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月8日電(記者華春雨 趙超)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開局之年,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
“巡視工作隻能加強,不能削弱”﹔
“要突出發現問題,強化震懾作用”﹔
“不能讓有問題的人心存僥幸,不能讓腐敗分子有立足之地”……
這一年,黨中央對加強和改進巡視工作進行重大部署。
這一年,巡視工作與時俱進、探索創新,進展成效明顯。
中央高度重視 彰顯堅強決心
“更好發揮巡視制度監督作用”——這是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明確要求。
一年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巡視工作,多次作出部署、提出要求。巡視工作不斷總結經驗、積極探索,指導思想進一步明確,方法措施更加科學。
《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巡視工作的意見》下發,《中央巡視工作2013-2017年規劃》出台,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改進中央和省區市巡視制度,做到對地方、部門、企事業單位全覆蓋……
一系列舉措為新時期巡視工作開展指明方向,更充分彰顯黨中央從嚴治黨、反對腐敗的堅強決心。
職責定位更加明確、工作重點更加突出。中央紀委有關負責人介紹,2013年巡視工作最大的變化,就是改變了過去巡視內容比較寬泛的做法。
巡視對象突出黨組織領導班子及其成員特別是一把手。
監督內容突出“四個著力”:
——著力發現是否存在權錢交易、以權謀私、貪污賄賂、腐化墮落等違紀違法問題﹔
——著力發現是否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等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
——著力發現是否存在對涉及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等重大政治問題公開發表反對意見、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等違反政治紀律的問題﹔
——著力發現是否存在買官賣官、拉票賄選、違規提拔干部等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行為。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王岐山對巡視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對重大問題應該發現而沒有發現就是失職、發現問題沒有客觀匯報就是瀆職。”
緊緊圍繞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這個中心,把發現問題、形成震懾作為主要任務,2013年的巡視工作穩步展開,著力遏制腐敗蔓延。
一年間,中央巡視組對20個地方、部門和企事業單位進行巡視,發現涉嫌違紀違法問題的有價值線索比過去增加5倍。
創新方式方法 找出“老虎”“蒼蠅”
廖少華、郭有明、陳柏槐、陳安眾、童名謙、戴春寧……
過去一年,加強和改進巡視工作的成效初顯,“老虎”和“蒼蠅”紛紛落馬。成效背后,離不開巡視工作方式方法的創新。
巡視組組長不固定、巡視地區和單位不固定、巡視組與巡視對象的關系不固定﹔
組建巡視組組長庫、一次一授權,巡視前做實做細做足准備﹔
到領導干部擔任過一把手的地方“下沉一級”了解情況……
中央對改進巡視工作方式方法,制定了許多新的舉措。
結合實際,中央巡視組積極探索,採用了很多靈活機動、針對性強、有效管用的工作方法:
——加強與被巡視地區、單位一把手和紀檢工作負責人溝通,了解對哪些人的反映較多,對哪些人、哪些事不踏實﹔
——抓住個別談話中的重點人、重點事,包括剛離開崗位的領導、關鍵領域和部門相關人員、紀檢監察和司法機關辦案人員等,從他們那裡了解重要信息﹔
——向審計和業務監管部門了解情況,拓展發現問題的視野,對重要線索深入了解,提前介入……
一年來,除已經立案調查的問題外,中央組織部根據巡視建議對有的被巡視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作了調整﹔中央巡視組移交的其他問題和線索,有關部門正在抓緊辦理。
巡視工作取得的成果產生廣泛強烈反響,不僅使各級領導干部受到警示、教育,更使潛在違紀違法人員受到震懾。
注重統籌謀劃 推動深入開展
2013年,中央巡視組開展兩輪巡視工作,共對11個省區市和9個中央單位開展巡視工作。
與此同時,中央巡視組的工作經驗做法,還通過培訓班、座談會等形式得到推廣,引導各地各單位巡視工作聚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推動巡視工作有力有序開展:
——截至2013年11月底,各省(區、市)黨委巡視組共完成對69個市(地、州、盟)、480個縣(市、區、旗)及77個省直部門和98家省屬國有企業、高校的巡視。
——國務院國資委對中央企業、教育部對直屬高校的巡視,以及部分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和中管金融企業內部巡視工作也扎實推進……
據統計,各省(區、市)黨委巡視組向紀檢監察機關移交領導干部涉嫌違紀違法問題線索1879件,其中廳局級和縣處級干部線索562件﹔向組織(人事)部門移交選人用人方面的問題136件。
中央紀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巡視工作將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紀委第三次全會精神,認真修訂《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試行)》,改進巡視制度,落實巡視全覆蓋要求,推動巡視工作取得更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