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深閱讀

“幼兒園”為何淪為“藥兒園”?

梁建強、石志勇、周立權、李思遠

2014年03月20日14:36    來源:光明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幼兒園”為何淪為“藥兒園”?

  本文圖片均由新華社發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繼陝西省西安市被曝幼兒園給幼兒服用“病毒靈”后,吉林省吉林市以及湖北省宜昌市先后出現幼兒“被服藥”狀況。近年,在幼兒園中屢屢發生的虐待兒童事件等也曾引發公眾廣泛關注。本是讓兒童接受教育,以便更好地成長的幼兒園,為何淪為“藥兒園”?

  “被服藥”為何多地發生?

  3月18日,子女就讀於湖北宜昌夷陵區馨港幼兒園的部分家長,仍在等著向幼兒園“討個說法”。

  在此之前,由於西安市、吉林市先后被曝出幼兒園違規給幼兒集體服用處方藥“病毒靈”事件,引起了家長們的擔憂。在對孩子進行詢問后,不少家長得知,馨港幼兒園也曾組織幼兒“服藥”。但園方辯稱,讓孩子們服用的是維生素C和板藍根沖劑,並非處方藥。

  千裡之外的吉林,公安部門已初步調查認定吉林市高新區芳林幼兒園涉嫌給幼兒服用“病毒靈”,並已對吉林市芳林幼兒園董事長助理王麗娜,高新區分園園長張新宇、園長助理郭月輝以涉嫌非法行醫罪予以刑事拘留。同時,對昌邑區內芳林幼兒園及其他三所分園涉嫌擅用“病毒靈”正在進一步取証核實。

  在西安,服用“病毒靈”的事實已經得到確認。對於大眾關心的為何要給幼兒“服藥”的原因,涉事幼兒園負責人交代,因了解到“病毒靈”可以預防感冒、增強抵抗力,為提高出勤率,因此給部分班級的幼兒服用,此做法未事先征求幼兒家長意見。

  記者了解到,出勤率的高低,往往與幼兒園及園內幼師的收入有著直接聯系。如果幼兒園每月出勤率較高,老師就會得到獎勵,而孩子不缺勤,幼兒園也能多掙些錢。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幼兒缺勤的話,一些民辦私立幼兒園要按照天數向家長退錢,其中包括餐費。利益驅動之下,部分幼兒園開始以“提高抵抗力”名義,為幼兒喂食藥物。

  監管的乏力,也讓“被服藥”行為更加肆無忌憚。以西安涉事幼兒園為例,2008年11月到2013年10月,幼兒園冒用其他醫療機構名義,從4家醫藥批發零售企業先后分10次購進“病毒靈”54600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任建明認為,從園方購藥、保存直到最后的服用無人監管,直至幼兒園不合格保健醫生隨意給孩子開處方藥服喂,一系列漏洞百出的環節,凸顯了相關部門對幼兒園衛生保健領域的監管短板。

  幼兒安全還有哪些亂象?

  “被服藥”,只是幼兒園中存在安全隱患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多地幼兒園問題頻出,令人擔憂。

  校車安全事故,曾是公眾關注的熱點之一。2011年,甘肅省慶陽市正寧縣榆林子鎮西街道班門口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輛大翻斗運煤貨車與一輛榆林子鎮幼兒園接送校車迎面相撞,導致20人死亡44人受傷。事后証實,出事幼兒園校車嚴重超載,核載9人車輛實際上載64人……

  而諸如幼兒園未清點人數就關門,導致幼兒被遺忘在校車內直至死亡的惡性事件,也曾在三亞、江門、西安等地發生。

  除此之外,發生在幼兒園中的虐童事件,也讓不少家長為之憂慮。在浙江溫嶺城西街道藍孔雀幼兒園,教師顏艷紅多次對幼兒園學生以膠帶封嘴、倒插垃圾桶等方式進行虐待﹔山西太原一家幼兒園中,一名5歲女童因算術題不會做,10分鐘內被女教師連扇70多個耳光……

  虐待兒童等案件的發生令人憤怒,但從最終處理結果來看,涉事幼兒園多是辭退、開除了當事老師,並無其他制裁措施。

  業內人士指出,除了顯性的事故與問題之外,一些條件簡陋的幼兒園的辦學用地狹小,幼兒活動空間嚴重不足。也有些幼兒園租用的是舊房危房,安全隱患不容忽視。

  此次幼兒園違規喂食幼兒處方藥事件的發生,讓人們對幼兒在園安全狀況深表擔憂的同時,也對學前教育機構的監督和管理提出了質疑。

  如何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顯示,到2020年,我國幼兒在園人數將由2009年的2658萬人上升至4000萬人,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將由50.9%上升至75.0%,變化幅度明顯。

  “學前教育飛速發展,對待幼兒園中存在的亂象,應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湖北陽光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祥生說。

  ?祥生認為,應當認識到,幼兒園中亂象屢現,主要有主客觀兩方面原因。客觀而言,我國的學前教育有著較大的需求量,而國家及地方的投入仍顯不足、監管力度不夠,使得幼兒園的辦學質量良莠不齊﹔主觀方面來說,部分私立幼兒園的開辦者將辦園作為牟利的方式,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絞盡腦汁,加之幼兒園中聘請的老師、保健醫生的素質堪憂,使得幼兒園中問題不斷。

  北京真愛教育服務機構執行主任郭斌也認為,民辦幼兒園採取完全市場化的運作,出於成本考慮在師職培訓上投入較少,教師的收入也相對較低,人員招聘也較為隨意和頻繁。而教師在壓力較大的情況下,發泄的出口首先就是幼兒。而學前教育機構過於商業化,也不會把孩子的安全放在首位。這也是當前中國學前教育機構虐童、傷童等安全事故頻出的重要原因。

  專家指出,從近年來的幼兒園對孩童體罰到違規服用處方藥,幼兒園作為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重要環節,監管亟待加強。對幼兒園的設立、審批到日常運營,必須進行有效監控,才能保証入園兒童的身心健康。

  ?祥生建議,要強化對於學前教育的監管力度。“對於園內發生的違法行為,要堅決依法嚴懲﹔同時,也應健全准入資質審核以及日常監管機制,及時消除幼兒園中潛在的安全隱患。”

  

分享到:
(責編:劉早(實習)、段欣毅)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