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將於本月26日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舉行。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既是中國和中東歐16國發展雙邊關系的一種新形式,也是促進中歐關系不斷發展深化的新舉措。屆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赴羅馬尼亞同來自16個中東歐國家的總理見面,圍繞“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主題,共商合作發展大計,一起探討將中國同中東歐國家合作提升到新水平。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是傳統友誼的新發展。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傳統友誼深厚。我們不會忘記64年前,中東歐國家率先承認剛剛誕生的新中國並給予寶貴支持。在幾十年的歲月裡,中國與中東歐各國堅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則,在發展道路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我們之間兄弟般的情誼經受了時間的考驗和風雨的洗禮,變得更加成熟。今年7月在重慶舉行的中國—中東歐國家地方領導人會議期間,中東歐國家經典電影展吸引了大批民眾駐足流連。傳統友誼和政治互信是中國同中東歐國家在長期交往中積累下來的寶貴財富,是擴大合作的獨特優勢和有利條件。在新形勢下,新的合作形式將鞏固和傳承我們的傳統友誼。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是新興力量之間的合作。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東歐國家面積約為歐盟3/10,人口約為歐盟的1/4,經濟總量不足歐盟的1/10,日益被視為歐洲發展的潛在增長點。不久前召開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做出規劃和部署,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強大動力,為包括中東歐國家在內的國際社會分享中國發展機遇、深化對華合作提供重要契機。中東歐國家經濟在逐漸擺脫世界金融危機和歐債問題影響,重回復蘇和增長軌道的過程中,在金融、投資、能源、農業、互聯互通和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均出現新一輪發展機遇期。進一步發展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契合各自發展需要,符合各方利益,有助於實現優勢互補,共享發展機遇。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是中歐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是中歐兩大市場之間對接的重要渠道。中東歐國家是歐盟大市場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連接歐亞大陸的橋梁,正處於融入歐洲的進程當中,其中已有11個歐盟成員,8個申根區國家,還即將迎來第四個歐元區成員。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未來5年將進口10萬億美元左右的商品,對外投資將達5000億美元。中方將繼續支持企業充分利用中東歐國家背靠歐盟大市場的區位優勢,赴中東歐國家發展合作,在合作中積累經驗和人才,提高適應力和競爭力,進而擴大和促進中歐經貿合作。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是17國14.2億人民的共同意願。經過一年多的努力,中國和中東歐國家合作的熱情被充分調動起來,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中方在外交部設立了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秘書處,與中東歐國家協調員一道共同建立起溝通與協調網絡,為合作順利推進提供了有力支撐。中國同中東歐國家企業交流互動空前活躍,加速促成多項優質並購和投資項目。2012年,雙邊貿易額連續第二年突破500億美元,雙向累計投資額接近50億美元,人員往來超過30萬人次。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傳承著各國深厚的傳統友誼﹔凝聚著各國政府強烈的合作意願,釋放著各領域廣闊的合作潛力﹔匯聚著各國人民熱烈殷切的期盼,推動著中歐關系深入發展。
中方願同各方一道,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建設中國同中東歐國家合作的“快車道”,打造中歐合作新的增長點。中方願同各方一道將傳統友誼“變實”,將合作機遇“兌現”,將發展潛力轉化為更多現實成果,出台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新規劃,推動中歐關系深入發展,切實造福17國人民,服務各自發展。隻要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一定產生1+16遠遠大於17的效應,為中歐關系整體發展增加更多正能量,為世界和平與繁榮作出新貢獻。 (宋濤。作者為外交部副部長、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秘書處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