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凌晨3點半,列車供水員陳正大和往常一樣,已經頂著長春刺骨的冷風來到崗位上點爐燒水。
6375次列車共有三個茶爐,陳師傅必須保証在列車六點鐘到達站台前把三個茶爐的水全部燒開,這樣才能保証旅客上車第一時間喝上開水。此刻空曠的車廂中能清晰地看到他干活時呼出的陣陣白氣。
53歲的陳正大是長春客運段客運五隊6375次二組的一名普通列車供水員,從事列車供水員的工作已經整整十二個年頭。每當6375次緩緩駛入站台,陳師傅的身影永遠是第一個出現的,總是那樣忙碌,他心裡想的永遠是水何時能燒開,旅客能不能及時喝上熱水,能不能泡上一碗熱面。
“各位旅客請注意,請把腿收一收,小心燙傷,哪位旅客需要熱水,請把杯子准備好。”陳師傅又開始了他一日的送水路。“帶小孩的乘客請看管好您的孩子,以免列車緊急制動,燙傷您。”他不斷地提醒著。
長春客運段擔當的6375次是開在嚴寒北國的綠皮車,往返與長春、公主嶺、德惠、榆樹間。車次多、站停多,這給列車供水員的工作帶來了很大難度。
“夏天一身汗,冬天一身冰,攤黑起早,又臟又累,每天點茶爐,燒水、送水,往返穿梭與車廂和旅客之間,從來不招閑,過年在車上,對我們來說,已經習以為常了,我都記不得多少個年沒有在家過了”,不善言詞的陳師傅憨憨的笑著說。
節后客流高峰已經到來,望著旅客們喝著熱騰騰的開水臉上洋溢出的喜悅,陳師傅的心裡有種說不出的自豪和滿足。陳師傅介紹說:“咱綠皮車設備設施差些,坐咱這綠皮車的旅客多數都是那沒條件的,咱不能因為沒條件就讓旅客感覺不到溫暖,我就用這水的溫度溫暖他們吧!大冷天的,看著他們能喝上一口熱水、泡上一碗熱面,我就覺得心裡舒坦,就覺得我這累沒白挨。”
據計算,干了十二年列車供水員的陳師傅,每年在車上工作的時間是170天左右,每天在車廂內為旅客送水30趟,往返行走大約15公裡,一年下來就是2550公裡,12年就是三萬多公裡,每天為旅客送半噸水,12年下來送水至少也有一千噸了。
近年來,綠皮車已經逐漸淡出舞台,但在邊遠的支線上,列車供水員依然用一杯熱水傳遞著他們的溫情。(高中林李聖強)
(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