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時政專題>>【2013專題】聚焦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國經濟改革路線圖

“正想創業,資金來了!”(民生調查·民生改善進行時)

2013年10月24日11:2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華脈泰科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坐落於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公司不大,但“五臟俱全”:辦公室、研發中心、廠房都擠在一層辦公樓。“西邊是研發中心和辦公室,東邊是無菌車間。”華脈泰科總裁楊凡如數家珍。

  1990年楊凡大學畢業后,先后在日本、美國工作。中國醫療器械市場的巨大商機以及國內的海外人才引進計劃讓楊凡在2010年年底決定,“回國創業!”

  創業第一步,注冊企業。根據中國的法規,沒有廠房資產很難注冊。“建立一個無菌車間需要做隔離,廠房層高得4米以上。”楊凡說。對不熟悉北京情況的楊凡來說,這無異於海底撈針。百般無奈下,他找到了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

  在管委會的幫助下,他很快租到了現在的場地,並且享受了租金的補貼。根據《關於支持留學人員回國創業意見》第九條:“符合條件的留學人員企業可以按規定參與國家和省級科技計劃項目、科研項目等,對進入各類園區孵化或轉化的科研項目給予減免場地租金等優惠。”

  注冊后,華脈泰科經北京市人力社保局推薦,於2011年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評為留學人員創業啟動支持項目,給予了50萬元資金支持,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匹配支持50萬元。

  “正想創業,資金來了!這給了我們莫大的鼓勵。”楊凡說。

  在這之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125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分別向華脈泰科無償提供了150萬元和200萬元的資金支持,並給予了政策上的指導。根據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政策,“持中國護照的海外高層次人才要求取得本市常住戶口的,可不受出國前戶籍所在地的限制,按照有關規定,簡化程序,優先辦理落戶手續。”2013年,楊凡順利地拿到了北京戶口,解決了身份的問題。

  1997年起,北京市相繼建立37家留學人員創業基地。截至2012年底,園內創業工作的留學人員2156人,在園企業1638家,全年實現技工貿總收入約105億元。

  為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市人力社保局、市財政局等部門聯合印發了《北京市小額擔保貸款擔保基金管理實施辦法》和《北京市失業人員從事微利項目小額擔保貸款財政貼息管理辦法》。由政府出資設立擔保基金,為符合條件的創業人員提供小額貸款擔保,並為符合條件的小額擔保貸款借款人提供財政貼息支持。

  據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符合條件的本市登記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復轉軍人、農村勞動力都可以申請小額擔保貸款。”

  北京瑞汀斯達緊固系統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孫勝利通過楊鎮社保所和順義區人力社保部門,在擔保機構和銀行辦理了相應手續后,很快拿到了2年期限的無息貸款100萬元。“也就往社保所跑了一兩趟就辦下來了。”孫勝利說。

  2003年至2013年9月,北京市小額擔保貸款共發放2011筆,約2.76億元。2012年貸款總額5440萬元,2013年1到9月累計發放4358萬元。

  “今年的銷售額比去年預計能夠增加80%以上。”面對貸款給工廠帶來的新變化,孫勝利說到,前一陣公司新增了20名員工,裡面包括一些失業人員。同時,公司開發了新客戶,建立了一個新廠房,今年年底或明年初公司打算向汽車緊固件上轉型。(余榮華 羅紫茜 李慧寧)

分享到:
(責編:陳稚瑤(實習)、申亞欣)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