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聚焦發展互聯網金融與民營金融

外灘金融創新試驗區實施細則發布 允許獲批企業冠名“外灘”

2013年09月08日19:34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上海9月8日電 (記者 曹玲娟)作為全球知名的地標區域,外灘一般不被允許在企業名稱中使用,而外灘所在的上海黃浦區昨日在滬宣布,將允許一些符合條件的企業在名稱中使用“外灘”字樣。這也是當天正式發布的《黃浦區關於建設外灘金融創新試驗區的實施意見細則》的組成部分。

“推出這一重大創新突破,是為了表明我們全力支持金融創新的決心,當然也希望以后獲批的企業能夠對得起這塊金字招牌。”上海黃浦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吳成說,能被獲批的企業,必須越過規模、知名度、乃至在某些領域內先行先試的“門檻”,“希望最近就有一家以‘外灘’冠名的企業在黃浦落戶。”

今年7月底,上海黃浦區對外正式發布《黃浦區關於建設外灘金融創新試驗區的實施意見》,決定聚焦發展互聯網金融和民營金融,希望通過金融創新服務中小企業融資和實體經濟發展,進一步提升外灘金融集聚帶功能。

此次發布的《細則》,則對試驗區內企業設立和業務資質、金融創新獎勵和補貼、服務金融創新人才、載體和基礎設施服務、建設金融創新生態以及防范金融創新風險等作出進一步詳盡的規定。

吳成介紹,《細則》中有不少“真金白銀”,如對對企業支持小微企業融資、金融創新研發等方面給予很多資金支持和獎勵,不僅覆蓋企業自身,還充分考慮了投身其中的核心團隊和個人的作用。“應該說,綜合起來的補貼和獎勵金額遠超一般行業,既充分體現了黃浦區‘放水養魚’的發展思路,又完全表明了我們激勵創新的意圖。”

防范金融創新風險,也被《細則》視為需要與金融創新同等重視的重要內容。《細則》指出,將嘗試通過將預警機制、信息技術和學習借鑒傳統金融等結合的方式,希望能初步探索出一條既能一定程度上防范金融風險,又能促進金融增信的道路,從而達到維護可持續的金融創新與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之間的平衡。

“互聯網與金融未來勢必會走到一起。”新金融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海明表示,在如今互聯網金融迅猛發展的大背景下,此番發布的“四十六條”《細則》,無疑為互聯網企業進軍金融行業打開了一扇門,為互聯網金融開辟出更大的創新空間。

此外,“中國互聯網金融研究中心”和“中國民營金融研究中心”也於當天正式揭牌。

聯系本文記者

曹玲娟
[留言][博客][微博]
分享到:
(責編:蘇楠)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