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親情中華活動官方網站

華人女作家虹影:不斷出走與回歸並尋找自己

趙振江

2014年02月19日10:45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華人女作家虹影:不斷出走與回歸並尋找自己

華人女作家虹影:不斷出走與回歸並尋找自己

  中新網9月29日電 據《歐洲時報》英國版報道,虹影,早已名聞海內外華文讀者圈的英籍華人女作家,其豐富的人生經歷和廣受爭議的作品一樣長期受到讀者關注。18歲時,虹影知道了自己是私生女。這個身份困擾著她,也成為她創作的源泉。通過寫作,她不斷出走與回歸,並借此尋找自己。近日,虹影的新作《53種離別》在中國大陸出版。

  2013年9月21日,華人女作家虹影一襲白衣,牽著丈夫和女兒,面帶微笑出現在北京的讀者面前。這一天是她的51歲生日,她來參加出版社為其准備的生日會。然而早在1997年,她在自傳體小說《飢餓的女兒》開篇即寫到:

  “我從不主動與人提起生日,甚至對親人,甚至對最好的朋友。先是有意忘記,后來就真的忘記了。18歲之前,是沒人記起我的生日,18歲之后,是我不願與人提起。”

  18歲時,虹影知道了自己是私生女。這個身份困擾著她,也成為她創作的源泉。通過寫作她不斷出走與回歸,並借此尋找自己。

  1962年9月21日虹影出生在重慶市,她的家在長江南岸。

  虹影在家中排行老六,因為私生子的緣故受了不少白眼。其稱,“我六歲時,黃皮寡臉,頭發稀得打不起一個辮子。頭腦遲鈍得連過路收破爛的老頭都驚奇。最后,母親也失望了。左看右看都嫌我多余,決定將我送到四川忠縣舅舅家。”在其絕望之時,母親接她回重慶市上學。

  高考落榜后之后,她被一所輕工業中專學校錄取。專業是會計助理,學校在嘉陵江北邊的一個鄉鎮上。

  兩年后虹影畢業,找了一個工作。她盡量爭取外出,出差,請事假,后來干脆請了病假,說回家休養,實際上是隻身逛蕩在這個廣袤無邊的土地上。她開始寫詩,開始四處游走。北方,走得最遠的是沈陽和丹東,靠近朝鮮,南面是海南島、廣西,瀕臨越南,東邊是長江下游一帶,一個個城市,無目的地亂走,有目的地漫游。大部分時間她埋頭讀書,什麼書都讀。也一個勁寫詩寫小說,賺稿費維持生活。

  離家多年,1989年年初虹影回了一次家,聽到了生父三年前去世的消息。

  1989年2月,虹影在北京魯迅文學院,后來到上海復旦大學作家班讀書。

  曾有一段時間,虹影對詩歌十分狂熱痴迷,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作。那時,她偶爾讀到了一首詩,讓她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該詩作者是趙毅衡。1990年底,北京的一個作家介紹虹影認識了從英國回來的趙毅衡。趙1943年出生於廣西桂林。早年畢業於南京大學英文系,后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師從莎學專家卞之琳先生,是卞之琳的第一個莎士比亞研究生,獲文學理論碩士學位(1981)。上世紀80年代中期,獲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博士學位,1988年開始任職於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的終身聘資深講席。在北京相識后,趙毅衡開始追求虹影。1991年,虹影辦理了去英國的留學簽証。並在當年5月與趙毅衡在英國南溫布頓教堂舉行了婚禮結婚。

  2000年9月21日,獨自回到北京的虹影在京順路邊的望京小區購買了一套兩室兩廳兩衛的房子,開始定居北京。2003年虹影與趙毅衡離婚。其間有多少原因不足為外人道也。在虹影的小說《好兒女花》中爆出其和“小姐姐“共侍一夫的情史。這或許是引發離婚的一個重要原因。

  2004 年深秋,在一個住在北京的英國記者朋友的生日聚會上,虹影認識了英國作家亞當威廉姆斯。2006年,虹影的母親因病去世后,她感到自己終於長大。她在夢中對母親說,“這一次,我隻想找個愛人,而不是一個父親”。(趙振江)

分享到:
(責編:唐芊爾(實習生)、段欣毅)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