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月27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王國良介紹創新機制扎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等方面情況,並答記者問。王國良介紹說,按中國的扶貧標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累計減少了2.5億貧困人口﹔按照國際扶貧標准測算,總共減少了6.6億貧困人口。
王國良指出,扶貧開發是中國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是中國政府黨和政府的一大德政工程、民生工程。改革開放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經過貧困地區廣大干部群眾的艱苦努力,全國扶貧開發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績。按中國的扶貧標准,累計減少了2.5億貧困人口,按照國際扶貧標准測算,總共減少了6.6億貧困人口,基本解決了居民的溫飽問題。基本上解決了我國農村居民的溫飽問題。
王國良表示,扶貧開發有力促進了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有效緩解了區域發展差距,改善了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的生產生活條件,成功地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扶貧開發道路。同時,我國也是率先提前實現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貧困人口減半任務的國家,為人類的反貧困事業作出了貢獻。2011年,黨中央、國務院頒布實施了新十年的扶貧開發綱要。三年來,國家不斷加強對扶貧開發的支持力度和工作力度,各地、各部門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切實落實各項扶貧措施,社會各界主動參與扶貧事業,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的大扶貧格局基本形成,並得到不斷地強化,扶貧工作有了一些新的進展。
王國良強調,由於歷史、自然、社會等方面的原因,貧困地區發展面臨的困難特別是一些深層次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全國農村仍有近1億貧困人口,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文化事業發展仍嚴重滯后。部分已經解決溫飽問題的群眾,因病、因災返貧問題也很突出。同時,扶貧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不科學、不適應、不到位的問題,工作機制需要進一步改進,政策體系需要進一步完善,工作重點需要進一步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