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16日電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辦公廳日前下發《國務院關於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意見》。《意見》要求,到2015年,36個重點城市城區實現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全國所有設市城市實現污水集中處理,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85%,建設完成污水管網7.3萬公裡。
《意見》指出,當前,我國城市基礎設施仍存在總量不足、標准不高、運行管理粗放等問題。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有利於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拉動投資和消費增長,擴大就業,促進節能減排。當前,要圍繞改善民生、保障城市安全、投資拉動效應明顯的重點領域,加快城市基礎設施轉型升級,全面提升城市基礎設施水平。
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意見》要求,以設施建設和運行保障為主線,加快形成“廠網並舉、泥水並重、再生利用”的建設格局。優先升級改造落后設施,確保城市污水處理廠出水達到國家新的環保排放要求或地表水Ⅳ類標准。到2015年,36個重點城市城區實現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全國所有設市城市實現污水集中處理,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85%,建設完成污水管網7.3萬公裡。按照“無害化、資源化”要求,加強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到70%左右﹔加快推進節水城市建設,在水資源緊缺和水環境質量差的地區,加快推動建筑中水和污水再生利用設施建設。到2015年,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0%以上﹔保障城市水安全、修復城市水生態,消除劣Ⅴ類水體,改善城市水環境。
《意見》強調,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以大中城市為重點,建設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城市(區)和生活垃圾存量治理示范項目。加大處理設施建設力度,提升生活垃圾處理能力。提高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水平。到2015年,36個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全部實現無害化處理,設市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左右﹔到2017年,設市城市生活垃圾得到有效處理,確保垃圾處理設施規范運行,防止二次污染,擺脫“垃圾圍城”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