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海南6個市縣的國土環境部門很忙碌,一邊忙著約談轄區內的排污企業,一邊忙著落實減排整改措施。
忙碌始於前不久在海南省國土環境資源廳召開的那場集體約談會。因為沒有完成2012年度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目標任務,儋州、東方、澄邁、昌江、樂東、陵水等6個市縣分管環保工作的副市(縣)長及國土環境資源局負責人被集體約談。這種減排工作集體約談會在海南尚屬首次。
約談是否奏效,能否制度化?海南“十二五”期間的減排工作面臨哪些困難?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挑開情面,嚴厲約談
少了客套多了務實,與會者深刻認識到減排形勢嚴峻
緊張、凝重、不留情面……幾位參加過8月21日那場約談會的人,不約而同地這樣描述當天的會場氣氛。
昌江黎族自治縣國土環境資源局局長李鋒用“震撼”來形容自己當時的心情。“開會前,我們就接到了廳裡下發的整改函,有心理准備,但是沒想到廳領導會這麼嚴厲。”李鋒坦言,長期以來存在一個錯誤的認識:要保護作為納稅大戶的大企業,考慮到配備環保設施會增加企業成本,因此對大企業的環保要求並不嚴格。海南90%以上的水泥產能在昌江,昌江未能完成年度排污任務,主要原因就是部分水泥廠沒有運行脫硝設施。
海南省國土環境資源廳廳長陳健春說,雖然海南目前完成了“十二五”主要污染物中期減排目標,但由於海南排污總量基數小,社會經濟發展速度快,現有減排項目已達減排極限,加上燃煤電廠停機安裝脫硫設施與電力供應緊張的矛盾突出,稍不留神,就有完不成國家下達減排任務的危險,減排工作壓力很大。
重壓之下,約談會上看不到和風細雨,而是“挑開情面”的質問與批評。當東方市副市長提出“污水處理廠的問題,是全省共性問題,管網配套跟不上”時,陳健春不客氣地打斷了他的話:要完成你們該完成的,不能老強調客觀因素。
而當澄邁縣副縣長黃富錦表示“招商引資”是減排未達標的原因之一,陳健春直截了當地表態:現在上了很多大的工業項目,如果不提前注意環保,將來情況會更糟糕。
少了客套,多了務實,讓與會者深刻地認識到減排形勢的嚴峻。黃富錦說:“我們的壓力很大,氨氮排放超了45噸,量雖不大,但說明還是重視不夠,管理上還有疏忽。”
這次被約談的6個市縣中,有5個是海南西部的工業市縣。盡管海南經濟總量較小,工業比重偏小,但隨著近年來工業大項目不斷上馬,工業排污逐漸成為碧海藍天的主要危害。同時,全省農業養殖快速增長,畜禽養殖數量大、面積廣,部分市縣對農業污染減排工作重視不夠,形勢同樣不容樂觀。
約談會既點出了個案,也揭開了通病。海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岳平認為,污水處理管網鋪設的滯后說明目前海南的城鎮發展普遍缺乏科學規劃,沒有真正把環境保護納入綜合決策的前端。
找准短板,落實整改
環保無小事,不能成為下次約談對象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在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4項污染物排放總量中,隻要有一項未完成減排目標,就認定為未通過年度考核。被約談的6個市縣中,儋州、東方、昌江、陵水、樂東大氣污染物氮氧化物未完成年度減排計劃,澄邁水污染物氨氮未完成年度減排計劃。那麼,約談后這些市縣的整改情況怎麼樣呢?
盡管沒有參加當天的約談,儋州市國土環境資源局局長李世敏也感到了巨大的壓力。他說,約談意味著要問責,而且談的都是點上的問題,詳細而具體,必須馬上落實。例如,會上點名要求儋州金路水泥廠必須在8月30日完成脫硝設施和在線監測系統建設。
據介紹,該水泥廠擴建后沒有建環保的脫硝設施,沒有經過環評即投入生產,在近兩年裡一直違規排放氮氧化物。約談后的幾天內,儋州就責令該廠停產整改,完善環保審批手續,處罰26萬元。在環保部門的督促下,水泥廠投入300多萬元建設的脫硝設施和在線監控終於建成投入使用。
昌江縣在被約談后,建立了財政、環保、工信、公安等9個部門聯動的機制,黨政一把手均作出表態——環保無小事,不能讓昌江成為省裡下次約談對象。在整改工作中,昌江縣水泥廠、污水處理廠、養殖場等9家排污大戶均簽訂了“減排責任狀”,明確各自的整改內容、期限以及懲罰措施等。這樣的責任狀改變了以往統一格式和內容的做法,既方便企業按責任狀有針對性地規范治理,也方便執法部門監督。目前,昌江已有兩家水泥廠的3條生產線完成了脫硝設施的安裝,進入試運行。
東方市氮氧化物排放超標的主要原因,是華能東方電廠1號和2號機組綜合脫硝效率低,設施改造緩慢。由於省內用電需求居高不下,機組裝機少,電網一直無法安排停機改造。約談后,停電整改獲得了電網公司的支持。
污水處理管網滯后幾乎是海南各市縣的通病。針對污水管網建設緩慢、污水處理營運管理不到位等突出問題,東方、澄邁、儋州等市縣在約談后,均加快了污水管網建設進度。
長效機制,如何建立
對海南各市縣領導的首要考核指標應該是環境保護,而不是GDP
在通報6個市縣減排存在的問題外,約談會還劃定了減排“三條紅線”:一是年度4項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任務全部完成﹔二是重點減排項目按目標責任書要求全部落實﹔三是監測體系建設運行情況達到相關要求。“三條紅線”逾越任何一條,考核結果即為不通過。
約談會還強調,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考核指標是約束性指標,對考核結果未通過的,實行“一票否決”制,環保行政主管部門暫停這一地區所有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建設項目的環評審批,撤銷授予環保或環境治理方面的榮譽稱號,領導干部不得參加年度評獎、授予榮譽稱號等。
從6個市縣目前的減排整改情況看,集體約談起到了提速整改進度的作用,一些久拖未決的問題得到了解決。
“約談的作用在於再次敲響警鐘和再次明確目標,引起市縣政府的高度重視。”東方市國土環境資源局局長符玉認為,集體約談讓大家能夠坐在一起,把問題擺在桌面上,分析原因、尋找對策,幫助各市縣環保部門正視差距。
“作為生態省,對海南各市縣領導的首要考核指標應該是環境保護,而不是GDP。”岳平表示,改變對地方政府的考核機制,是今后推進減排的關鍵。
陳健春認為,減排工作關鍵在於認識和態度。對於這項跨地區、跨行業、跨部門的系統工程,要形成“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各部門加強監管和推動、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減排工作新格局。
“減排工作的責任主體是地方政府,各市縣要把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層層分解落實下去,並將其納入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績效管理,落實項目和資金,嚴格執法監督。”陳健春說。
![]() |
查看更多內容,請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