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海珠廣場將大變臉 地下挖三層地上建百米地標

2013年11月27日08:08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海珠廣場將大變臉 地下挖三層地上建百米地標

海珠廣場將大變臉 地下挖三層地上建百米地標

海珠廣場將大變身 打造越秀中央文化商務區重要節點

  作為老城區罕有的大型臨江地塊,海珠廣場將大變身,打造成越秀中央文化商務區的重要節點。市規劃局昨日正式公布了海珠廣場的最新規劃:形成3層的地下空間、建10條地下步行通道、新增地下商業面積超過7萬平方米﹔還將建設兩棟超過百米臨江地標性建筑,著名的五仙門發電廠舊址也將變身為華僑博物館。

  文/圖 記者杜娟

  恆基中心百米高樓,太高還是太矮?

  根據規委會上通過的《越秀區恆基中心地塊及海珠廣場地下空間控制性詳細規劃修改》,整個海珠廣場將新建兩個項目——恆基中心和海珠廣場地下空間。

  據悉,恆基中心項目位於越秀區海珠廣場及其西側地塊,用地內有地鐵二號線與地鐵六號線交匯海珠廣場站。總用地面積約57705平方米,將開發城市綜合體項目,包括辦公、商業商務和康體娛樂功能。

  記者現場走訪看到,地塊內北塔的基坑已經開挖,場地全部圍蔽起來。根據最新規劃,將建設南北兩棟塔樓,臨江一線的南塔樓高99米,23層﹔臨江二線的北塔樓高150米,30層,還包括6~7層的裙樓。這意味著在海珠橋和解放橋之間的臨江地帶將崛起兩棟地標性建筑。

  實際上,早在1992年,香港恆基集團就通過政府招商引資拿到該項目的開發權,根據當時的土地出讓合同,暫定建筑面積29.8萬平方米,恆基公司已全額繳清地價款6940萬元。但該項目遲遲沒有開發。

  本次規劃修改后,恆基中心地塊合計容積率為8.0,計算容積率面積為173020平方米(含文物面積),北塔樓限高150米,南塔樓限高100米。而1995年審批該地塊時,容積率高達12,嚴重超過現行控規的4.5。

  對於北塔150米的限高,究竟是高還是低?存在著爭議。根據《廣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該用地位於歷史文化街區的建設控制地帶,新建或擴建的建筑高度控制在18米以下。但恆基中心項目屬歷史上已批未建項目,規劃部門認為,建筑控高不宜採取一刀切,應視實際情況區別對待。

  五仙門發電廠怎麼辦?建華僑博物館

  值得關注的是,位於恆基中心地塊東南角的是五仙門發電廠舊址。據悉,五仙門發電廠建於1900年,佔地面積約2788平方米,建筑面積約8020平方米,是廣州市歷史上第一座火力發電廠,2008年成為廣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在保護五仙門發電廠主體建筑方面,規劃要求遵守不改變文物主體原狀、充分展現文物本體東、南、西三個主要立面為原則,北面新建建筑主體結構須與文物本體脫離﹔建設控制地帶內距文物保護范圍5米以內不得建設,5~15米范圍可建高度不得高於9米。裙樓應朝文物方向高度遞減。同時將規劃30個免費地下停車位,並在東側綠化地塊預留8個大客車臨時停車位。

  此外,規劃部門還透露,今年4月,陳建華市長主持廣州文化設施規劃建設會議,決定廣州華僑博物館選址五仙門發電廠舊址,考慮在華僑博物館劃出20%的經營面積,所得收益作為廣州華僑博物館、廣州工業博物館的養護經費。

  如何打造地下空間?增7萬m2地下商業空間

  海珠廣場未來的地下空間將是連片打造的:包括了海珠廣場西廣場、東廣場和恆基中心3塊。

  海珠廣場周邊集聚了玩具、工藝品等多個批發市場,人流量非常大。昨日中午時分,記者來到海珠廣場西側的一德路,盡管地鐵站B出口與海印繽繽廣場有地下通道相連,但不少人還是選擇走地面過街。由於周邊批發市場眾多,小貨車、大貨車、電動車、“殘的”、拉著小推車的行人,和公交車、小轎車混在一起,隻聽見剎車聲、喇叭聲不斷……

  此外,海珠廣場周圍缺少停車場也是一大問題。有商戶告訴記者:“周邊沒有大型停車場,我們的生意也受到影響,隻有靠熟客光顧。”

  根據最新規劃,海珠廣場西廣場和僑光西路新增地下建設規模41715平方米,其中計容面積25000平方米,兩層為商業、一層為停車﹔海珠廣場東廣場新增地下建設規模47100平方米,其中計容面積30000平方米﹔恆基中心地下商業空間16800平方米,整個項目地下商業空間總面積達到71800平方米。

  地下空間結合地鐵站點將地下商場、人行隧道等連成一片,打造包含10條地下步行連接通道、20個地面與地下層步行通道口的地下過街隧道系統,服務輻射范圍包括僑光東路、一德路、解放南路、沿江西路,實現人車分流。

  此外,恆基地塊和海珠廣場地塊將提供小汽車泊位1045個、裝卸貨泊位32個、出租車上落客泊位12個、旅游巴士泊位1個。

(來源:廣州日報)

分享到: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