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4日電 (鄭青亭)中俄兩國領導人將在G20峰會期間舉行雙邊會晤。這次“習普”會晤,中俄關系將取得哪些新發展?今天下午3點,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俄羅斯研究所所長馮玉軍做客人民微訪談,與網友展開交流。他表示,盡管3月份中俄兩國領導人剛剛見過面,但隨著世界經濟形勢、國際戰略格局、地區熱點等正在經歷著劇烈的變化,兩位“老朋友”仍有很多需要交流的內容。
網友:作為金磚國家,在即將到來的G20峰會中,中俄兩國是不是會有更多的共同語言?
馮玉軍:作為金磚國家,中俄既在金磚國家機制內進行緊密的協調,同時也在G20框架內進行良好的合作。在G20峰會之前,兩國的金融部門領導會相應地進行觀點溝通和立場協調。在此次G20峰會上,兩國將就進一步改善IMF的構成與權力分配、促進新興經濟體增長和解決青年就業等問題共同發聲。
網友:今年3月,已經有過一次“習普”會晤,再次見面老對手談老話題會有什麼新的關注點嗎?
馮玉軍:我想習普不是“對手”,而是“老朋友”,盡管3月份兩國領導人剛剛見面,但這次會談仍將有很多交流的內容。這是由於當前的世界經濟形勢、國際戰略格局、地區熱點正在經歷著劇烈的變化,進一步交換意見是很重要的。而中俄雙邊關系也有很多問題需要商討,如前不久的黑龍江大水等等。
網友:中俄未來合作的主要方向是哪方面?兩國合作怎樣獲得對方信任?
馮玉軍:中俄關系近些年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可以說是進入到了歷史的最好時期。未來一個時期,中俄關系的合作重點有兩個方面:一是深入雙方的務實經濟合作,把兩國的經濟利益捆綁在一起,努力實現共同發展和共同繁榮﹔二是加強兩國在東亞和中亞地區的合作,保障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網友:新領導人上任后,中俄關系發展前景如何?
馮玉軍:新領導人就任后,中國的和平發展與俄羅斯的強國振興都進入了新的階段。雙方都把對方視為對外政策的最優先方向,中國認為俄是最重要的戰略協作伙伴,普京總統則希望借中國人“吹起俄羅斯經濟發展之帆”。未來,兩國的政治信任將進一步加強,經濟合作有望在油氣、金融、大飛機制造等方面取得新進展。
網友:目前中俄雙方"共同關心的問題"主要有哪些?
馮玉軍:這有很多。一是世界經濟究竟向什麼方面演變,美日等發達國家退出“量化寬鬆”會對世界經濟特別是新興經濟體什麼樣的影響﹔二是國際及地區安全形勢如何變化。特別是美國通過發展“反導系統”、“全球即時打擊系統”以及網絡戰,單方面地強化自身“絕對安全優勢”會給國際戰略均衡構成什麼樣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