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紹興東浦鎮塘灣村的陸游故居遺址,是宋朝大詩人陸游晚年居住的地方,現在卻成了菜地和草莓園。名人故居這樣荒廢,太令人痛心了!”日前,有浙江紹興市民向本報反映這一情況,記者前往追蹤調查。
從紹興市區出發,沿勝利西路一直往西到達塘灣村,記者找到了陸游故居遺址。陸游故居早已蕩然無存。走在村道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兩棵樹中間高挂著的“陸游草莓園”大紅橫幅,門口有一處10余平方米的單層簡易房。草莓園內是白色的種植大棚。大棚一側,有一座陸游坐像。
順著彎曲的小道往前走,隻見陸游坐像平視前方,一手緊握書卷,一手垂放膝蓋,氣度不凡。與此不相襯的是,坐像底座周邊地面凹凸不平、泥濘不堪,有的種著蔬菜,有的堆放枯樹枝和廢舊建筑材料。
離陸游坐像約50米處,記者找到一塊石碑,正面鐫刻著著名傳記文學家朱東潤先生題寫的“陸游故居遺址”幾個大字,背面刻著陸游故居史料。從落款看,立碑時間在1985年。由於碑文磨損厲害,辨識起來有些困難。石碑周邊圍著一圈護欄,邊上就是廠房。
記者找到“陸游草莓園”經營者劉加益。劉加益今年50歲,來自建德。去年6月,他向村民租來這12畝土地用來種草莓,租期為兩年。進場那天,劉加益發現了坐像和石碑,聽村民講述后知道陸游是一位大名人,“於是就取了‘陸游草莓園’這個名字,叫起來響亮。”
對於陸游故居遺址的現狀,不少當地村民表示:“應該好好保護和開發。”“時常有游客到這裡來看陸游故居遺址。上回有幾個日本游客專門到這裡參觀,看了后不停搖頭。”一位村民告訴記者,“總不能讓陸游看草莓園吧!”
記者查閱史料發現,這裡是陸游的三山故居所在地。三山故居因石堰山、行宮山、韓家山矗立湖岸,鼎足相接而得名。陸游42歲時,在行宮山下筑屋3間及“漁隱堂”、“風月軒”、“東籬小園”、“陸家池”諸景,並在此度過了慷慨悲歌的晚年。
紹興文理學院教授、中國陸游研究會副會長高利華表示,三山故居在陸游的不少詩歌辭賦中都有體現,有很大的保護意義,既能反映當時的民俗,也是對陸游的緬懷。
陸游故居遺址的現狀能否改觀?記者致電紹興市文物管理局。該局綜合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由於地面已經沒有任何建筑物遺存,陸游故居遺址並沒有被列入文保單位,該遺址的保護和開發工作應由當地政府承擔。不過,如果該區域要建設3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工程,他們會提前做好區域內的文物勘查工作。隨后,記者又聯系東浦鎮鎮政府。該鎮副鎮長徐建龍表示,有關陸游故居遺址的情況他們有所了解,並已和村委會溝通,盡可能在土地使用過程中做好遺址保護。
記者了解到,“陸游故裡三山園”已被列入紹興市鑒湖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第三期項目,不過目前還沒有具體的實施時間表。 記者 翁浩浩 通訊員 方洲龍
(來源: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