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故宮周一閉館全員在崗 金鑾寶座十年來首次清理

王歧豐

昨天,在太和殿,工作人員小心地使用軟毛刷和吸塵器對金漆雕龍寶座除塵。”  據悉,不止是太和殿,以后故宮所有的大殿以及殿內陳設的珍貴文物,都要利用周一這個閉館日輪流養護一遍。
2014年01月07日07:27    來源:北京晨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故宮周一閉館全員在崗 金鑾寶座十年來首次清理

 昨天,在太和殿,工作人員小心地使用軟毛刷和吸塵器對金漆雕龍寶座除塵。晨報記者 李木易/攝

  昨天,在太和殿,工作人員小心地使用軟毛刷和吸塵器對金漆雕龍寶座除塵。晨報記者 李木易/攝

  昨天,故宮成了市中心最安靜的地方。這座全世界最大的木結構古建群,享受著近30年來的首個全天假日,一個完美假日。故宮全體員工都在為這位近600歲的“老爺子”服務著。養護、清洗、安全管理培訓……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表示,這叫“歇馬不歇人”。實行周一閉館后,能夠為“平安故宮”工程的推進爭取更多的時間,對亟待解決的安全隱患進行徹底排查和消除,既保証古建筑和文物的安全,也將為觀眾提供更加安全、舒適的參觀環境。

  場景一:大殿廣場 院長帶頭清理地面

  昨天早上9點,當北京晨報記者趕到故宮博物院時,這裡仍然異常的安靜。神武門內,高聳的紅牆靜默著,見不到往日的人潮洶涌。基本365天連軸轉的故宮一下子消停下來,很多員工甚至不太適應這種寂靜。“頭一回早起上班后沒看到游客。”一位員工表示,每天8點上班后,大家就要嚴陣以待了,因為8點半游客就會“涌”進來。

  在往常早已熙熙攘攘的太和殿廣場,此時隻有幾名工人在清洗地面。地上有不少游客吐的口香糖,形成了一片斑斑點點。7點多就已到崗的院長單霽翔也來到太和殿前檢查,看到地上有游客粘貼的小紅旗,他就彎腰去清理。“以前當工人時,師父說‘歇人不歇馬’,讓機器連軸兒轉。這回我們是‘歇馬不歇人’。”單霽翔表示,這裡所面對的“馬”,就是珍貴的文物建筑和文物展品,應該使它們得到應有的歇息。

  場景二:金鑾寶座 十年首次“搓澡”

  在太和殿內,十余名文保人員在為金漆雕龍寶座除塵。由於寶座採用透雕工藝,雕刻精致,九條龍造型復雜,龍身轉折部位以及龍鱗、龍須等部位不易操作,需要對其進行初步的物理性除塵,使用軟毛刷和吸塵器將表面塵土去除,在部分角落使用棉簽去除塵土,這樣才能讓“龍椅”恢復其金光燦燦的原貌。

  單霽翔介紹說,以往殿內有三名工作人員看護,但他們只是防止游客沖入太和殿,沒有權力接觸文物。而每天太和殿外都圍滿了游客,要看一看當年皇帝坐在什麼地方,文保人員也沒機會進行維護。下午5點半下班后,故宮紅牆內要清場,無論是游客或者工作人員都不能停留,因此也沒機會維護。“這金鑾殿的寶座大概有十年時間沒有清理過了。”

  單霽翔說,由於太和殿的房頂住著鴿子等鳥類,不時有糞便落在寶座周圍,地面上的金磚都要用煤油擦洗。對於那些鳥,單霽翔也很無奈,“直接捕殺太不人道,我們正在想辦法在殿檐下增加一些防護措施,這樣它們就不願到裡面安家了。”

  據悉,不止是太和殿,以后故宮所有的大殿以及殿內陳設的珍貴文物,都要利用周一這個閉館日輪流養護一遍。

  金漆雕龍寶座

  清康熙年間重建太和殿時,安置了這把金漆雕龍寶座,此后也成為歷代清帝的“龍椅”。寶座通高172.5厘米,座高49厘米。然而,隨著大清王朝的衰亡,這把盡享尊榮的寶座也曾被丟棄淪落。1915年,夢想稱帝的袁世凱用一把中西式結合的高背大椅替換掉了原來的寶座。1959年,故宮專家朱家溍先生根據舊照片在存放破舊家具的庫房重新找到了這把龍椅。1963年至1964年,故宮博物院集能工巧匠,用一年多時間將其修復完整,寶座才在太和殿上重放光彩。

  場景三:鐘表館內 大肥貓悠閑散步

  據單霽翔介紹,故宮博物院長期以來連續開放,因照顧觀眾參觀,部分展廳或展櫃不能及時排險整修,面臨服務設施更新緩慢、設備耗損嚴重等問題。利用閉館一天的時間,可以更加全面地整修排險。

  珍寶館內的大禹治水圖玉山子,由清乾隆皇帝欽定,一直安放在寧壽宮樂壽堂內,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的歷史。單霽翔表示,利用這個難得的閉館時間,“大禹治水”玉雕展櫃將進行照明燈具更換和維護工作。該展櫃制作於2004年10月,位於珍寶館展區樂壽堂后殿,地處位置重要,觀眾流量集中,維修空間狹小,一直不便於進行日常維護。另外單霽翔還透露,珍寶館自2004年以來還從未更換過展覽,今后考慮半年或一季度就重新布展一次,讓故宮更多珍寶與觀眾見面。

  在閉館日當天,故宮博物院還拆除了鐘表館檢票室的彩鋼房,將來會更換為與院內建筑風格相一致的安檢房屋。就在工人拆除彩鋼房的時候,一隻肥碩的大貓走出來在院內散步。據故宮工作人員介紹,目前院內這種流浪貓有120多隻,都做了絕育手術,平時主要靠員工們義務飼養。“現在閉館沒人,它們都出來散步了。”工作人員表示,其實這些貓也並非純吃閑飯,鼠患是木結構古建的一大威脅。而有了這些貓,老鼠基本絕跡了。

  ■

  故宮城牆明年大修

  昨天,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透露,今年將利用周一閉館日等時間,對故宮城牆進行全面“體檢”,查找病害,制訂修繕方案。明年將對城牆啟動全面修繕。單霽翔表示,在國外一些古建類博物館參觀,經常會看到工人在景點內維修,今后故宮也要開展這種常態化的修繕。在此他特別提到故宮內古建上的雜草,必須要定期進行清理。特別以預防為主,在每年春秋雜草落籽前都要進行一次清掃。

  ■新聞鏈接

  它們如何“休息”?

  台北故宮

  全年開放,時間為08:30-18:30。夜間開放時段:每周五、周六18:30-21:00。為保護出展的各類文物,展室裡的溫濕度均有嚴格要求,並定期進行養護。對於一些年代久遠珍貴的書畫,一般不會常年放在展室內展出。

  法國盧浮宮

  周一至周三:9:00-22:00,周四至周日:9:00-18:00。周二以及節假日閉館。

  法國具有木質保護、書畫保護、有機質保護等世界領先技術,這讓盧浮宮的文物得以“永葆青春”。

  本版撰文 晨報記者 王歧豐

  (原標題:故宮的周一靜悄悄)

分享到:
(責編:段欣毅、盛卉)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