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國際關系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德雷柏
人民網北京11月12日電 (王澤 申亞欣)11月9日至12日,十八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中國經濟領域的改革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全會指出,要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宏觀調控體系、開放型經濟體系,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
南非國際關系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德雷柏今日在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考慮到中國經濟發展在起點比較低的基礎上,在居民收入、經濟增長速度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是經濟增長的背后也存在著污染、貧富差距、沿海內地發展不均衡等問題。” 德雷柏指出,這些問題盤根錯節,但現階段中國經濟持續增長最重要動力的還是金融領域的改革,例如開放匯率、刺激商貿領域發展等。這些改革將對大型國企有重大影響,隻有引進競爭才能增強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德雷柏說,中國政府也認同開放金融系統的必要性,上海自貿區就是一次實驗,雖然目前還不完善,但是這從金融系統的長期發展來說是不可越過的,無論是美國還是歐洲的發展經驗都說明,金融領域是必須被重視、管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