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跨入2014年的門檻,科技市場上的一系列趨勢將得以延續,一些新的事物可能不期而至,並深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借此,我們綜合了國內外的一些機構、專業人士的預測,總結出了六大消費趨勢,與讀者分享。
可穿戴設備:市場競爭全面展開
眼鏡替代電腦,聲音替代鼠標。Google公司發布的一款智能眼鏡,迅速成為2013年的一大爆炸性科技新聞。這款頭戴式顯示器的計算機,通過聲音控制,可以拍照、視頻通話以及上網沖浪等,迅速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關注。
在過去的2013年裡,多款可穿戴計算設備面市,但沒有一款產品算得上成功,基本是概念意義大於實際價值,缺乏實際應用場景,但是得益於出色的營銷能力,用戶對智能手表、智能眼鏡等可穿戴設備算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這將為今后的銷售打下一個基礎。
2014年將是可穿戴設備之年。隨著智能手機滲透率快速提升、傳感器及電池改善,可穿戴設備的性能優勢將越來越明顯,將成為繼智能手機之后的下一個爆發性增長點。目前,Google Glass已開發出第二代產品,即將對公眾開放銷售﹔蘋果的iWatch很可能在2014年與消費者見面。在健康和健身領域,可穿戴設備也將大力發展,諸如心跳監測器、計步器等,將成為幫助消費者衡量和提升生活方式的暢銷設備。一些此前不起眼的公司可能會在可穿戴設備市場崛起。毫無疑問在2014年,可穿戴設備市場競爭將全面展開。
物聯網:帶來更便捷的生活體驗
出門太急,不知是否關了廚房的燃氣閥?不用擔憂,通過手機,能看到廚房的實時畫面﹔下一趟公交何時能到?點開手機相應程序,立刻顯示出車的位置,並能計算出等待時間。這就是基於物聯網的智能化生活。通過智能傳感器、雲計算應用程序連接運輸、醫療保健、照明系統和環境數據等城市應用,給人們帶來更便捷的生活體驗。
2013年,思科、IBM和Salesforce等大型IT企業開始推出第一代物聯網產品,物聯網開始進入並改變著百姓的日常生活。預計在未來,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將會向市場投入更多、更全面的物聯網產品。IDC估計,到2020年無需人工操作的智能設備總數將超過300億個,來自物聯網的總收入將達8.9萬億美元。美國通用電氣一項研究成果則顯示,未來20年,物聯網將為全球增加GDP15萬億美元,差不多相當於今天美國經濟的規模。
中國將在這一市場上佔據至關重要的地位:到2030年,中國普通家庭將擁有40到50個智能設備/傳感器,每年創造出20TB的數據。
雲服務:迎來爆炸式增長
大數據現在炙手可熱。市場研究公司IDC預計,2014年大數據技術和服務支出將超過140億美元,同比增長30%。而最酷、最有趣的新型大數據應用將來自雲計算服務,企業更願意以服務的方式購買大數據,而不會自行建設。
在面向開發者和企業的新服務中,亞馬遜雲計算服務(AWS)將是其中的領頭羊,而谷歌也將增強其雲計算領域的投入,以與亞馬遜在雲計算領域一決高下。那些在“前雲計算時代”表現優異的公司,如思科、惠普、IBM、微軟等,也將加快發展步伐,緊追亞馬遜和谷歌。服務器、存儲和網絡組件市場將大受其益。IDC預測,在2014年中,雲服務提供商管理下的數據中心對服務器需求量將增長25%到30%,到2017年這一比例將增長至43%。
可以預見的是,在不久的將來,智慧城市、醫療雲服務、交通雲服務等都將陸續到來﹔越來越多的無限量雲存儲替代服務,如照片、文件的雲端存儲服務將作為附加服務,包含在設備或服務的購買價格之中。
IDC預計,2014年,全球企業在雲計算領域的支出將達到1000億美元,增加25%。
機器人:市場需求將爆發
過去幾十年裡,工業用機器人得到了較大發展。這類機器人通常造價高昂,體型笨重,而且缺乏靈活機動能力,通常都被固定在地面上,或配以防護欄,以保護工人的安全。
如今,人工智能、機器對機器的通信以及傳感器和執行器等技術的飛速發展,感官能力更強、更敏捷、智能化程度更高的先進機器人正在出現。這類機器人更方便編程,更易與人類交流,更小型化,適應性更強。
機器人技術的巨大進步,不僅推動了制造成本的降低,也推動了機器人應用向人們的日常生活領域擴展,如家庭服務、監控環境等。
人工替代和產業升級是推動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快速發展的驅動因素。同時,中國目前的機器人密度相對較低,也給未來市場的開拓提供了余地。目前,中國正在使用的機器人已佔全球總量的8%左右,中國市場的機器人需求總量有望在未來幾年翻一倍。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預測,2014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到2015年,中國國內工業機器人年供應量將超過2萬台,保有量將超過13萬台。
3D打印:成為生活的“一分子”
網絡上,隨處可見的3D打印面包、槍支、飛機、房子﹔網絡下,越來越多的3D打印體驗館、3D打印人模等,不斷地提醒我們,2014年3D打印將登堂入室,成為生活中的“一分子”。
Juniper公司認為,3D打印是一項“必火的應用”,是因為這項技術將讓普通家庭擁有基礎的生產制造力,你可以在家中打印餐具、裝飾物甚至小家電,降低生活成本。當前,航空產業正准備利用3D打印技術為噴氣飛機引擎提供更輕量級的組件。
當然,關鍵在於3D打印機的價格,打印巨頭惠普也有望進入3D打印領域,這將改變整個行業的布局,激烈的競爭無疑將給我們帶來更廉價的產品。在2014國際消費電子產品展上,價格僅499美元的3D打印機吸引了大量目光。
隨著機械性能的提高,打印機器和材料價格的迅速下降,以及可應用材料范圍的擴大,3D打印技術已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和生產廠家接受。Gartner公司預計,在2014年,3D打印機的全球出貨量將激增75%,2015年還將增長一倍。
移動互聯網:輻射萬億產業鏈
2013年底,4G牌照發放,宣告中國正式進入4G時代。對廠商而言,4G帶來的商機不言而喻。對廣大網民來說,4G更意味著變革。當我們把高速網絡裝進衣兜時,全新的移動生活也就隨之開始。
數據顯示,去年我國移動互聯網網民用戶達6.52億,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突破300億元。移動互聯網注冊中心預計,這一數量在2014年將繼續高速增長,增幅將超過12%。隨著智能手機的持續普及,移動支付也逐漸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的《中國網絡支付安全白皮書》顯示,2013年移動支付市場規模預計超過8000億元,達到2012年規模的5倍以上。Juniper公司預計,到2018年,手機和平板電腦每年的移動支付將高達7070億美元,佔電子支付總量的30%。
除了移動支付,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高新民說,4G不僅將帶動包括手機視頻、雲存儲、移動商務等在內的新業務發展,還將帶動移動互聯網進入到更多傳統領域,將輻射價值萬億的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