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2月1日上午
場合:通過電台與市民交流
上海正在制定一個基本公共服務規劃,厘清政府必須托底做好的基本公共服務有哪些,在此基礎上,政府還有責任組織各種社會力量,通過合理的價格和方式,提供其他非基本公共服務。
“施工擾民,居民休息不好怎麼辦?”——“正建萬裡網格體系”﹔“社區服務不到位?”——“要從‘一門式’變成‘一口式’”……12月1日上午,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楊雄通過電台與聽眾交流,就上海市委常委會和市政府黨組教育實踐活動進展和整改措施向群眾交底:“從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改起。”
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上海市委常委會和市政府黨組敞開大門聽意見、擺問題,已召開了大量座談會,訪談上千人次,同時通過人民來信、12345熱線和中國上海門戶網站等收集到上千條意見及批評。
“這些批評對我們的工作有很大促進,我們盡可能做到即知即改。”楊雄在電台直播中介紹,“我們正進行到第三階段,從學習教育、聽取意見到查擺問題、開展批評,第三階段要整改落實、建章立制。整改落實由群眾來評判監督,要堅持不斷改進。”
上午9時30分開始的一個半小時電台直播中,楊雄共接聽15通市民電話。市民講的是身邊的大事小情,楊雄結合政府的整改措施一一解答。針對市民反映比較集中的施工擾民、住宅區內經營擾民、群租等問題,楊雄說,他們已梳理了10個方面的城市管理難題,制定了整改措施,准備投入力量逐個解決,並且將在機制體制和政策規定、法治方面做進一步規范,力求解決得更好。
在社區公共服務方面,上海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據悉,目前已梳理出193項具體事項交給社區事務受理中心。但市民反映,不同街道和公務人員的服務態度、水平不一。“原來要求社區事務受理中心做到五個統一,看來最重要的是‘服務標准要統一’。考慮今后在社區受理服務中心設一兩個窗口專門解決疑難雜症。”楊雄當即回答,並建議對一些社區工作人員回答不清楚的問題,可撥打12345咨詢,因為這條綜合性公共服務熱線有一個很強大的后台——“我們把它看成政府和市民群眾聯系的一個橋梁和紐帶,一方面傾聽廣大群眾的訴求、幫助解決問題,同時也是監督我們工作的一個渠道。熱線經常碰到、反復發生的問題,會定期地梳理,批量地解決。”
楊雄告訴市民,上海正在制定一個基本公共服務規劃,厘清政府必須托底做好的基本公共服務有哪些,在此基礎上,政府還有責任組織各種社會力量,通過合理的價格和方式,提供其他非基本公共服務。
互動中,還有一位網友稱今天是自己的生日,向市長“討祝福”。楊雄市長笑著送上:“祝你生日快樂!”
“不但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今后我們也要通過各種渠道進一步廣泛聽取群眾意見。我們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群眾的智慧卻是無窮的。把大家好的意見集中起來,有助於我們解決更多的群眾普遍關切的問題。”交流結束時,楊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