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路線體現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辯証法和價值觀,體現黨的性質、宗旨和工作方法。部隊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應把握和運用好群眾路線本身所蘊含的辯証的觀點和方法,按照“標准更高、走在前列”的要求抓深抓實抓出成效。
“來”與“去”——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群眾路線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在方法論層面上就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中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辯証統一思想的集中體現。毛澤東說:“凡屬正確的領導意見都是從群眾中來的﹔將群眾的意見集中起來,再到群眾中堅持下去,在群眾行動中考驗這些意見是否正確,如此無限循環,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確、更生動、更豐富。”要堅持開門搞活動,真正讓群眾參與進來,請他們做顧問、當裁判。廣泛征求群眾意見,聽真話、聽實話、聽掏心窩子的話,正確對待、虛心接受官兵的意見和批評。自覺接受群眾監督,注意聽取群眾意見,無論是查擺問題、剖析問題還是解決問題,都要請官兵把脈、讓官兵監督。
“大”與“小”——群眾利益為大,個人利益為小。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工作都以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歸宿。作為黨員領導干部,要始終以群眾利益為大,以個人利益為小,通過個人一點一滴的工作為群眾謀利益,做到“以小見大”﹔絕不能“因小失大”,為了個人的私利而損害黨、國家和人民群眾的利益。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政績觀,把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放在群眾利益這個“關鍵點”上,堅持個人利益服從群眾利益、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充分認清“當兵為了誰”“打贏依靠誰”,堅持基層至上、士兵第一的原則,積極主動搞好幫困解難,高效務實地解決好官兵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最大限度調動廣大官兵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積聚磅礡力量。
“遠”與“近”——“四風”離我們越遠,群眾離我們越近。當前,“四風”問題在部隊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僅敗壞部隊風氣,損害部隊整體形象,而且銷蝕部隊凝聚力戰斗力。要通過查找問題照鏡子、端正行為正衣冠、從頭到腳洗洗澡、對症下藥治治病,切實解決“四風”問題,真正使各級黨員干部來一次思想上的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堅持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立說立行、邊整邊改,堅持從實際出發,抓住主要矛盾,真正做到解決問題實實在在,群眾感受真真切切,以解決問題的實際成效取信官兵、密切關系。
“上”與“下”——以上率下,自上而下,上行下效。各級領導干部既是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組織者、推進者、監督者,更是參與者、示范者。要在強化責任上帶好頭,按照“認識高一層、學習深一步、實踐先一著、剖析解決突出問題好一籌”的要求,切實以普通黨員身份把自己擺進去,積極參與活動、接受教育。在剖析問題上帶好頭,既要勇於眼睛向內對自己動“刀子”,又要胸懷坦蕩,虛心接納別人指出的問題。特別是召開民主生活會,要注意提高批評和自我批評質量,真正觸及思想和靈魂,使自己紅紅臉、出出汗、排排毒。在落實規定上帶好頭,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以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影響部屬、感召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