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8月21日電(記者余榮華)北京市80個部門近日開始陸續在官方網站上公布2012年的決算數據。各部門去年花了多少錢,辦了多少事,以及“三公經費”、行政經費支出多少等,社會公眾能夠更清晰更細致地查看。
北京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財政部和北京市人大關於財政決算信息公開工作的要求,北京市不斷加大決算信息公開工作力度,公開范圍逐步擴大,公開內容進一步細化。
據介紹,今年決算審查過程中,提交北京市人大常委會的市級部門決算數量有所增加,從上年的58家增加到80家。按照規定,市財政局將在市人大常委會批准決算報告之日起20天之內,批復各個部門的決算。而這80個部門除個別涉密部門外,都將在接到市財政局批復部門決算之后的20個工作日內,在各自的網站上公開本部門的部門決算和部門三公經費決算的情況,以及本部門的行政經費決算數據。
在市級政府決算信息公開方面,北京市在2011年市級政府公共財政決算、政府性基金決算信息公開的基礎上,參照政府預算公開的做法,進一步擴大了公開范圍,首次將經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的2012年市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決算報表予以主動公開,使政府決算公開內容更為完整。
在市級部門決算信息公開方面,北京市今年進一步細化了三方面內容:一是市級行政經費和部門行政經費支出情況,都增加同上年行政經費增減變動情況以及原因說明。二是部門決算說明新增“部門基本情況”和年度部門收入支出總體情況說明。三是部門“三公經費”情況中首次增加“三公經費”口徑說明。
具體而言,在“三公經費”方面,北京市今年進一步要求公開出國團組、人次數量和人均出國經費情況,公開公務接待費主要方向和增減原因,公開購置車輛數與車均購置費情況,以及年末實有車輛及車均運行維護費用,讓公眾了解和監督“三公經費”更加透明方便。
根據此前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批准的市級決算,去年北京市市級黨政機關、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的“三公經費”支出10.1億元,比預算少花了1.1億元。
據了解,2013年,提交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部門決算的80家部門,基本涵蓋了政府所有組成部門和直屬機構,其中除涉密部門外,原則上均應公開本部門決算。