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深閱讀

暫停虛擬信用卡和二維碼支付

央行急令 維護傳統金融還是規范市場

郝帥

2014年03月20日14:30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多份來自央行的文件給正處於沸騰狀態的互聯網金融澆了一盆冷水。

  2月13日,央行緊急下發了關於暫停虛擬信用卡和二維碼支付業務的通知,涉及支付寶等產品。隨后,央行還向第三方支付企業下發了《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和《手機支付業務發展指導意見》的征求意見稿。其中被認為“殺傷力”最大的內容是,對個人支付賬戶的轉賬、消費額度設了限制。

  央行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在民間有不同的解讀。有分析認為,這是監管層對互聯網金融採取的壓制舉措,意在維護傳統金融機構利益﹔也有分析認為,“暫時的痛是為了互聯網金融健康長久的發展”。

  虛擬信用卡也需要被監管

  對於暫停虛擬信用卡和條碼(二維碼)支付業務的決定,央行負責人給出的答復是,“為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支付服務市場健康發展,促進市場公平競爭,保障社會公眾對非現金支付工具的信心,維護支付體系穩定”。

  “暫停不等於禁止,監管層是希望跟上創新的腳步,希望他們走穩一點。”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說。在他看來,金融創新產品應當能夠做一些風險自測、評價報告、風險預案等,並且到央行備案,但目前為止央行沒有獲得這些信息,所以做出了暫停的決定。

  從時間上來看,央行叫停虛擬信用卡確實與企業的行為有關聯。3月11日,阿裡巴巴公司和騰訊公司分別宣布,將推出“虛擬信用卡”,其中支付寶聯合中信銀行推出的網絡信用卡服務將在支付寶錢包內亮相,而騰訊與中信銀行、眾安在線合作推出的“微信信用卡”也進入到內部測試階段。

  黃震認為,沒必要對央行的決定提出質疑。傳統信用卡發放需要備案監管,虛擬信用卡也不能免了這樣的程序。阿裡巴巴和騰訊的虛擬信用卡在推出之前並沒有到央行備案,央行這次叫停只是要求他們補上這個審核環節。

  眾所周知,公眾申請信用卡時,為避免風險,發卡行會對申請客戶的資料進行初審和復審。申請人需要攜帶本人身份証原件、收入及職業証明等。如果想增加信用額度的話,客戶還需要提交近一年的納稅完稅証明。

  申請虛擬信用卡的手續則簡化了很多。支付寶方面介紹,客戶在支付寶錢包內關注中信銀行公眾號,通過公眾號在線即時申請、即時獲准,不用經過線下辦理信用卡時的繁瑣程序。

  “盡管簡化了申請步驟,縮短了辦卡周期,但風險也增加了。包括客戶實名制審核、支付指令確認、支付安全、交易信息的真實完整等方面都存在風險隱患。因此,虛擬信用卡在投入使用之前,需要有一套完整的風險防控方案向監管層做出報告。”黃震認為。

  對於央行暫停條碼(二維碼)的決定,黃震認為,支付服務的創新,對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個性化支付需求、提高支付效率發揮了很大作用。但是,也出了一些問題。

  有網絡安全專家此前表示,多數二維碼掃描工具並不具有識別惡意網址的能力,只是簡單將二維碼翻譯成網站地址,這就給一些網站提供了漏洞,有些欺詐者將釣魚網站鏈接或者病毒木馬偽裝成二維碼,給消費者設下圈套造成經濟損失。黃震強調,央行進行這樣的監管,是正常的行為,並無太大的瑕疵。

  互聯網支付涉足線下遇阻?

  與尚未投入市場的虛擬信用卡不同,條碼支付已經有的廣泛應用,央行的這次叫停使得很多商家中斷了與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合作。

  成都紅旗連鎖股份有限公司在今年1月16日與支付寶達成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公司旗下1480家超市全部開通支付寶錢包條碼支付。顧客在結賬時,隻要打開手機上的支付錢包,選擇條碼支付功能,收銀員用條碼槍刷一下,就可以完成付款。

  跟成都紅旗連鎖股份有限公司相同,石家庄“國大36524”便利店也在今年年初時同支付寶達成合作,在石家庄300余家連鎖店開通線下支付條碼付款方式。但上述兩家公司都因支付寶暫停條碼支付而被迫中斷了線下支付服務功能。

  銀聯方面的專家曾表示,支付寶條碼支付的本質就是借助二維碼等條碼技術將線下刷卡支付轉換為線上交易,將低風險交易轉為高風險交易。條碼支付設備與POS(消費時俗稱的刷卡機)專用設備相比,缺乏起碼的交易信息技術保障,也未經過任何專業的安全認証。支付過程中無法保障交易賬戶和訂單的安全性,無法體現真實交易場景的基本要求。

  數據顯示,2012年支付寶、財付通、銀聯網上支付分別以46.6%、20.9%和11.9%的市場份額佔據線上支付市場的前三位。而線下支付的“大佬”則一直是銀聯。“因此,當專注於線上交易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涉足線下交易時,被監管層叫停,使得很多人認為此舉是在維護傳統金融機構的利益。”黃震說。

  其實,第三方支付平台並非第一次涉足線下支付。2012年3月19日,支付寶啟動物流POS戰略,宣布推出物流POS支付方案,並為此投入5億元,在市場上投放了1萬台POS機。可是好景不長,去年8月27日,支付寶官方微博發表聲明“由於某些眾所周知的原因,支付寶將停止所有線下POS業務。”

  當時業內猜測認為,支付寶此舉是迫於銀聯的壓力。銀聯方面也稱:“在多頭連接方式下,非金融機構普遍繞開銀聯網絡,採取各種不合規手段開展業務,擾亂了市場秩序,損害了成員銀行的利益。”

  “第三方支付平台布局線下POS機失敗后,又開創了新的線下支付模式。”黃震介紹,也就是互聯網金融與實體融合而成的O2O模式,通俗來說,是將線下的商務機構與互聯網結合,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台。

  據記者了解,新世界百貨與騰訊推出的“微樂付卡”就是一種O2O合作。“微樂付卡”吸引手機支付客戶,通過財付通平台充值並在新世界百貨麾下部分門店使用。而受此次叫停影響,新世界百貨與騰訊推出的“微樂付卡”也暫停了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媒體報道《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中寫有,“支付機構不得為付款人和實體特約商戶的交易提供網絡支付服務”。如果該條通過,則意味著線上支付與線下支付被隔離,線下支付將回歸銀聯平台。

  “這樣一來,互聯網和實體企業的合作也將畫上句號。”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認為,這不利於金融創新的主旨。

  不應當限制消費者的權益

  據報道,《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中顯示,個人支付賬戶轉賬單筆不超過1000元,年累計不能超過1萬元﹔個人單筆消費不得超過5000元,月累計不能超過1萬元。

  對這樣的限制,不少網友調侃,“我媽都沒管我一個月在網上花了多少錢,央行你憑啥管我呢?”

  “採取限制消費的方法是不當的。”黃震表示,監管層應該從保護消費者權益的角度去思考。

  央行公布的2013年11月金融統計數據和社會融資數據顯示,去年11月,儲戶存款增加940億元,較2012年同期少增1576億元。此外,據媒體報道,交行金融研究中心稱,去年11月儲戶存款增速同比降0.3個百分點。儲戶的存款動力在金融渠道、產品多樣化、普惠化的過程中減弱的態勢明顯。

  截至今年2月26日,余額寶用戶數突破8100萬,已超過了A股股民的數量。遠遠高於銀行活期存款利率的各類理財產品,吸納了社會大量閑置資金,人們在習慣用支付寶購物的時候,也嘗到了余額寶等理財產品帶來的甜頭。

  郭田勇撰文表示,“在余額寶出現前,支付寶賬戶中沉澱了大量用戶資金,支付寶完全可以利用這麼一筆數目可觀的資金賺取利差,但它卻選擇通過余額寶將部分利潤讓利給用戶。所以說,余額寶本身或阿裡巴巴都不是‘寄生虫’。如果說一個創新的產品能給廣大公眾帶來更高收益,很難稱其為一件壞事。”

  但銀行方面並不這麼認為,面對各類理財產品的“圍剿”。銀行早就開始了“小動作”,此前,工行卡內的錢轉入支付寶的每日限額從5萬元調到了2萬元,而且每月限額5萬元,而之前是每日可以轉5萬元,每月限額為30萬元。

  “不管哪個監管機構,採取什麼樣的措施,都改變不了互聯網金融發展的趨勢。”黃震評價道,“移動互聯網的應用會越來越廣泛,央行此次暫停動作踩的是點剎,並不是急剎。冷靜一下,反思一下,認清風險在哪裡,並且做好應急預案,有助於促進互利網金融健康發展。”

 

分享到:
(責編:劉早(實習)、段欣毅)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