冒領問題

  於洪區教育局校車辦郭科長稱,我們隻能核實雨露公司報給我們的學校公章和信息,具體提供的信息是否真實,很難核實。教育局隻跟公司對接,由公司跟車主對接,我們跟公司簽的合同,至於公司和車主之間什麼關系,公司是否做了假,錢又是否發給車主,我們無法核實。即使車主向我們反應情況,我們也隻能跟公司核對,無法追究公司責任。我們審核隻能看學校公章,根據申請表上的6個章來審核。此外,隻要接送了我們於洪區的學生,剩下時間車主可以去接其他區的學生。

  教育局接管前,校車補貼的發放由交通局管理,那麼交通局是如何管理的,又是否發現了類似的問題?記者3月19日來到於洪區交通局,該局工作人員表示,沒有發現類似問題,交通局當時是把運營補貼發放到鄉鎮街道,街道發給車主。

  “市交通局審批后,我們負責發放補貼,車主將行車執照、保險駕照等手續提供給我們審核。當時車主沒有挂靠公司,他們自己來交材料,我們逐個審核。校車辦証,首先學校和鄉鎮街道都需要蓋章認可,包括接送學生名單。我們發校車証的時候有登記,做完校車証市裡還要審核行車証,從業人員從業資格証等。審核通過后,區財務中心將補貼款撥到街道。”該工作人員介紹說,我們把錢發放給街道,街道不可能作假,街道也不接觸公司,也隻針對車主,車主需要去街道備案,街道對車主也有審核,一年一辦証,補貼一年一發放。

  那麼雨露公司到底有沒有虛報冒領校車補貼,車主舉報的這些情況又是否屬實?雨露公司負責人拒絕了記者的採訪請求。

  本報沈陽3月20日電

分享到:
(責編:王飛飛(實習)、段欣毅)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