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解讀國家科技教育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

經濟改革深水區就是科教改革攻堅期

2013年09月02日09:17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9月2日電 (段欣毅)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首次以組長身份主持召開國家科技教育領導小組工作會議。

國家科技教育領導小組是國務院為落實科教興國戰略,於1998年6月設立的國務院議事協調機構。按照慣例,國家科技教育領導小組組長由國務院總理兼任,國務院有關分管領導、國務院辦公廳、有關部委及人民團體的主要負責人均是領導小組成員,具體工作由國務院辦公廳承擔。

29日的會議是新一屆政府組成以來,國家科技教育領導小組召開的第一次會議。從會議透露出的信息,大體可以觀察到未來我國科教工作新的重點和方向。

李克強在會議上著重強調了“教育公平”、“科技和經濟社會深度融合”等問題。李克強的講話實質在於闡明“兩項改革與兩個發展”——科教改革與經濟改革、科教發展與經濟發展——之間的辯証關系。

種種跡象表明,經濟轉型工作已被新一屆政府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當前,中國的經濟發展方式已經到了非轉不可的地步。早在1992年黨的十四大上,中央就曾提出:“必須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但二十多年來,情況並沒有得到根本性的好轉,中國經濟長期被“勞動密集型”產業和“土地財政”所捆綁,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科教體制改革滯后於經濟體制改革,豐厚的“人口紅利”遮蔽了部分人的雙眼,官員缺乏改革的動力,看不到“人才紅利”才是保持長期穩定發展的發動機。但如今,當“用工荒”與“就業難”並存、房價依然高歌猛進、“微笑曲線”燦爛如昨之時,人們才發現,原來無比豐厚的“人口紅利”也會逐漸消退,以往對它過度的依賴竟成今日發展之桎梏。

李克強曾經明確指出:改革是中國最大的紅利,要讓“利”更多地落在百姓身上。這次會議他又提出了“教育是民生改善的來源”、“促進科技和經濟社會深度融合”等觀點。由此可見,中央已經高度意識到,改革紅利要得以釋放,就必須先釋放科技與教育的紅利,而要使科技與教育的紅利更快更多地積累,又必須使科技與教育體制改革在總體改革和頂層設計中居於更加優先的地位。

而未來的改革到底如何推進,又有什麼特點呢?這次會議也作了明確回答:要抓住牽一發動全身的突破口和切入點,圍繞完善投入體制、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鼓勵社會資金參與、推動資源開放共享、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推廣科技人員創新激勵政策等,提出措施、抓好落實,使全社會創業創新能力顯著增強。這一系列表態,顯示出新一屆政府對科技和教育改革已經經過深刻思考,做好了“甩開膀子”的准備。

經濟改革的深水區,正是科教改革的攻堅期。在現代化建設新階段,隻有緊緊依靠改革推動教育和科技的發展,以創新創業為抓手,使中國創造財富的能力得到巨大提升,才能釋放更多的改革紅利,推動社會文明進步。

聯系本文記者

段欣毅
[留言][博客][微博]
分享到:
(責編:段欣毅、申亞欣)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