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時政專題>>【2013專題】聚焦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國經濟改革路線圖

中國投資者為何成功率高(望海樓)

2013年11月01日13:2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中國投資者為何成功率高(望海樓)

  企業與國家是什麼關系呢?它們是共生關系:企業好,國家好﹔國家好,企業好﹔它們是共榮關系:企業興,國家興﹔國家強,企業強。

  中國的改革開放解放了生產力、發展了生產力,其本質是解放和發展最活躍、最積極、最具創造力的“人”的發展能力,突出表現為:

  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的“企業王國”。現代企業制度在新中國僅有20多年的歷史。中國充分利用了后發優勢,加速發展各類型企業,用20多年時間,走完了西方幾百年的過程,並成為世界真正的“企業王國”。僅以過去十年為例,2002年全國實有企業數為734.36萬家,到2013年上半年達到了1408.31萬家,年平均增長率為6.1%,注冊資本(金)89.02萬億元(14.11萬億美元)。不僅數量規模大,而且成長速度快,盡管每年都會有大量退出市場的企業,但是總體而言“出生率”大大高於“死亡率”。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投資者王國”。計劃經濟時代,政府是最大的投資者,幾乎沒有私人投資。但是今天政府的投資比例已降至5%左右,各類企業成為投資主體。以私營企業為例,1992年,全國有私營企業投資者30萬人,2012年全國私營企業的投資者達到2200萬人,年平均增長率24.0%,這可能是世界歷史上增長最快、規模最大的投資者大軍。形象地講,中國是世界上真正的“投資者王國”,盡管每年都會有大量投資失敗甚至傾家蕩產者,但總體而言,“成功者”大大多於“失敗者”,也多於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的成功者,這也難怪國際輿論稱他們為“中國暴發戶”,與其說是嫉妒,不如說是羨慕。

  中國企業是創造全社會經濟財富的主體。我們估計,2002—2012年期間,全國實有企業數每增長1個百分點,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6個百分點。這既可以解釋為什麼中國能夠在過去十幾年從世界第六大經濟體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能夠解釋為什麼中國能夠在5—6年國際金融危機中仍保持高增長率。

  中國私營企業已經成為創造就業的最大“水庫”。2002年全國城鄉私營企業就業人數為3410萬人,到2012年已經達到了11296萬人,新增就業7886萬人,年平均增長率11.5%,這可能是世界上最高的就業增長率。再以自營個體工商戶為例,2002年城鄉個體工商戶就業人數為4743萬人,到2012年已經達到8629萬人,年平均增長率6.2%。

  中國國有企業已經成為世界500強企業第二大陣營。2000年時,中國國有企業隻有9家進入世界500強,到2013年,已經有78家進入世界500強。超過了日本(62家),居世界第二位﹔超過了法國(31家)、德國(29家)、加拿大(9家)的總和。此外,中國有7家民營企業也進入了世界500強行列,中國大陸共計85家世界500強企業,與美國的相對差距從2000年的170家縮小到2013年的47家。這証明了企業興,國家興﹔國家強,企業強。

  總之,企業與國家的關系是共生共榮的關系。企業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國家的成功,而國家的成功又依賴於企業的成功。當今的中國企業家,無論是哪一類企業,都已經大大不同於一個世紀前“實業救國”的悲慘時代,我們正處在“實業強國”的偉大時代,是真正“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的民族英雄時代。要做一個好企業,要立志做一個偉大的企業,與中國興盛同行,因中國成功而成功,因企業成功而成就中國。

  (作者為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

分享到:
(責編:李清彥(實習)、申亞欣)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