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項規定出台一年來,各地普遍反映黨政機關“大吃大喝少了,節儉辦事多了﹔前呼后擁少了,輕車簡從多了”。不少領導干部表示,禁止吃吃喝喝、接來送往,實則是幫干部“減負”。然而,記者在一些地區基層採訪了解到,在各地嚴厲監督的高壓之下,部分干部職工在辦公用房、配備公務車輛、公款費用報銷等方面,還存在暗使歪招,打折扣、搞變通等現象。
辦公面積 增加桌椅 攤低面積
一位基層科級干部告訴記者,他所在縣直機構辦公樓數年前早已蓋好,再按標准改造辦公室難度大。因此很多單位將以往沒有或共用辦公桌的編外人員、離退休人員,每人增加一套桌椅,如此“增加人員、攤低面積”以求達標。
“按規定科級干部辦公面積不能超過9平方米,接近20平米的辦公室內,再擺一張辦公桌,特意擺上退休人員的工作牌。”這名科級干部說,這樣辦公面積平攤下來隻有9平方米,“因此就添加一套桌椅,超標辦公室依舊能繼續單獨使用,又能穩妥應付媒體或上級調查”。
公車配備 另行落戶 臨時借用
一些機關干部公務用車豪華化、專車化現象有所遏制,但少數地區和部門卻想方設法在公車配備、公車私用上“鑽空子”。一般公車排量要求1.8以下,原來2.0等超標公車就換成1.8T,性能更好價格更高﹔接送孩子、外出吃喝、清明掃墓,公車停在偏僻地帶、送完就走。
湖北省一位基層干部表示,長期以來“一把手”配專車在縣直部門已成常態,部分強勢機構連副職都有“專車接送”。八項規定出台后,一些領導專車、超標車,落戶到下屬學校、醫院、企業等機構內躲避檢查,即使被舉報,也能搬出“臨時借用”這塊擋箭牌。
發放補貼 借助評比 節后補發
一些基層領導干部說,想著平常工作也挺辛苦,給大家謀些福利,因此就變著法子、改換名目、私下發放。
“現在各項評比創建多,獲得這些榮譽給職工增發一定津貼或獎金,是政策允許的。”一位基層干部坦言,“計劃生育先進單位”“檔案管理達標單位”,絕大多數單位每年都能獲得幾項獎勵或榮譽,機關趁機將各類節日福利給補上,“節前發改節后發,過節物資變工作獎金,大伙都心知肚明”。
公款出游 名為培訓 實為旅游
今年來,嚴禁公款旅游已成為各地一條“高壓線”。但一些“管不住腿”的領導干部還是“對策”頻出,“領導出游、企業買單”“名為培訓、實為旅游”等現象依舊時有發生。
中部地區一鄉鎮干部透露,不久前參加全縣干部黨校培訓,其中一項內容就是前往江西井岡山培訓學習。4天培訓時間,僅第一天組織大家集中培訓,其余時間都是在當地參觀游覽,所有費用都在培訓費用中開支。
公款吃喝 變換發票 照吃不誤
很多地區為杜絕公款吃喝,明文規定餐飲發票一律不能用於報銷。但一些地方仍然會出現將餐飲發票換成小額購物發票,“照吃不誤”。一位縣級政府機關接待負責人說,為不違反規定,現在所有餐飲發票都得換成超市定額發票,1000元的換成兩張500的,發票上就寫日用品或辦公用品,或者用相對小額的加油票來充頂,“隻要把具體情況給報賬領導說明,領導也會睜隻眼閉隻眼簽字”。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