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時政專題>>【2013專題】聚焦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國經濟改革路線圖

“搖號前,家底查得可細了!”(民生調查·民生改善進行時)

周亞軍

2013年10月17日11:2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走!看房去!”一有時間,喊上鄰居去西華苑看房,是55歲徐耀生最開心的事兒。

  眼瞅著建設工地旁的玉米地慢慢變成柏油路,樓房一點點“長”起來,直至完工、領鑰匙,徐耀生記不清自己看過多少次房了,但每次都少不了興奮和激動。

  西華苑是太原市政府集中建設的保障性住房小區,2012年年底竣工,建有4503套經濟適用房。年初,搖到號的市民陸續領到鑰匙,目前已有不少人入住。

  老徐的房子就在西華苑。“這房子太寬敞了。你看,亮堂的客廳,還有地暖。當初根本沒想到能搖到號,運氣從沒這麼好過。”徐耀生滿臉喜悅。

  太原市房管局總經濟師張屹東告訴記者,老徐確實挺幸運。西華苑經適房分配時,“有2萬多戶人申購,比例是4.5︰1。”

  保障房房源有限,怎麼做才能既讓最需要的人分到房子,同時讓分不到的人心服口服?

  張屹東說:“公平是最好的辦法。分配前期,實行嚴格准入,建立多機構經濟狀況聯審制度,讓真正需要的人住上保障房。”經過“三級審核、兩級公示”,201戶不符合規定的申請家庭被取消資格。

  分配環節上,太原市房管部門在公開上努力下功夫。一方面通過報紙、電視、網絡將房源信息全部向社會公開,同時請紀委監察機關、公証機構等全程監督。搖號地點更是設在了當地電視台,並進行現場直播。

  太原市房管局房改處處長杜文鵬說,在搖號環節,搖號軟件由公証機構封存,申購家庭的電子資料則由市監察局保管,搖號電腦由房管部門保管,三家互相制約,防止出現權力尋租。

  徐耀生就是在電視台搖的號。他說,搖號前,審核人員去了所有家庭成員上班的地方核實收入,“查家底查得可細了,兒子在打臨時工,他們也都派人查收入了。”

  最近兩年,不少地方保障房相繼完工,進入分配環節。而配套設施建設是否齊全,直接影響保障房的入住率。據介紹,太原在棚戶區改造項目、商品房開發項目中配建保障房,同步做好周邊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有效避免了因配套不全給居民帶來的生活不便問題。

  張屹東說,“如果說群眾對保障房還有盼望的話,就是戶型面積應更切合實際”。按照國家政策,廉租房面積不得超過50平方米,公租房和經濟適用房不得超過60平方米。“據調查,太原申請保障房的家庭,近30%是四口以上之家,人數較多。雖然居住環境和條件得到了改善,但居住面積緊張的實際困難仍難以有效緩解。”

  張屹東希望國家層面能給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權力,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戶型面積,減輕家庭人口增長引起的二次住房需求壓力,同時發揮抑制房價的作用。

  據悉,太原目前大力建設保障房,年均開工4萬多套。未來一兩年將迎來分配高峰。在完善退出機制方面,太原有什麼打算?

  太原市房管局局長王靜恩說,按照國家政策,廉租房以廉租補貼為主,以實物配租為輔。公租房是實物配租,沒有住房補貼,租金約是市場價的70%。“依靠已建立的經濟狀況信息比對聯審,與年審結合,形成動態監管,對不符合政策要求的廉租房家庭,隻需停止發放租金補貼就可實現退出。但對實物配租的家庭,即使其經濟狀況略微好轉以致超出了住房標准,但畢竟是困難群體,要其退出廉租房,難度就會大很多。相較而言,公租房由於租金較高,住戶經濟狀況稍好,在退出上更易管理。”

  他說,在人防技防之外,具體操作上,“太原將改變違規獲得保障房的處罰僅僅是五年內不再享受分配資格,進一步探索提高違法成本,對違規者給予更嚴厲的處罰,用高壓紅線保障分配公平的機制。”

  據悉,2012年,通過住房信息系統比對,取消了23戶不符合住房面積條件家庭的申請資格﹔對住房信息不實的96戶家庭予以清退,其中,清退享受廉租住房補貼家庭75戶,清退了購買西華苑經濟適用住房后又購買商品房家庭21戶。

分享到:
(責編:陳稚瑤(實習)、申亞欣)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