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7日電 9月6日晚,9月6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阿斯塔納,開始對哈薩克斯坦進行國事訪問。中國駐哈薩克斯坦前大使姚培生認為,中哈兩國互信程度相當高,在能源、農業、交通、文化等各個領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合作,這次的出訪,將對兩國關系產生強大的推動力。
哈薩克斯坦是中亞地區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世界最大的內陸國,總面積達270多萬平方公裡,與中國共享1700公裡的邊界線。“哈薩克斯坦自獨立以來,基本找到了一條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姚培生告訴記者。“客觀上看,它是中亞國家中經濟實力最強的,人均產值是12000美元,總產值已經超過了其他四個中亞國家的總和﹔此外,它提出了一系列外交倡議,並且基本得到了實現,包括四年一次的世界宗教大會、亞洲信任與合作會議、伊斯蘭國家會議等等。可以說,哈薩克斯坦在中亞地區影響很大。”
據了解,中哈兩國自1992年1月3日建交以來,交往頻繁,雙邊關系發展較快。2005年7月,兩國建立戰略伙伴關系﹔2011年6月,進一步發展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姚培生說,“我們和哈薩克斯坦的互信程度是非常高的,中哈是睦鄰友好的典范。這一次習總書記的出訪,也是中國新的領導班子上任以來他作為國家元首第一次訪問哈薩克斯坦,將進一步商談兩國的合作,自然會對兩國關系產生強大的推動作用。”
近幾年,中哈兩國在實際領域上的合作日益頻繁,除了公眾最為熟知的能源外,農業、交通、文化等方面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合作與交流。其中,據姚培生介紹,“去年年底,霍爾果斯口岸鐵路線也已經開通,這是繼新亞歐大陸橋中阿拉山口鐵路線后中哈之間的第二條鐵路通道。此外,兩國之間的公路網也在加緊建設中。交通運輸方面的合作,將會進一步促進兩國人員和物流的往來。”
此外,中哈兩國的文化領域合作也是不間斷的,“新疆的哈薩克族和他們是同一個民族,這是雙方展開合作的有利條件。”姚培生說,“今年春節在北京還舉辦了哈薩克斯坦電影周活動,其中播放了電影《童年的天空》,介紹了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的人生歷程,得到了觀眾的一致好評,電影讓大家更了解哈薩克領導人,展示了他們的民俗和文化。”
據他描述,哈薩克斯坦有不少青年想到中國來學習,中國方面也在爭取擴大招收哈薩克斯坦學生的名額,“他們派來中國學習的學生是中亞國家中最多的。”(實習生 陳稚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