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深閱讀

花費巨大 破壞生態 助長“四風”

顧仲陽

2014年02月27日08:1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大樹被從城市邊緣地區或者鄉村、山區移植到城市裡用於綠化,卻破壞了原生地的生態環境,還要消耗不低的養護成本——近年來,“大樹進城”的現象屢見不鮮,為人詬病。

  近日,全國綠化委員會和國家林業局再次下發《關於進一步規范樹木移植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了禁止採挖的區域和樹木的類型。“大樹進城”有哪些危害?如何堅決遏制?記者採訪了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永利。

      

  “‘大樹進城’弊病很多、害處很大。”張永利分析,一般生長良好的大樹,被移植后由於其可塑性、適應性較低,加上樹體受損嚴重,往往生長不良,甚至死亡。成活下來的,生命力也大打折扣,壽命明顯縮短。

  拆東牆壘西牆,暴露急功近利心態

  “大樹古樹移植,棵均花費動輒上千元、數萬元甚至更高,而我國荒山荒地造林國家補助標准每畝隻有300元,如能把這些資金善加引導,用於正常的造林綠化,該有多大效果!”張永利說。

  他分析說,從長遠看,“大樹進城”是一種典型的“挖肉補瘡”之舉,破壞了生態環境,威脅森林生態系統平衡。

  大樹古樹被採挖后,原生地長期形成的生態平衡被打破,森林質量下降,生態功能減退。同時,大樹古樹在原生環境中,抵御有害生物的能力較強。移植異地后,由於氣候和環境變化,極易發生病虫害,甚至給移植地的其他植物帶來危害。

  一般認為,樹高達到4米以上、胸徑15厘米以上,或是樹齡在20年以上且具有一定園林觀賞價值的樹種,即可稱為大樹。

  林業專家指出,“大樹進城”違背自然規律,易造成大量大樹死亡。本地樹種減少,生物多樣性被破壞,甚至會引發嚴重的水土流失、泥石流等自然災害。

  張永利介紹,許多被移植的大樹古樹隻剩下主干和斷枝,成了“光杆樹”和“殘疾樹”,有的長期“挂吊瓶”、“支拐棍”,成活下來的也長勢衰弱,相當一段時間裡無冠無花無果,無法起到綠化美化的作用。

  此外,大樹特別是古樹,許多都是寶貴的自然遺產。鄉村中的大樹古樹是廣大村民“記得住的鄉愁”。移走大樹古樹,就撕裂了鄉村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具有本土氣息的文明標志,不利於文化傳承。

  非法移植大樹古樹浪費人力財力物力,助長“四風”。張永利指出,“大樹進城”暴露的是鋪張浪費的作風和急功近利的心態,折射的是愛做表面文章、好搞“形象工程”的扭曲政績觀,於科學發展、政風改進都是有害的。

  違法採挖、不能全冠栽植的大樹不准用於城鄉綠化

  近日發出的《通知》明確:禁止採挖樹木的區域包括:名勝古跡和革命紀念地、自然保護區、省級以上森林公園、國家重點林木良種基地、坡度25度以上林地,以及生態脆弱和生態區位重要地區等﹔禁止採挖的樹木類型包括古樹名木、屬於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的樹木、國家級公益林中的樹木、原生地天然瀕危和珍稀的樹木,以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定嚴禁採挖的其他樹木等。

  《通知》提出了一條重要管控措施:凡採挖胸徑5厘米以上的樹木,都要由樹木所有權人或單位提出申請,按《森林法》等林業法規以及木材採伐、運輸等國家有關規定審批后方可實施。移植苗圃和林苗一體化園區,以及農民房前屋后個人所有且不屬於古樹名木和苗木,不受胸徑5厘米以上的限制。合法採挖樹木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採取有效措施,確保被採挖的樹木成活復壯,確保採挖地植被、土壤及時恢復,防止水土流失。

  “沒有一些地方盲目追求一日成林和對大樹古樹的畸形需求,就沒有非法採挖移植。因此,對城鄉綠化使用的樹木進行規范管理,對遏制大樹古樹非法移植至關重要。”張永利介紹,《通知》明確規定,凡違法採挖、不能全冠栽植的大樹一律不准用於城鄉綠化。

  界定區分大苗和大樹,建立問責機制

  在日前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林業局局長趙樹叢在回答關於“大樹進城”的提問時明確表示:“我們提倡種壯苗、種大苗,就是說在苗圃裡面的樹屬於大苗、壯苗,可以用於綠化和進城的移栽。”

  《通知》提出,要加強對苗木生產經營的管理,嚴格執行種苗生產經營許可、標簽、檔案、檢驗檢疫等制度,加大對苗木來源的監督檢查力度,確保苗木來源合法,質量合規,適用對路。“這樣一來,實際是對大苗和大樹進行了區分界定。”張永利表示。

  張永利說,要建立健全樹木非法移植問責機制。《通知》下發后,依然我行我素,使用違法採挖的大樹古樹進行綠化的地方和單位,一經發現,不得參與國土綠化、生態建設等各類評比表彰,包括綠化模范單位和森林城市評選,已經獲得表彰獎項或榮譽稱號的,將撤銷獎項或稱號。

  他說,對無視本《通知》要求,繼續非法採挖、運輸、經營和栽植樹木,造成惡劣影響的,將通過新聞媒體予以曝光,並依法依規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基層林業主管部門要認真履行林木採伐和運輸行政執法職責,決不允許辦“人情証”,發現一起就查處一起。

分享到:
(責編:王飛飛(實習)、段欣毅)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