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綜合報道

96歲抗戰老兵:從軍為抗日 沒戰爭的晚年很幸福

2013年09月17日23:54    來源:中國新聞社    手機看新聞

中新社柳州9月17日電   題:廣西96歲抗戰老兵:從軍為抗日 沒戰爭的晚年很幸福

作者 周瀟男 韋敏

數年來,每月的16日,在廣西柳州市的抗戰老兵都會在志願者的召集下相聚喝早茶。如今,這個城市在世的抗戰老兵還剩下36位,但大多身體狀況欠佳。9月16日,參加早茶聚會的隻有7名“抗戰老兵”。

每次聚會,這些老人大多數隻聊目前身邊的事,而對參加過的抗日戰爭鮮有提及。在老人的眼裡,目前兒孫們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但一說到抗戰,曾參加過淞滬會戰的梁天恩就難以抑制自己的回憶,這位當年的機槍班班長仍能清楚的講述那烽火連天的歲月。

“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時,我還在上小學。當時全國各地都在集會游行,我也參加了學校舉行的集會游行,大家都痛恨日本侵略者。我也從那時起立志從軍。”已經96歲的梁天恩講述自己的經歷時思維敏捷表達清晰。

梁天恩原籍廣西南寧。1936年,考入當時在廣西南寧的中央軍事政治學校一分校,由此踏上了抗戰的征程。梁天恩對自己所在部隊的番號記得一清二楚。1937年8月,他在廣西第七軍170師517旅1020團第2營機槍連彈藥排任班長。淞滬抗戰爆發后,他被編入部隊開赴上海淞滬前線,任第三營重機槍班班長。

慘烈的淞滬會戰前后歷時三個月,中日雙方投入兵力上百萬。梁天恩依然記得跟隨部隊進入上海時的情景:“沿途到處看到破落的村庄直冒青煙,四處散落著瓦礫碎片,村邊橫七豎八地躺著許多老百姓的尸體,空氣中彌漫著腐爛的臭味。”

“1937年10月底,我們營在上海與日軍對峙拉鋸了一個多星期,互有損傷。后來長官命令我們撤退,一路被日軍追趕,好多弟兄都死在路上。”說到戰友,老人聲音很輕,眼裡也流露著哀傷。那場戰爭,與梁天恩同在部隊的哥哥永遠留在了戰場上,淞滬會戰也以中國軍隊死傷30余萬人戰敗告終。對於梁天恩來說,抗戰是國難家仇。

已經記不起參加過多少次與日軍作戰的梁天恩說:“參加抗日戰爭,能夠存活下來,是多不容易的事。”戰爭結束后,梁天恩在柳州生活至今。梁天恩稱,每當想起那些和他一起參與戰斗、英勇捐軀的戰友,自己還活著就是一種幸福﹔如今的和平時代,沒有戰爭,就是幸福。

據史料記載,全面抗日戰爭期間,廣西共征兵120多萬人出桂殺敵,數量之多按人口所佔比例為全國第一。8年間,有45萬廣西將士英勇犧牲,戰爭幸存者則多半隱沒在廣西各地城鄉。

進入21世紀后,中國大陸的志願者發起關愛抗戰老兵行動,並尋找幸存的抗戰老兵。從2007年開始,柳州的志願者在每個月的16日,都會召集抗戰老兵一起喝早茶聚會敘舊。據志願者介紹,目前目前在廣西發現的健在抗戰老兵約有100多位,平均年齡超過90歲。一些老兵生活在偏遠鄉村,生活相對貧困。

今年7月,中國民政部重申原國民黨抗戰老兵享受同等福利保障,將符合條件的原國民黨抗戰老兵納入相應保障范圍,優先優惠進入敬老院、福利院。(完)

分享到:
(責編:楊鐵虎)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