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時政專題>>【2013專題】習近平訪問中亞四國並出席二十國集團峰會及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背景資料

資料:俄羅斯國家概況

2013年08月26日09:48    來源:外交部網站    手機看新聞

【國名】俄羅斯聯邦,亦稱俄羅斯(The Russian Federation, The Russia; ?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оссия)。

【面積】1707.54萬平方公裡

【人口】1.43億人(截至2013年1月1日)。民族193個,其中俄羅斯族佔77.7%,主要少數民族有韃靼、烏克蘭、巴什基爾、楚瓦什、車臣、亞美尼亞、阿瓦爾、摩爾多瓦、哈薩克、阿塞拜疆、白俄羅斯等族。俄語是俄羅斯聯邦全境內的官方語言,各共和國有權規定自己的國語,並在該共和國境內與俄語一起使用。主要宗教為東正教,其次為伊斯蘭教。根據全俄民意研究中心的調查結果,50-53%的俄民眾信奉東正教,10%信奉伊斯蘭教,信奉天主教和猶太教的各為1%,0.8%信奉佛教。

【首都】莫斯科(Москва)。根據2012年7月1日起實施的擴大方案,面積為2510平方公裡。常住人口1154萬(根據2012年俄聯邦統計局數據)。平均氣溫:1月-8℃,7月21℃。

【國家元首】俄羅斯聯邦總統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ладимир ?ладимирович ?У?И?)。2012年3月4日當選,5月7日宣誓就職。

【重要節日】公歷新年:1月1日﹔東正教聖誕節:1月7日﹔俄歷新年:1月13日﹔祖國保衛者日(原蘇聯建軍節):2月23日﹔國際婦女節:3月8日﹔春天與勞動節(原蘇聯勞動者團結日):5月1日﹔偉大衛國戰爭勝利日:5月9日﹔國家主權宣言通過日(國慶日)6月12日﹔人民團結日(2004年設立,為紀念莫斯科打敗波蘭入侵者):11月4日。

【簡況】俄羅斯橫跨歐亞大陸,東西最長9000公裡,南北最寬4000公裡。鄰國西北面有挪威、芬蘭,西面有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白俄羅斯,西南面是烏克蘭,南面有格魯吉亞、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東南面有中國、蒙古和朝鮮。東面與日本和美國隔海相望。海岸線長33807公裡。大部分地區處於北溫帶,以大陸性氣候為主,溫差普遍較大,1月氣溫平均為-5∼-40℃,7月氣溫平均為11∼27℃。年降水量平均為150∼1000毫米。

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以莫斯科大公國為中心,逐漸形成多民族的封建國家。1547年,伊凡四世(伊凡雷帝)改大公稱號為沙皇。1721年,彼得一世(彼得大帝)改國號為俄羅斯帝國。1861年廢除農奴制。1917年2月,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專制制度。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聯邦、外高加索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成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后擴至15個加盟共和國)。1990年6月12日,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最高蘇維埃發表《國家主權宣言》,宣布俄羅斯聯邦在其境內擁有“絕對主權”。1991年8月,蘇聯發生“8.19”事件。9月6日,蘇聯國務委員會通過決議,承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三個加盟共和國獨立。12月8日,俄羅斯聯邦、白俄羅斯、烏克蘭三個加盟共和國領導人在別洛韋日簽署《獨立國家聯合體協議》,宣布組成“獨立國家聯合體”。12月21日,除波海三國和格魯吉亞外的蘇聯11個加盟共和國簽署《阿拉木圖宣言》和《獨立國家聯合體協議議定書》。12月2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共和國院舉行最后一次會議,宣布蘇聯停止存在。至此,蘇聯解體,俄羅斯聯邦成為完全獨立的國家,並成為蘇聯的唯一繼承國。1993年12月12日,經過全民投票通過了俄羅斯獨立后的第一部憲法,規定國家名稱為“俄羅斯聯邦”,和“俄羅斯”意義相同。

【政治】俄國內政局保持穩定。推進現代化問題成為俄社會政治生活的主線之一。2000年3月26日,普京當選俄總統后,著力穩定社會政治形勢,逐步在全國建立起垂直權力體系,同時多方改造並鞏固統一俄羅斯黨,使其實力日趨壯大。2003年底,該黨在俄杜馬大選中大獲全勝,佔據議會2/3席位。2004年3月14日,普京以71.3%的得票率連任總統。2004年別斯蘭人質事件后,普京通過改變地方領導人和國家杜馬的產生辦法進一步強化了以總統為核心的垂直權力體系。2005年底,俄通過非政府組織法,加強了對非政府組織活動的管理和規范。2007年12月2日,第五屆俄國家杜馬選舉順利舉行。統一俄羅斯黨、俄羅斯共產黨、俄羅斯自由民主黨和公正俄羅斯黨進入杜馬。2008年3月2日,梅德韋杰夫當選為俄羅斯聯邦總統,5月7日宣誓就職,隨即提名普京出任政府總理。5月8日,國家杜馬批准普京的總理提名,當日普京出任總理。2011年12月4日,第六屆俄國家杜馬選舉順利舉行。統一俄羅斯黨、俄羅斯共產黨、俄羅斯自由民主黨和公正俄羅斯黨進入杜馬。2012年4月4日,俄新的“政黨法”正式生效。新的“政黨法”簡化了政黨登記制度,規定自2013年1月1日起俄政黨滿500名黨員即可申請注冊。2012年3月4日,普京當選為俄羅斯聯邦總統,5月7日普京宣誓就職,隨即提名梅德韋杰夫出任政府總理。5月8日,國家杜馬批准梅德韋杰夫的總理提名,當日梅德韋杰夫出任總理。

2012年,俄國內重大事件主要有:1月9日,梅德韋杰夫總統簽署總統,宣布2012年舉行“俄羅斯歷史年”。1月12日,梅德韋杰夫總統責成政府第一副總理祖布科夫組建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工作組,並簽署相關總統令。1月28日,梅德韋杰夫總統簽署關於“建立開放政府系統”的總統令,並成立相關工作組,由總統辦公廳主任伊萬諾夫任組長,總統助理阿貝佐夫和德沃爾科維奇任副組長。3月4日,俄舉行總統選舉,普京以63.6%的得票率獲勝,第三次當選俄總統。得票率居第二、三位的分別是俄共主席久加諾夫和獨立候選人普羅霍羅夫。3月5日,普京支持者和反對派在俄各大城市分別舉行示威集會。4月11日,普京向國家杜馬作政府工作報告,對4年總理任內工作作了全面總結,並闡述復任總統后的施政重點和走向。5月2日,梅德韋杰夫總統簽署關於免除政黨在選舉(除總統選舉外)時收集簽名和關於實行地方行政長官直選的兩個聯邦法律。5月6日,俄反對派在莫斯科舉行“百萬人游行”活動,在莫斯科市中心的“沼澤”廣場與警察發生沖突,造成約20人受傷,近250人被拘押。當天,許多反對派人士還試圖在莫斯科其他一些地方舉行未經批准的抗議活動。當日全市共有近450人被拘押。5月7日,普京正式宣誓就職俄總統。同日,普京提名梅德韋杰夫為政府總理,並簽署關於國家長期經濟政策、關於落實國家社會政策措施、關於完善國家管理體系主要工作方向等13項總統令。5月8日,普京任命梅德韋杰夫為政府總理。5月21日,普京批准成立新政府。新政府由總理、1位第一副總理、6位副總理和21位部長組成。新政府由原來的18個部增加到21個部,原來的衛生和社會發展部拆分為衛生部、勞動和社會保護部,增設遠東發展部和“開放政府”事務部。5月26日,普京和梅德韋杰夫共同出席統一俄羅斯黨全國代表大會,梅德韋杰夫當選統俄黨主席。7月上旬,俄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爆發特大洪災,超過50人遇難。7月10日,俄國家杜馬通過《關於批准俄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的決議》。7月11日,俄國家杜馬三讀通過法律修正案,即“網絡黑名單法”。7月13日和18日,俄議會下、上兩院分別通過《刑法》修正案,將誹謗罪重新列入《刑法》。新修正案嚴格了對誹謗行為的處罰力度,但誹謗者將不可被判處剝奪自由的刑罰。7月13日,俄國家杜馬通過《關於對涉及從事“外國代理”活動的非商業組織的俄聯邦法律的修正案》,重點從定義、登記、管理、處罰等方面加強對非商業組織的監管。7月21日,普京正式簽署“外國代理人”法。9月15日,俄反對派在莫斯科、聖彼得堡、托木斯克、葉卡捷琳堡和秋明等城市舉行“百萬人游行”示威集會活動。10月8日,普京宣布“北流”天然氣管道正式投產。10月17日,普京免去地區發展部部長戈沃倫職務,任命斯柳尼亞耶夫為新部長。10月22日,俄羅斯石油公司總裁謝欽正式宣布,該公司與英國BP公司達成協議,收購后者持有的科明BP石油公司50%的股份。同時,俄石油與科明BP的另一大股東-俄AAK財團簽署框架協議,收購余下的50%股份。該全盤收購交易總額達610億美元,將成為全球第三大、俄歷史上最大的公司並購案。11月6日,因涉嫌“國防服務公司”腐敗丑聞,俄國防部長謝爾久科夫被免職。時任莫斯科州州長紹伊古被任命為新國防部長。11月9日,普京簽署命令,免去俄軍總參謀長、國防部第一副部長馬卡羅夫職務,免去蘇霍魯科夫國防部長一副部長職務。任命格拉西莫夫為總參謀長兼國防部長一副部長。12月4日,普京簽署關於加強對國家各級公職人員收入和支出進行監督的聯邦法律,首次就沒收國家公職人員非法財產做出規定。12月7日,普京出席“南流”天然氣管道動工儀式,標志著俄開始構建又一條通向歐洲的天然氣“大動脈”。一期工程結束后,俄將至少向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匈牙利、斯洛文尼亞、意大利和克羅地區6個國家供氣。同日,梅德韋杰夫總理在“對話梅德韋杰夫”節目中接受俄5家電視台直播採訪,就涉及俄當前社會經濟生活的20個問題回答了電視主持人提問。12月19日,俄公布2025年前國家民族政策戰略。12月12日,普京發表國情咨文,著重闡述了俄中長期發展的一些重大問題。12月20日,普京舉行復任總統后的首次大型記者會,約1000名俄記者和200名外國記者出席。普京就俄政治體制建設、社會經濟發展、外交政策等回答了提問。12月25日,普京通過視頻參加“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管道二期工程投產儀式。該管道始於斯科沃羅季諾,終點在科濟米諾港,一、二期全長4857公裡,年輸油能力將由3000萬噸增加到4500萬噸。

【憲法】1993年12月12日經全民投票通過,同年12月25日正式生效。該憲法是俄羅斯獨立后的第一部憲法,規定俄羅斯是共和制的民主聯邦法制國家,確立了總統制的國家領導體制。

【議會】俄羅斯聯邦會議(議會)由聯邦委員會(上院)和國家杜馬(下院)組成。(一)聯邦委員會目前共166名代表(議員),由每個聯邦主體的權力代表機關和權力執行機關各一名代表組成。主要職能是批准聯邦法律、聯邦主體邊界變更、總統關於戰爭狀態和緊急狀態的命令,決定境外駐軍、總統選舉及彈劾、中央同地方的關系問題等。聯邦委員會主席瓦蓮京娜·伊萬諾芙娜·馬特維延科(女)(?алентина Ивановна М???ИЕ?К?),2011年9月21日當選。(二)國家杜馬共450名代表(議員),自2007年12月第五屆國家杜馬起按比例代表制原則從各黨派中選舉產生,規定得票率達到7%的政黨能參與議員席位分配。2011年12月,國家杜馬代表選舉法再次修訂,政黨進入國家杜馬的“門檻”沒有改變,但規定得票率超過5%不足6%的政黨可獲1個席位,得票率在6%至7%之間的政黨可獲2個席位﹔代表任期由4年延長至5年。主要職能是通過聯邦法律、宣布大赦、同意總統關於政府首腦的任命等。本屆國家杜馬為第六屆,於2011年12月4日選舉產生。共有4個議員團,分別為統一俄羅斯黨黨團(238席)、俄羅斯共產黨黨團(92席)、公正俄羅斯黨黨團(64席)、俄羅斯自由民主黨黨團(56席)。共設30個委員會。前總統辦公廳主任謝爾蓋·耶夫根尼耶維奇·納雷什金(?ергей Евгеньевич ???ЫШКИ?,“統一俄羅斯”黨)同年12月21日當選國家杜馬主席。

【政府】俄羅斯聯邦政府是國家權力最高執行機關。2012年5月8日普京簽署總統令,任命梅德韋杰夫為政府總理。5月21日,梅德韋杰夫提交的政府結構和人員組成建議獲總統批准,新政府組成,設總理、1名第一副總理、6名副總理、21個部。2013年5月8日,普京簽署總統令解除副總理兼政府辦公廳主任弗拉基斯拉夫·尤利耶維奇·蘇爾科夫職務。5月22日,普京根據梅德韋杰夫的提名簽署總統令,任命政府辦公廳副主任普裡霍季科為副總理兼政府辦公廳主任。現任政府成員名單:總理德米特裡·阿納托利耶維奇·梅德韋杰夫(Дмитрий ?натольевич МЕД?ЕДЕ?),1名第一副總理:伊戈爾·伊萬諾維奇·舒瓦洛夫(Игорь Иванович ШУ??Л??),6名副總理為:奧爾加·尤利耶夫娜·戈洛杰茨(女)(?льга Юрьевна ??Л?ДЕЦ),阿爾卡季·弗拉基米羅維奇·德沃爾科維奇(?ркадий ?ладимирович Д???К??ИЧ),德米特裡·尼古拉耶維奇·科扎克(Дмитрий ?иколаевич К?З?К),副總理兼政府辦公廳主任謝爾蓋·埃都阿爾多維奇·普裡霍季科(?ергей Эдуардович ??ИХ?ДЬК?),德米特裡·奧列格維奇·羅戈津(Дмитрий ?легович ????ЗИ?),副總理兼俄總統駐北高加索聯邦區全權代表亞歷山大·根納季耶維奇·赫洛波寧(?лександр ?еннадиевич ХЛ????И?)。各部部長為:與開放型政府聯絡部長米哈伊爾·阿納托利耶維奇·阿貝佐夫(Михаил ?натольевич ??ЫЗ??),自然資源與生態部長謝爾蓋·葉菲莫維奇·東斯科伊(?ергей Ефимович Д???К?Й),遠東發展部長兼總統駐遠東聯邦區全權代表維克托·伊萬諾維奇·伊沙耶夫(?иктор Иванович ИШ?Е?),內務部長弗拉基米爾·亞歷山德羅維奇·科洛科利採夫(?ладимир ?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К?Л?К?ЛЬЦЕ?),司法部長亞歷山大·弗拉基米羅維奇·科諾瓦洛夫(?лександр ?ладимирович К?????Л??),外交部長謝爾蓋·維克托羅維奇·拉夫羅夫(?ергей ?икторович Л?????),教育和科學部長德米特裡·維克托羅維奇·利瓦諾夫(Дмитрий ?икторович ЛИ?????),工業和貿易部長杰尼斯·瓦連京諾維奇·曼圖羅夫(Денис ?алентинович М???У???),文化部長弗拉基米爾·羅斯季斯拉沃維奇·梅津斯基(?ладимир ?остиславович МЕДИ??КИЙ),體育部長維塔利·列昂季耶維奇·穆特科(?италий Леонтьевич МУ?К?),通訊和大眾傳媒部長尼古拉·阿納托利耶維奇·尼基福羅夫(?иколай ?натольевич ?ИКИФ????),能源部長亞歷山大·瓦連京諾維奇·諾瓦克(?лександр ?алентинович ????К),民防、緊急情況和消除自然災害后果部長弗拉基米爾·安德烈耶維奇·普奇科夫(?ладимир ?ндреевич ?УЧК??),財政部長安東·格爾曼諾維奇·西盧阿諾夫(?нтон ?ерманович ?ИЛУ????),衛生部長韋羅妮卡·伊戈列芙娜·斯科沃爾佐娃(女)(?ероника Игоревна ?К????Ц???),地區發展部長伊戈爾·尼古拉耶維奇·斯柳尼亞耶夫(Игорь ?иколаевич ?ЛЮ?ЯЕ?),交通部長馬克西姆·尤利耶維奇·索科洛夫(Максим Юрьевич ??К?Л??),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長馬克西姆·阿納托利耶維奇·托皮林(Максим ?натольевич ???ИЛИ?),經濟發展部長阿列克謝·瓦連京諾維奇·烏柳卡耶夫(?лексей ?алентинович УЛЮК?Е?),農業部長尼古拉·瓦西利耶維奇·費奧多羅夫(?иколай ?асильевич ФЕД????),國防部長謝爾蓋·庫茹格托維奇·紹伊古(?ергей Кужугетович Ш?Й?У)。

【行政區劃】俄羅斯聯邦現由83個聯邦主體組成,包括21個共和國、9個邊疆區、46個州、2個聯邦直轄市、1個自治州、4個民族自治區。

【司法機構】俄羅斯聯邦司法機關主要有聯邦憲法法院、聯邦最高法院、聯邦最高仲裁法院及聯邦總檢察院。聯邦憲法法院院長瓦列裡·德米特裡耶維奇·佐爾金(?алерий Дмитриевич З??ЬКИ?),2003年2月起任該職。聯邦最高法院院長維亞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維奇·列別杰夫(?ячеслав Михайлович ЛЕ?ЕДЕ?),1989年7月起任該職。聯邦最高仲裁法院院長安東·亞歷山德羅維奇·伊萬諾夫(?нтон ?лексадрович И?????),2005年1月起任該職。總檢察長尤裡·雅科夫列維奇·柴卡(Юрий Яковлевич Ч?ЙК?),2006年6月23日起任該職。聯邦委員會根據總統提名任命聯邦憲法法院、聯邦最高法院和聯邦最高仲裁法院法官以及聯邦總檢察長。

【政黨和團體】2011年底,俄舉行第六屆國家杜馬(議會下院)選舉,統一俄羅斯黨、俄聯邦共產黨、公正俄羅斯黨和自由民主黨等四個政黨進入本屆杜馬。盡管杜馬政黨組成情況與上屆基本相同,但力量對比情況發生較大變化。俄共、公俄黨和自民黨所佔席位均有所上升,統俄黨所佔席位大幅下降,僅略高於半數。2012年4月,修改后的《政黨法》正式生效,政黨登記注冊條件放寬,俄政黨數量大幅增加。截至2013年上半年,在俄司法部獲准注冊的政黨已超過70個。

2011年5月,在時任俄政府總理普京的提議下,“全俄人民陣線”(?бщероссийский ?ародный Фронт)成立,最初目的是支持普京競選下任總統。2013年6月11-12日,“全俄人民陣線”正式舉行成立大會,成為超黨派社會運動組織,更名為“人民陣線-為了俄羅斯”,推舉普京為最高領導人。

當前俄主要政黨有:

(1)“統一俄羅斯”黨(?артия "Единая ?оссия"):黨主席為俄政府總理梅德韋杰夫,2012年5月出任。最高委員會主席為格雷茲洛夫(?орис ?ячеславович ??ЫЗЛ??),總委員會主席團書記為涅韋羅夫(?ергей Иванович ?Е?Е???)。該 黨成立於2001年12月1日,由“統一”黨、“祖國”運動和“全俄羅斯”運動合並而成。截至2012年1月1日,共有黨員2113767人。在全國各級立法機構中,議員均佔據多數。在本屆國家杜馬中有238名代表,佔半數以上。在聯邦委員會中有121名議員。俄絕大多數聯邦主體行政長官由該黨黨員或其支持者擔任,該黨因此被稱為“政權黨”。

領導機構包括黨的最高委員會、總委員會和中央執行委員會。最高委員會確定黨的發展戰略,總委員會為黨的日常決策機構,中央執委會履行日常黨務管理和執行職能。該黨擁護總統的各項方針政策,在經濟上主張將文明的市場經濟與社會公正結合起來,經濟改革和發展必須以改善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為宗旨﹔在政治上主張將強有力的國家與尊重公民自由和人權結合起來,改革國家治理方式,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逐步實現國家職能由經營者向調控者的轉變。

2007年3月,“統俄黨”在14個聯邦主體選舉中平均得票率達45%,奠定了該黨在地區立法機構中的主導地位。2007年10月,該黨舉行第八次代表大會第一階段會議,正式推出“普京計劃”作為競選綱領,時任總統的普京決定帶領該黨參加杜馬選舉。在當年12月舉行的國家杜馬選舉中,獲得64%以上選票,佔有315個議席。同年12月舉行八大第二階段會議,與其他三黨聯合推舉梅德韋杰夫為俄總統候選人。2008年4月,“統俄黨”舉行第九次代表大會,修改黨章,普京作為無黨派人士擔任該黨主席。11月,該黨召開第十次代表大會,宣布與農業黨合並,通過修改黨章的決議並補選最高委員會、改選總委員會、中央監察委員會,沃洛金連任總委員會主席團書記。

2009年,該黨在春秋兩次全國統一地方選舉中大獲成功,平均得票率超過45%。該黨積極應對國際金融經濟危機,配合當局迅速通過調整預算安排、反危機綱領等一系列法案。11月,統俄黨在聖彼得堡市召開第十一次代表大會,通過新黨綱並修改黨章,補選黨的領導機構。大會通過的格雷茲洛夫報告將“俄羅斯保守主義”確立為該黨意識形態,強調以“2020年國家 發展戰略”、“普京計劃”和梅德韋杰夫《前進,俄羅斯》一文為思想基礎,通過鞏固社會和諧,實現建設“自由、繁榮、強大的新俄羅斯”的目標。

2010年2月,統俄黨與公俄黨簽署政治協議,決定結成政治“聯盟”,即公俄黨支持總統和普京政府的方針政策,統俄黨繼續支持米羅諾夫擔任聯邦委員會主席。9月,被撤消莫斯科市長職務的盧日科夫辭去統俄黨最高委員會聯席主席職務,並退出統俄黨。10月,俄總統梅德韋杰夫簽署命令,任命統俄黨總委員會主席團書記沃洛金為政府副總理兼政府辦公廳主任。涅韋羅夫出任統俄黨總委員會主席團代書記一職。

2011年3月,俄全國83個聯邦主體中的74個舉行了各級地方議會和行政機構領導人選舉,此次地方選舉被視為國家杜馬選舉的預演。在爭奪最激烈的12個聯邦主體議會選舉中,統俄黨得票率高達68.56%,獲得總共547個議席中的375席。2011年9月,統俄黨召開第十二次代表大會,總統梅德韋杰夫提名總理普京為2012年總統選舉候選人,普京承諾當選后將提名梅德韋杰夫出任總理。此次大會還決定由梅德韋杰夫領銜統俄黨參加12月國家杜馬選舉。在2011年12月舉行的第六屆國家杜馬選舉中,統俄黨得票率為49.3%,獲得238個議席,失去憲法多數席位,但仍控制半數以上席位。

2012年5月,統俄黨召開第十三次代表大會,選舉梅德韋杰夫為黨主席,並對黨章作出重大修改,包括加強黨內民主,規定黨內關鍵職位全部由選舉產生,總委員會主席團書記、各級黨組織書記差額直接選舉產生﹔參加地方行政長官選舉應先在黨內舉行預選﹔總委員會中新人數量應超過20%等。

(2)俄羅斯聯邦共產黨(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中央委員會主席久加諾夫(?еннадий ?ндреевич ЗЮ?????)。截至2012年1月1日,俄共黨員人數為156528人。在國家杜馬擁有92名議員。

俄共成立於1990年6月,當時是蘇聯共產黨的一 部分。1991年“8·19”事件后,俄共被當局禁止活動,財產被沒收。1993年2月,俄共召開第二次代表大會,重建並恢復活動。1995年1月,俄共第三次代表大會通過新黨綱,規定俄共主要目標之一是建立人民政權,主張用和平手段進行社會改革。2000年12月,俄共召開七大,提出將作普京當局“負責任的、不妥協的、建設性的反對派”。2002年1月,俄共召開第八次非例行會議,修改了黨綱和黨章,將“同新一輪自由化改革進行毫不妥協的斗爭”定為俄共主要政治任務。在2007年12月國家杜馬選舉中,俄共獲得11.6%的支持率,分得57個議席。在2008年3月舉行的總統選舉中,久加諾夫與梅德韋杰夫等4名候選人角逐,獲得約18%的選票,位居第二。11月,俄共舉行第十三次代表大會,重新選舉中央委員會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久加諾夫連任黨主席。大會通過新黨綱,重申俄共為當局強硬反對派的政治定位,明確理論創新、干部隊伍年輕化和黨內民主等黨現階段的20項迫切任務。

在2009年春秋兩次地方議會和市政領導選舉中, 俄共通過舉辦紀念列寧誕辰140周年、推出本黨克服金融危機綱領、在遠東地區組織抗議當局提高進口車關稅等活動,保住了地方議會第二大黨地位。在10月地方選舉后,因不滿統一俄羅斯黨大獲全勝的選舉結果,該黨聯合公正俄羅斯黨、自由民主黨等政黨退出國家杜馬會議現場,被評為2000年普京執政以來俄政局中最嚴重的政治風波,后由當局出面調停恢復議會工作。

在2011年3月俄地方選舉中,俄共獲得總共 547個議席中的71席,得票率為12.98%。7月,俄共宣布成立具有統一陣線性質的“民兵”組織,以吸引更多選民,對抗普京領銜的全俄人民陣線。9月,俄共舉行第十四次代表大會,久加諾夫作報告,在蘇聯解體20周年之際對蘇聯解體的原因和教訓進行了反思。在12月舉行的第六屆國家杜馬選舉中,俄共得票率為19.19%,獲得92個議席。12月,俄共正式推舉久加諾夫為總統候選人。在2012年3月舉行的總統選舉中,久加諾夫得票率為17.18%,僅次於普京排名第二。

(3)“公正俄羅斯”黨:祖國-退休者-生活(?артия “?праведливая ?оссия”:?одина/?енсионеры/Жизнь)黨主席列維切夫(?иколай ?ладимирович ЛЕ?ИЧЕ?),公俄黨國家杜馬議會黨團領導人米羅諾夫(?ергей Михайлович МИ?????)。2006年10月28日,由“祖國”黨、退休者黨和生活黨合並而成。截至2011年4月,黨員人數為414304人。該黨主要以俄“祖國”黨為班底組建,“祖國”黨曾以社會公正和愛國主義為基本理念,自稱為“體制內反對派”(системная оппозиция власти)。

“公正俄羅斯”黨自稱是具有社會民主主義取向的左翼政黨,主要目標是建立社會伙伴關系,實現社會民主、團結,在人道主義基礎上,達到社會公正。2007年2月26日,該黨在聖彼得堡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大會討論了黨的政治綱領,提出了包括消除貧困、恢復俄傳統價值、保護民族文化、嚴厲打擊貪腐、建立知識型和社會需求型經濟模式等一系列政策主張。黨主席米羅諾夫在報告中提出了在俄建立社會主義的思想。在2007年12月國家杜馬選舉中,公俄黨獲得7.8%選民支持,得到38個議席。2008年4月,公俄黨舉行第三次代表大會,改組了黨的領導機構,米羅諾夫任黨主席,巴巴科夫擔任中央委員會主席團第一書記。6月,公俄黨加入社會黨國際,成為該組織觀察員。9月,該黨宣布同社會公正黨和“綠黨”合並。

2009年6月,公正俄羅斯黨召開第四次代表大會,通過了新黨綱,修改黨章,補選中央領導機構。該黨積極謀求在俄左翼力量中的領軍地位並擴大在世界左翼運動中的影響。在四大前與社會黨國際聯合舉辦了主題為《克服金融危機的戰略:社會主義者的立場》的第三屆世界社會主義論壇。為展示該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立場,該黨出台《穩定俄金融體系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計劃》,對政府反危機綱領提出批評,強調刺激內需、加強社會保障力度,特別關注弱勢群體保護和反腐倡廉等社會熱點問題。在年內兩次地方選舉中,在個別地區獲得市長職位。

在2011年3月俄地方選舉中,公俄黨獲得總共547個議席中的46席,得票率為8.41%。4月,公俄黨召開第五次代表大會,米羅諾夫作了題為《黨的綱領——國家發展綱領》的報告,選舉出新的黨主席、議員委員會主席、中央委員會主席團和中央監察委員會成員,對黨章做出修改,通過了黨的選舉前綱領草案。該黨國家杜馬議會黨團領導人列維切夫當選為新的黨主席,米羅諾夫改任黨的杜馬議會黨團領導人。5月,俄聖彼得堡立法會議召回代表聖彼得堡的俄聯邦委員會主席米羅諾夫,米被自動解除聯邦委員會主席職務。此后,公俄黨發生內訌,國家杜馬副主席巴巴科夫等多名重要黨員退黨,該黨民意支持率嚴重下滑。在12月舉行的第六屆國家杜馬選舉中,公俄黨得票率為13.24%,獲得64個議席。在2012年3月舉行的總統選舉中,該黨總統候選人米羅諾夫得票率為3.85%,在五名候選人中排名最后。

(4)俄羅斯自由民主黨(Либерально-демокра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оссии):黨主席日裡諾夫斯基(?ладимир ?ольфович ЖИ?И????КИЙ)。成立於1989年12月,是前蘇聯實行多黨制后成立的第一個政黨。截至2012年1月1日,黨員人數為204693人。該黨具有較濃厚的民族主義色彩,並夾帶有 極端主義成份,形成了較為穩定的選民隊伍。對內主張集權,建立單一制國家,對重要部門實行國家壟斷。對外主張在蘇聯時期領土內恢復俄羅斯帝國版圖,提出國界“隻能外推,不能內縮”﹔主張加強同東歐的聯系以建立斯拉夫國家聯盟﹔推行南下戰略,稱俄羅斯士兵應“洗靴印度洋”。“9·11事件”后,又主張與西方結盟。該黨在政治上奉行投機路線,日裡諾夫斯基本人經常發表轟動性言論,以吸引民眾注意力。基本支持普京當局在各領域的政策。自由民主黨經常與統俄黨議員團合作。2007年3月舉行的14個聯邦主體議會選舉中,該黨在9個地區平均得票9%以上。2007年12月國家杜馬選舉中,該黨得票為8.2%,位列第三,獲40個議席。

2008年5月,自民黨召開第21次代表大會,選舉日裡諾夫斯基連任黨主席。該黨將2009年定為“自由民主黨年”,舉行多場活動紀念本黨作為前蘇聯實行多黨制后的第一個政黨成立20周年。該黨積極參與春秋兩季地方選舉,利用黨內“金融寡頭”類型議員的豐厚資金造勢,但因在莫斯科市議會選舉中失去席位,與俄共、公正俄羅斯黨等一起抗議選舉結果,引發國家杜馬“罷會風波”。黨主席日裡諾夫斯基則高調批評莫斯科市長盧日科夫腐敗,吸引選民眼球。

在2011年3月俄地方選舉中,自民黨獲得總共 547個議席中的33席,得票率為6.03%。在2011年12月舉行的第六屆國家杜馬選舉中,自民黨得票率為11.67%,獲得56個議席。在2012年3月舉行的總統選舉中,該黨總統候選人日裡諾夫斯基得票率為6.22%,在五名候選人中排名第四。

(最近更新時間:2013年07月)

分享到:
(責編:李宇浩、申亞欣)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