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 繼日前向社會晒出目前保留的18項行政審批項目,財政部近日又宣布再取消和下放3項行政審批項目。
去年,財政部提出三年內取消下放11項行政審批項目,取消下放率超過本屆政府提出的任期內減少三分之一審批事項的目標。截至目前已經國務院決定取消下放9項,另外2項待國務院審定后再取消下放。財政部承諾,今后,不在目錄內的行政審批事項不再實施。
據介紹,此次公開的18項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目錄,涉及政府採購、會計、減免稅、非稅收入減免、農業綜合開發、外國政府貸款等多個方面。取消下放的9項行政審批事項包括取消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債權轉股方案和協議審批等。
■ 聲音
“既搞清了存量,又有利於控制增量”
在國家行政學院副教授胡穎廉看來,此次財政部向社會晒出的“權力清單”,主要是涉及經濟宏觀調控、提供公共服務並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行業准入的事項,“這些事項屬於市場無法發揮職能或市場容易失靈的領域,符合財政部的職能定位。”
胡穎廉認為,將行政審批項目清單向社會公開,既搞清了“存量”,又有利於控制“增量”,明確了改革目標,讓改革在公眾監督的陽光下進行,是有效的權力防腐劑。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