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西安市召開全市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動員大會,要求吃透中央精神,把“規定動作”做到位,並結合西安實際把“自選動作”做扎實。也就是把嘴上說的、紙上寫的、會上定的,變為具體的行動、實際的效果、群眾的利益。
西安高新區作為西安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排頭兵,迅速部署落實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並提出在“規定動作”之外,結合高新區實際,重點解決加快建設安置房、國際學校、社區醫院等,大力解決緩堵保暢、治污減霾、城市精細化管理等群眾密切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盡快完善基礎配套設施等。
高新區的這些“自選動作”中,關鍵一項是推動重點項目建設。據了解,為使高新區經濟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高新區主要領導多次走訪重點建設項目並現場辦公,強調以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繼續大力實施百強項目發展戰略,全力做好重點項目服務工作,確保項目順利投產。
重點項目代表制+一線工作法
促百強項目成經濟新引擎
軟服務帶來的是硬推動。深諳此道的高新區歷來重視服務項目,尤其是重點建設項目。並於2011年在干部員工中公開選聘了10名優秀人員,派駐到雙特智能傳動項目、普洛斯西安高新項目園、中航618導航等十大項目擔任項目代表,形成重點項目代表制,服務企業建設全過程。
同時,還堅持對區內過億元企業開展“一對一”聯絡服務,即每個干部員工對接1至2家企業,建立起快速通道,每季度至少登門走訪一次,及時協調、解決和反饋企業反映的各類問題,同時提高干部員工的服務意識和工作能力。
今年以來,高新區在延續“重點項目代表制”、項目入區與開工專題例會制等項目服務措施外,大力實施百強項目發展戰略,即針對包括產業項目、配套項目和民生項目在內的117個重點項目,樹立項目第一理念,通過領導包抓、定期走訪、中層“一對一”服務、項目代表分片管理等措施,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
並基於此,形成針對重點工作、重點產業、重點項目、重點板塊的“領導牽頭、責任清晰、目標量化”的組織體系和推進機制,推行“一個項目、一個領導、一名代表、一套服務方案、一張進度表”和“領導在一線深入、干部在一線服務、問題在一線解決、任務在一線落實”的“一線工作法”,強化部門協作,促進重點項目建設。
多管齊下的效果是高新區百強項目發展戰略順利實施。據了解,上半年,高新區55個市重點建設項目實現投資額122.13億元,8個省重點項目,實現投資額66.23億元,三星及配套項目累計完成投資60.09億元,6月底全面超額完成重點項目雙過半任務,極大推動了高新區經濟發展。
第一時間解企業煩惱
項目建設速度快增長潛力大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目前,高新區重大項目建設呈現項目質量“優”、建設速度“快”、結構合理、增長潛力大等特點。
以世界500強企業澳大利亞博思格鋼鐵集團的博思格項目為例,投資總額4.05億元,建筑面積52000余平方米,於2011年12月27日開工,至今年7月26日已竣工投產,將建設輕、重鋼主結構生產線,及十余條高效率金屬屋、牆面板生產線,年設計生產能力達到十二萬噸,是西部地區規模最大的預制金屬鋼結構建筑系統生產廠﹔而世界建筑材料和玻璃纖維復合材料領域的領先者歐文斯科寧在高新區投產的項目也於7月16日點火開始試生產﹔雙特智能傳動項目在高新區強有力措施推進下,一期已試生產,項目全部達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超100億元。
這些項目的快速建設,不僅利於高新區重點項目齊發力共發展,也紛紛刷新了各公司項目建設時間表。
“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道路管網等基礎設施全到位,機床也轉起來了,可以說建設速度非常快,這得益於高新區各部門的大力支持。”西安雙特智能傳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呂曉慶說,“每次反映問題,高新區都會第一時間解決,哪怕是周末。僅今年以來,就在我們公司召開了兩次專題會,並多次走訪,了解需求及時解決問題,加速了企業的運轉。”
對於高新區高效的服務意識和國際化的服務水平,呂曉慶感觸頗深,而高新區投資服務局領導為協調企業遇到的問題,一天打8個電話,讓呂曉慶深感“高新區對重點項目‘盯’的很緊。如果高新區能解決公交線路短缺,並幫助引進高精尖人才,那對公司發展幫助會很大。”
為三星項目打造“服務前移”
借聚集效應實現工業新突破
服務永遠沒有最好,隻有更合適與更用心。“一線工作日”等服務外,高新區別出心裁提出“服務前移”。這背后是“給企業最需要”的服務意識,“保障項目順利投產”的責任心,以及“以重點項目建設促工業新突破”的決心。
正因如此,在高新區流傳這樣一句話:作為包抓領導,你對企業服務是否到位,就看企業領導看到你時的表情。如果見到你時很陌生,說明你工作不到位。
據了解,自去年9月12日三星電子存儲芯片項目開工建設以來,高新區堅持每周召開工作例會,聽取雙方工作進展情況匯報,研究解決具體問題﹔由高新區主要領導帶班,各部門中層干部輪流值班,實行服務前移,現場駐守﹔並營造相對獨立、封閉的施工環境,確保項目順利建設。
同時,最大限度地擴大三星聚集效應,促進三星與本地企業對接、合作,策劃以三星為核心的全產業鏈項目,打造新興產業集群。目前,已成功引進三星配套企業及相關配套企業辦事機構42家。而三星數據研發中心項目、三星電子研發中心項目也已於日前落戶。
抓項目就是抓發展。高新區在實踐群眾路線教育中,以抓發展為中心任務,以大項目建設為帶動,通過上項目、擴投資、調結構、強產業,以實現工業經濟新突破,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科技園區步伐。
記者 張娜 實習生 趙馨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