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檔案
王成,41歲,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人民檢察院反瀆職侵權局局長。
個性言語
我在思考事情這方面非常理性,就事論事,人情、情緒因素不會影響我的判斷。
第一印象
寸頭、圓臉,大眼睛,眼角有幾道深深皺紋,看上去卻比實際年齡年輕得多。
凡人奇事
“這幾年拿下的人多了,經常受到威脅。”王成平靜地對記者說。
一個涉嫌瀆職犯罪的黨委書記曾指著王成鼻子惡狠狠地說:“等我出來,我要殺掉你的兒子!”
挖出隱秘交易
某縣級市在一次土地交易的招拍挂中,存在明顯低價出售土地的行為。檢察機關調查后發現鎮黨工委書記有受賄行為。隨著調查的深入,辦案檢察官不僅知曉拿地老板與某縣級市原市委書記是朋友關系,更了解到市委書記就此事向那位鎮黨工委書記打過招呼——必須低價出售土地,才能確保黨工委書記官職。
原市委書記與某鎮原黨工委書記的瀆職罪案同時處於偵查階段,王成帶領辦案檢察官先后3次找那位鎮黨工委書記交談時,對方死活不承認。
抓捕時機成熟,王成出現在那位鎮黨工委書記面前,把他帶進警車,一路拉著警笛開進檢察院。結果,那位鎮黨工委書記向王成“吐”了。
整整一晚上,他把自己如何受賄、如何瀆職講得“底兒掉”。他有句喟嘆令王成印象深刻,“我把我交易最隱秘的部分都講出來了”。
王成並非只是查辦瀆職犯罪的驍將,善於動腦思考的個性促動他將查辦反瀆案件工作拓展到影響政府領導干部理念、構建預防犯罪制度的層面。
“光是講拆遷,我就結合案例做過20多場大型報告會。”王成說,報告會聽講單位有鎮政府、住建局、水利局、國土局,以及各拆遷項目的單位。
2011年,由王成撰寫的《關於征地拆遷領導職務犯罪的調查報告》引起市、區領導高度重視,區委區政府為此專門出台了《關於進一步規范征地拆遷的實施意見》。
查辦瀆職案件,抓捕涉嫌犯罪拆遷干部,會不會影響拆遷工作?
2012年年初,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人民檢察院反瀆局在查處湖塘紡織城二期拆遷工程職務犯罪系列案中,成功查處7件11人特大窩、串案,涉案犯罪嫌疑人騙取國家拆遷款逾千萬元之多。與此同時,城區為新建規劃的一條花園街進行拆遷,由於這條街拆遷戶多為商戶,拆遷部門預先估計簽約率能達到百分之六十、至多百分之七十就不錯了,政府擔心檢察官介入拆遷會影響拆遷進程。
“影響拆遷進程的不是查辦瀆職案件,而是拆遷信息不公開。”檢察院提出有針對性的積極建議,政府調整拆遷政策,將拆遷補償標准與每戶人家的補償數額全部公開,沒想到短短一個月內,拆遷戶的簽約率達到99%。
棋從斷處生
兒子出生,父親因看過電影《英雄兒女》,出於對影片主角的崇敬和喜愛,干脆給兒子取了一個與影片主角王成一樣的名字。
英雄王成在敵方狂轟濫炸的槍林彈雨中無畏呼喊“向我開炮”,而在和平年代出生、成長的今天,與英雄王成同姓同名的這個檢察官王成,在不見硝煙的反瀆職侵權較量中,同樣以巨大的勇氣和氣概與瀆職侵權犯罪展開了不懈的斗爭。
自1992年從西南政法學院(現為西南政法大學)畢業后,王成走進常州市武進區檢察院報到,在公訴部門干了整整12年,於2004年轉入該院反瀆部門工作,3年后出任反瀆職侵權局局長。
搞反瀆的檢察同行都知道,案難查、証難取是瀆職侵權案件查處存在的普遍現象,不少檢察院幾年也辦不成一個案件,即使辦了,許多案件往往也在查處后作不訴處理,不少人隻能是“等著哪裡出現重大責任事故,等著出了人命”再去辦案,而王成覺得,隻要有心從不愁沒案辦。
王成喜歡下圍棋。
一句“棋從斷處生”的精辟棋語,被他借用到如何突破瀆職案件的重重困難之中,王成近十年來查辦瀆職侵權案件積累了許許多多的心得。
王成這樣對記者說:“原來是為反瀆而反瀆,后來發現瀆職犯罪與受賄犯罪相互交織、緊密相連。”
鑒於此,武進區檢察院針對反瀆工作的戰略、戰術不斷調整,明確在辦案中查清瀆職犯罪動機和原因,從瀆職查受賄,從受賄查瀆職,不理睬各方對辦案人員說情打招呼,不理睬涉嫌犯罪人員家屬、朋友的恫嚇和威脅。
2004年至2009年6年間,該院反瀆部門查辦了26起案件。而2010年至今年8月未及3年,由王成擔任反瀆局長的武進區檢察院就查辦了31起案件。
“與犯罪分子的較量,不僅是毅力意志的比拼,更是智慧的較量。”王成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