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小提琴家陳美,如今化身運動員,代表泰國出征索契冬奧會參加高山滑雪超級大回轉項目。她的經歷,引發網友熱議“虎媽”教育。
如今已35歲的陳美出生於新加坡,父親是泰國人,母親是華人。后來父母離婚,她隨母親改嫁給一位英國人而前往英國生活,那時她才5歲。
陳美能成為小提琴家,其母親“功不可沒”,陳媽媽將“嚴師出高徒”的古訓發揮到極致。作為一名業余鋼琴家,在發現女兒的小提琴天賦后,母親就一心一意想把她培養為小提琴家。在母親的干預下,陳美3歲開始了苦學之旅。
為此,她犧牲了整個童年生活,每天練琴4小時,隻有生日那天可以短暫休息。陳美喜歡滑雪,但被嚴厲禁止,母親曾直言不諱:“我為你付出那麼多心血,幫你建立自己的事業,若是你滑雪折斷了骨頭,那麼我這些年的投入就會化為烏有。”
陳美12歲開始發唱片、巡演后,母親就辭去工作專職擔任她的經紀人。管束更為嚴格,交什麼朋友、去哪裡度假、穿什麼衣服,全由母親說了算。盡管在母親掌控下,陳美名利雙收,但卻苦不堪言。
因此,21歲生日到來之前,陳美炒了媽媽的魷魚,不再讓媽媽擔任自己的經紀人。
陳美的經歷引發爭議,有人稱強權教育要不得,逼迫孩子學琴固然會有成效,但可能也有孩子反叛的風險。
陳美的經歷引發了網友關於教育子女的討論。有人認為陳美媽媽的嚴厲教育有必要,“畢竟要成功都要艱辛付出”。然而也有人持反思態度,“每個孩子到了青春期,都會反叛,這是人生的必經環節。我們對孩子之前的教育,就是為了讓他屆時即使反叛,也能往好的方向發展。在那之后,你所能做的甚少:觀望、喝彩、提供一個隨時可以回來加油的港灣。”
陳美說,“如果沒有從小學琴的經歷,我肯定不能像現在這樣很好地面對比賽帶來的壓力。滑雪和演出一樣,都有最后期限,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再做准備,那麼從小訓練帶來的經驗便會發揮作用。”算是從側面肯定了學琴對自己目前愛好的幫助。
陳美成了知名的小提琴家,之后又能重新拾起兒時的夢想,並獲得成功。她說:“我已經在音樂上做了很多,但我的生命中還有很多事要做,可能會有浪費時間的風險,但有時這是必要的。你隻有一次生命和一個夢想,而這就像是一種呼喚,現在我將去嘗試一份新的激情,並且要為之努力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