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署名文章

更加奮發有為地推進銀行業改革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

尚福林

2014年02月19日09:2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完善金融市場體系”,並作出具體部署。銀行業金融機構和監管部門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同志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准確把握黨中央、國務院對金融改革發展的新部署新要求,更加奮發有為地推進銀行業改革,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務和穩定的金融環境。

  改革開放是我國銀行業成長進步的活力源泉

  習近平同志指出,“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也就沒有中國的明天。”這深刻揭示了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促使我們深刻認識深化銀行業改革開放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從歷史經驗看,深化改革開放是我國銀行業實現歷史性變化的動力之源。從1979年到1993年,我國銀行業實現了從“大一統”到多元競爭銀行體系的轉變﹔從1994年到2003年,按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銀行業加快法規制度建設,依法開展清理整頓,大力推進商業化改革﹔從2003年至今,基本完成了國有銀行股份制改造和其他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重組改革。截至2013年12月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達到151萬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和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和12.19%。2013年,按一級資本排名的全球前1000家銀行中,中資銀行有96家,工、農、中、建4家銀行躋身全球上市銀行前10名。銀行業巨大的歷史性變化,源於改革開放的持續推進。

  從現實需要看,深化改革開放是我國銀行業應對復雜經濟形勢和金融風險挑戰的必由之路。當前,我國金融改革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在經濟和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競爭更加激烈,對銀行業經營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國內經濟面臨外需不足和內需短期不振的雙重壓力,產能過剩矛盾和企業經營困難加大,信貸風險防控壓力上升﹔銀行業務結構日趨復雜多元,流動性風險管理比較滯后﹔利率市場化改革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步伐加快,將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帶來新的挑戰。雖然目前我國銀行業總體風險可控,但個體風險、局部風險、區域風險增加。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克服發展瓶頸和體制障礙,必須全面深化改革。

  從行業地位作用看,深化改革開放是銀行業服務全面深化改革大局的迫切之需。全面深化改革強調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目前,我國間接融資比重達到80%以上,銀行業資產佔全部金融資產的比重超過90%。這種格局既反映了銀行體系配置金融資源和服務實體經濟的強大功能,也反映了金融市場層次單一和體制機制缺陷。需要從資金定價機制、融資市場結構和現代金融企業制度等多方面深化改革,提高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配置金融資源的效率。

  推動銀行業改革開放不斷取得新突破

  當前,應牢牢把握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堅持市場配置金融資源的改革導向,堅持金融創新與穩健經營和有效監管相協調的發展理念,採取有力措施推動銀行業改革開放取得新突破。

  著力提高行業競爭性,在完善銀行業機構結構體系上取得新突破。一是擴大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的渠道。積極引導民間資本投資入股和參與銀行業金融機構重組改造。允許發展成熟、經營穩健的村鎮銀行,在最低股比要求內,調整主發起行與其他股東資本比例。允許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自擔風險的中小銀行、金融租賃公司和消費金融公司等金融機構。二是推進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專業化規范發展。繼續推動信托公司深化體制機制改革。鼓勵金融租賃公司適度擴大租賃物范圍,積極發展成套設備等融資租賃業務。優化企業集團財務公司准入標准,強化內部管理,促進產業整合升級。三是以分類監管推動銀行業發展轉型。通過優化分類監管,引導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深化改革、合理定位、科學布局,實現特色化發展、差異化競爭和專業化服務。積極健全牌照分類管理制度,推進政策性銀行改革,促進建立符合我國實際、更好服務經濟發展和可持續運營的政策性金融體制機制。

  著力提高服務普惠性,在完善銀行業服務體系上取得新突破。按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要把發展普惠金融作為一種理念、創新和責任。一是利用信貸杠杆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大對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的信貸支持力度,推動化解過剩產能。二是發展消費金融、助推消費升級。加快完善銀行業消費服務功能,優化刷卡消費環境。逐步擴大消費金融公司的試點城市范圍。根據進城務工人員等群體的消費特點創新產品和服務。三是創新服務機制、提高服務效能。支持銀行與網絡、電信運營商開展高水平、深層次合作。下沉機構和網點,創新機制和產品,開發有針對性的金融產品和服務。以金融服務便利化為重點,支持企業“走出去”。進一步促進基礎金融服務均等化,提高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持續加強對“三農”、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金融服務。

  著力提高市場協同性,在完善金融市場體系上取得新突破。銀行業作為我國金融市場的重要參與主體,要在金融市場體系建設、豐富金融市場層次和產品中發揮主導作用。以盤活存量、優化增量、提高社會資金使用效率為重點,促進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逐步形成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功能互補、結構合理、分工合作、協同發展的金融市場體系。一是規范發展理財融資,不斷探索理財業務服務實體經濟的新產品和新模式。二是推進信貸資產証券化發展,進一步發揮其推動經濟結構調整的功能作用。三是積極促進債券市場發展。

  著力提高發展穩健性,在完善銀行業經營管理體系上取得新突破。習近平同志多次強調,要高度重視財政金融領域存在的風險隱患,切實鎖定和防范化解風險,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要按照保障金融市場安全高效運行和整體穩定的要求,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完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一是進一步提升公司治理能力和水平。在鞏固和擴大股份制改造成果的基礎上,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把完善公司治理作為深化改革的重點。二是深化內部管理體制機制改革。遵循“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自我約束”的原則,建立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風險防控責任體系。三是提升全面風險管理水平。建立與資產負債規模、業務復雜程度和風險偏好狀況匹配的風險管理和內控體系。四是做實貸款五級分類。加強信用風險前瞻性管理。加強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房地產市場、“兩高一剩”行業等重點領域的信用風險防控。

  著力提高監管有效性,在完善銀行業監管體系上取得新突破。立足於落實金融監管改革措施和穩健標准,監管部門將圍繞簡化金融結構、防范關聯交易、控制杠杆倍數和增強透明度等,健全有效監管制度安排。一是繼續完善微觀審慎和宏觀審慎有機結合的銀行業監管政策框架。二是加強監管政策協調,統一把握監管標准和尺度,努力解決跨領域、跨行業監管交叉、空白和重復問題。三是完善金融機構市場化退出機制。四是加強金融消費者保護,積極主動保護存款人和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切實履行好深化銀行業改革開放的監管責任

  銀監會作為國家專司銀行監管職能機構,要牢固樹立責任重於泰山的意識,堅決貫徹中央決策部署,以堅定的決心意志、堅強的組織領導、務實的措施辦法,推動銀行業改革開放有力有序深化。

  統一思想行動。認真學習領會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同志重要講話精神,深刻領會銀行業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和部署要求,增強推進銀行業改革開放的信心和勇氣,在全系統、全行業凝聚起深化改革的共識和力量。充分發揮監管部門的引領作用和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首創精神,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使命意識,自覺做銀行業改革促進者、推動者、實踐者。嚴格黨的政治紀律,確保黨和國家金融方針政策的落實,堅決實現中央關於銀行業改革開放的戰略意圖和決策部署。

  深入調查研究。習近平同志指出,研究、思考、確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舉措,刻舟求劍不行,閉門造車不行,異想天開更不行,必須進行全面深入的調查研究。監管部門要圍繞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加強形勢跟蹤和調查研究,把握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銀行業改革開放的要求,從洞察經濟金融發展趨勢中把握規律﹔了解行業內外對銀行業改革開放的各種意見建議和期盼訴求,從集思廣益中認識規律﹔總結銀行、企業和市場一線在改革中的有益探索,從改革實踐中提煉規律。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研究重大問題,組織科學論証,加強宏觀籌劃。

  大膽探索實踐。習近平同志指出,要尊重實踐、尊重創造,鼓勵大膽探索、勇於開拓。監管部門要深入研究銀行業發展體制機制障礙,認清行業發展趨勢和利益固化症結,找准改革突破的方向和著力點。首當其沖的就是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氣和胸懷,根據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要求,推進轉變政府職能,改革行政審批制度,創新金融監管方式,下放監管權限,強化監管服務,為銀行業金融機構改革帶好頭、鋪好路。加大監管執法和制度供給力度,為銀行業深化改革營造良好監管環境。

  注重統籌協調。習近平同志特別強調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關系,這對銀行業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指導意義。銀行業是外部性強的高風險行業,加之一些銀行在境內外上市,一舉一動都關乎公眾信心和市場穩定。銀行業一切改革舉措都必須深思熟慮、穩妥審慎。在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上,要尊重規律、尊重實踐、尊重創造,堅持服從服務國家改革大局,促使銀行業改革開放與國家總體改革進程相一致,與國家有關政策要求和法規制度安排相銜接。

  (作者為中國銀監會黨委書記、主席)

分享到:
(責編:劉早(實習)、段欣毅)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