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名】烏克蘭(UKRAINE,УК??И??)
【面積】60.37萬平方公裡
【人口】4555萬(2013年1月1日)。共有130多個民族,烏克蘭族約佔77%,俄羅斯族約佔20%,其他為白俄羅斯、猶太、克裡米亞韃靼、摩爾多瓦、波蘭、匈牙利、羅馬尼亞、希臘、德意志、保加利亞等民族。官方語言為烏克蘭語。主要宗教為東正教和天主教。
【首都】基輔(KIYV,КИЕ?),人口278萬,面積827平方公裡。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科學中心。8月最高氣溫37℃,1月最低氣溫-26℃。
【國家元首】總統維克多·費奧多羅維奇·亞努科維奇(?иктор Федорович Я?УК??ИЧ),2010年2月25日就任。
【重要節日】公歷新年:1月1日﹔東正教聖誕節:1月7日﹔統一日(紀念東西烏克蘭合並):1月22日﹔全民團結和自由日:5月1日﹔勝利日(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5月9日﹔憲法日(紀念1996年頒布獨立后制定的第一部憲法):6月28日﹔獨立日(國慶節):8月24日。
【簡況】位於歐洲東部,黑海、亞速海北岸。95%國土為平原。東西長1316公裡,南北長893公裡。北鄰白俄羅斯,東北接俄羅斯,西連波蘭、斯洛伐克、匈牙利,南同羅馬尼亞、摩爾多瓦毗鄰。陸地邊界線長5631公裡,海岸線長1959公裡。最大山系為西部的喀爾巴阡山,最高峰戈爾維拉峰海撥2061米。大部分地區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克裡米亞半島南部為亞熱帶氣候。1月平均氣溫-7.4℃,7月平均氣溫19.6℃。
“烏克蘭”一詞最早見於《羅斯史記》(1187年)。公元9世紀下半葉建立古羅斯國家-基輔羅斯。后在其境內逐步形成三個主要民族烏克蘭族、俄羅斯族和白俄羅斯族。1240年蒙古帝國拔都率西征軍佔領基輔。公元1654年,哥薩克首領赫梅利尼茨基與俄羅斯沙皇簽訂《佩列亞斯拉夫和約》,烏俄兩國合並。1917年12月,建立烏克蘭蘇維埃政權。1919年1月成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並於1922年加入蘇聯(西部烏克蘭1939年加入)。1990年7月16日,烏最高蘇維埃通過《烏克蘭國家主權宣言》。1991年8月24日烏宣布獨立。
【政治】 亞努科維奇2010年2月當選烏克蘭總統,烏“橙色革命”宣告終結。亞通過修憲使國家政體重回總統—議會制,理順總統、政府和議會的關系,啟動烏獨立以來最大規模現代化改革。當局以“烏克蘭思想”凝聚民心,以舉辦2012年歐洲足球錦標賽為契機,弘揚愛國精神,促進社會團結。2011年8月,烏前總理、反對派“祖國黨”領袖季莫申科因涉嫌2009年越權簽署烏克蘭同俄羅斯天然氣購銷合同被羈押。10月,基輔彼切爾區法院,宣判季莫申科7年監禁,引發反對派同當局緊張關系加劇。此后,當局頂住內外壓力,堅持羈押季並提出對季舞弊、逃稅等新指控,拒絕同意季參加2012年10月烏議會選舉。2012年10月28日,烏舉行第七屆議會選舉。
【憲法】1996年6月28日,烏議會通過獨立后的第一部憲法,確定烏為主權、獨立、民主的法制國家,實行共和制,烏克蘭語為官方語言﹔總統為代表國家的最高元首﹔最高拉達(議會)為立法機關﹔政府為行政機關,對總統負責。2004年12月8日,烏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規定自2006年1月1日起烏政體由總統—議會制改為議會—總統制。2010年10月1日,烏憲法法院裁決2004年“政治改革”憲法修正案違憲,規定全面恢復1996年憲法效力,國家政體由議會—總統制重回總統—議會制。
【議會】烏議會於由450名議員組成,一院制,任期五年。設議長一人、第一副議長一人、副議長一人。2012年10月28日,烏舉行第七屆議會選舉。根據烏中央選舉委員會2012年11月12日公布的結果,本屆議會議員席位分配情況為:地區黨185席,反對黨祖國黨101席、打擊黨40席、自由黨37席,共產黨32席,小黨和獨立候選人50席,另有5席因存在爭議須在相關選區重新選舉確定。2012年12月12日,烏第七屆議會舉行首次會議,新當選的445名議員宣誓就職,組建地區黨、聯合反對派“祖國黨”、打擊黨、自由運動黨和烏克蘭共產黨5個議會黨團,各黨團所佔議席分別為210席、99席、45席、37席、33席。12月13日,烏議會選舉弗拉基米爾·瓦西裡耶維奇·雷巴克(?ладимир ?асильевич ?ыбак)為議長﹔確定本屆議會設30個委員會:農業政策與土地關系委員會,反有組織犯罪與反腐敗委員會,建筑、城市建設、公共事業和地區政策委員會,預算委員會,司法委員會,國家建設和地方自治委員會,生態政策、自然資源利用和消除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災難后果委員會,經濟政策委員會,歐洲一體化委員會,立法保障與執法事務委員會,外事委員會,信息化與信息技術委員會,科學與教育委員會,國家安全與國防委員會,衛生委員會,燃料-能源綜合體、核政策和核安全委員會,退休人員、退伍軍人和殘疾人委員會,經營和監管與反壟斷政策委員會,稅收與海關政策委員會,人權、少數民族與族際關系委員會,法律政策委員會,工業與投資政策委員會,章程、議員道德與議會事務保障委員會,言論與信息自由委員會,家庭、青年政策、體育和旅游委員會,社會政策與勞動委員會,交通與通信委員會,財政與銀行事務委員會,文化與宗教委員會,私有化特別監督委員會。
【政府】2012年12月13日,烏第七屆議會通過烏總統亞努科維奇關於尼古拉·亞諾維奇·阿扎羅夫(?иколай Янович ?заров)出任總理的提名,亞努科維奇於當天簽署總統令任命阿扎羅夫為總理。12月24日,亞努科維奇總統簽署命令,批准阿扎羅夫總理提交的組閣方案,烏新一屆政府組成。本屆政府由總理、第一副總理、3名副總理和18名部長組成,除總理阿扎羅夫外,分別為:第一副總理謝爾蓋·根納季耶維奇·阿爾布佐夫(?ергей ?еннадьевич ?рбузов)﹔副總理尤裡·阿納托利耶維奇·博伊科(Юрий ?натолиевич ?ойко),副總理亞歷山大·尤裡耶維奇·維爾庫爾(?лександр Юрьевич ?илкул),副總理康斯坦丁·伊萬諾維奇·格裡先科(Константин Иванович ?рищенко)﹔財政部長尤裡·弗拉基米洛維奇·科洛博夫(Юрий ?ладимирович Колобов),經濟發展和貿易部長伊戈爾·尼古拉耶維奇·普拉索洛夫(Игорь ?иколаевич ?расолов),能源和煤炭工業部長愛德華·阿納托利耶維奇·斯塔維茨基(Эдуард ?натолиевич ?тавицкий),基礎設施部長弗拉基米爾·瓦西裡耶維奇·科扎克(?ладимир ?асильевич Козак),地區發展、建筑和住宅公用事業部長根納季·帕夫洛維奇·杰姆尼克(?еннадий ?авлович ?емник),生態與自然資源部長奧列格·阿爾貝托維奇·普羅斯庫裡亞科夫(?лег ?льбертович ?роскуряков),社會政策部長納塔利婭·尤裡耶夫娜·科羅列夫斯卡婭(?аталья Юрьевна Королевская),稅收部長亞歷山大·維克托羅維奇·克裡緬科(?лександр ?икторович Клименко),國防部長巴維爾·瓦連京諾維奇·列別杰夫(?авел ?алентинович Лебедев),內務部長維塔利·尤裡耶維奇·扎哈爾琴科(?италий Юрьевич Захарченко),外交部長列昂尼德·亞歷山德羅維奇·科扎拉(Леонид ?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Кожара),衛生部長賴薩·瓦西裡耶夫娜·博加特廖娃(?аиса ?асильевна ?огатырева),教育、科學、青年和體育部長德米特裡·弗拉基米羅維奇·塔巴奇尼克(Дмитрий ?ладимирович ?абачник),司法部長亞歷山大·弗拉基米羅維奇·拉夫裡諾維奇(?лександр ?ладимирович Лавринович),農業政策和糧食部長尼古拉·弗拉基米羅維奇·普裡夏日紐克(?иколай ?ладимирович ?рисяжнюк),內閣部長葉連娜·列昂尼多夫娜·盧卡什(Елена Леонидовна Лукаш),文化部長諾沃哈奇科·列昂尼德·米哈伊洛維奇(?овохатько Леонид Михайлович),工業政策部長科羅連科·米哈伊爾·康斯坦丁諾維奇(Короленко Михаил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行政區劃】 全國有24個州,1個自治共和國,2個直轄市,459個市,490個區,886個鎮和10278個村。
【司法機構】分為最高法院和地方法院,法官由選舉產生,任期五年。案件審理過程中的分歧交由最高行政法院裁決。司法監督由總檢察長或其下屬的地方檢察長執行。檢察長任期五年。1996年10月18日成立憲法法院,由18名法官組成,任期三年。憲法法院院長阿納托利·謝爾蓋耶維奇·戈洛溫(?натолий ?ергеевич ?оловин ),2010年7月任職﹔最高法院院長彼得·菲利波維奇·皮利普丘克(?етр Филиппович ?илипчук),2011年12月任職﹔總檢察長維克多·帕夫洛維奇·普雄卡(?иктор ?авлович ?шонка),2010年11月任職。
【政黨】實行多黨制。截至2012年2月,共有198個政黨在烏司法部注冊登記,其中影響較大的政黨為:
(1)地區黨(?артия ?егионов):中左派,烏第一大黨。1997年10月成立,最初稱地區復興黨,2001年3月更名為地區黨。主張建設繁榮昌盛的民主法制國家,通過誠實勞動建立以中產階級為主的公平、穩定社會。保護公民利益,主張俄語成為官方語言。主席為現任總理尼古拉·阿扎羅夫(?иколай ?заров),名譽主席為現任總統維克多·亞努科維奇(?иктор Янукович)。
(2)季莫申科集團(?лок Юлии ?имошенко):右派,系在全烏克蘭“祖國”聯盟(?сеукраинск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 “?атьк?вщина”)基礎上組建的政黨聯盟。主張建立民主國家和公民社會,推行市場經濟,擴大社會福利,加速私有化進程。主席為前總理尤利婭•季莫申科(Юлия ?имошенко)。
(3)打擊黨(УД??):“烏克蘭爭取改革民主同盟”(Украинский Демократический ?льянс за ?еформы)的俄文簡稱。烏政壇新崛起政黨,前身為2005年3月成立的“新國家”黨。主張建立民主國家,發展社會市場經濟,保証法律至上和公民權利、自由,向歐洲標准看齊,使烏成為成功的歐洲國家。強調政治和經濟變革,呼吁建立平衡的權力體系,強化公民社會作用,鞏固憲政制度。主席為世界重量級拳王維塔利·克裡奇科(?италий Кличко)。
(4)烏克蘭自由運動(?сеукраинск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 "?вобода"):激進民族主義政黨,前身是1991年9月29日成立的烏克蘭“社會—民族黨”。主張做共產主義意識形態不妥協的對抗者,支持總統制和經濟民族主義政策。要求通過《烏克蘭語保護法》,不再參加任何以俄羅斯為核心的歐亞地區超國家組織,包括獨聯體。主席奧列格·季亞尼博科(?лег ?ягнибок)。
(5)烏克蘭共產黨(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ая ?артия Украины):左派,1993年6月在原蘇聯烏克蘭共產黨基礎上重建。宣布代表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軍人的利益,主張徹底改變國家現行方針,恢復社會主義體制,確立人道的、民主的、集體的原則,法律至上,各民族一律平等,支持發展烏俄關系和推動獨聯體一體化進程,主張在原蘇聯范圍內建立各獨立國家的兄弟聯盟,恢復原蘇聯。烏共中央第一書記彼得•西蒙年科(?етр ?имоненко)。
此外還有變革陣線黨(Фронт ?еремен)、人民黨(?ародная ?артия Украины)、烏克蘭前進黨(?артия“Украина — ?перёд!”)、“我們的烏克蘭”人民聯盟(?ародный союз “?аша Украина”)、烏克蘭社會黨(?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Украины)、烏克蘭進步社會黨(?рогрессивн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Украины)、烏克蘭人民黨(Украинская ?ародная ?артия)、“改革與秩序”黨(?артия “?еформы и порядок”)、烏克蘭統一社會民主黨(?оциал-демокра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Украины ﹝объединенная﹞)、烏克蘭工業家和企業家黨(?артия промышленников и предпринимателей Украины)及烏克蘭人民魯赫黨(?ародный ?ух Украины)等。
(最近更新時間:2013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